談判別被鷹派牽著走
從藍白兩軍開始談判合作大選以來,整個過程就成為很好的談判研究個案。雖然談判瀕臨破局,但給人啟示之處仍多。
首先就談判途徑來看,正常談判都應先易後難,藍白談判更是如此。應該先框架後細節,也就是先談理念,理念合了,再談立委的合作,立委合作建立共識了,最後才進到深水區談總統誰正誰副。這樣「架構—細節」的三段談判法,雙方可以在前兩個階段,經由「有拿有給」的互動累積互信,確信不管誰正誰副,最終結果對兩黨都不會是零和的,然後進入正副人選的關鍵談判,才會水到渠成。
可惜兩黨沒有這樣談。在互信基礎尚未夯實前就直接進入深水區,爭論是否全民調,談判的難度可以想像。
就談判過程而言,雙方在達成6點共識之後,卻在正副手民調的判讀問題上擱淺,也完全符合談判理論。幾乎所有的談判都一樣,大原則達成共識後開始談細節時,談判者所有的權利都覺醒了。開始左顧右盼,瞻前顧後,很多談判就破在這個談細節的階段。國際上許多停戰協定都是這樣,原則上同意停火,但最後的和平協議總是簽不出來,新的秩序無法建立。藍白談判似乎也是跳脫不了這個陷入僵局的魔咒。
找各自選定的民調專家來作技術性的民調判讀,也反映出談判常見的問題。藍白合不合,怎麼合,其實都是政治。現在將政治問題交給學者作科學判斷,如果藍白早有默契,學者只是走個過場,這就沒事,但若要學者擔起是合是分的責任,這就為難學者了,也是政治人物的卸責。學者理當公正,但卻又是政黨選派,就難免也有立場,碰到問題膠著時決定擇期再議,也完全可以預期。所以最後合不合的決定,還是得回到政治人物身上。
最後看解題。所有衝突的解決,不外「力、理、利」三端。這是一個三角形架構,必須同時顧到三個點,達成的協議才可能持久。兩黨的政治實力是「力」,包括國會議席與地方實力;民調的支持度是「理」,但這個理卻是起起伏伏的;兩黨「贏者不全贏,輸者不全輸」的權力分配則是「利」。如果只抓住一個角就一路堅持,即便達成協議,最後也會翻掉。藍白陣營能夠掌握好三點的平衡嗎?
任何和解的談判,都免不了被內部鷹派質疑為改變初衷。但如果領導人能獲得陣營內部的信任,即便一些人離開,大部分也會留下,新的合作遠景也會吸引新人加入。但若領導人無法讓自己陣營相信他,甚或只強調自己在談判時犧牲多少,而沒想到自己的獲得,或對方的讓步,最後只會被鷹派牽著走,談判也只有破局一途。對藍白領導人而言,現在正是考驗的時刻!(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