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為郭台銘圓「政治霸業之夢」上最後一堂政治課

政治有權謀,有算計,權謀有時得逞,算計有時成功;但是,民意算計不了,即使選舉可以有戰略戰術的技術操作面,不到開票那一刻,都無法確知這樣的算計到底能不能成功。搞了半年,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終於發出「參選總統聲明」,表態將展開獨立參選的連署,然而,聲明中他並未表態「參選到底」,反而強調藉此「取得參選資格」,好整合藍白兩黨,「整合才能勝選。」

在野自我恐懼創造了郭台銘的空間

台灣自有民選總統以來,不乏獨立參選的候選人,雖然沒有一組成功,但郭台銘却是第一個宣布「參選是為了整合」的人,顯然他非常明白,只有他不能勝選,沒有他,在野同樣勝選機率微乎其微;這不是郭台銘的算計,而是政治現實,而且是在野自我恐懼成真的現實,在野自我恐懼創造了郭台銘的時間與空間,但能否一圓「霸總政治霸業之夢」?答案是極難樂觀的。

這是一堂給霸道總裁的一堂政治課,郭台銘為此付出龐大的學分費,全民陪霸總上課,付出的則是支持者的焦慮,政黨輪替的期待落空,而且,不得求償。

很多人問,郭台銘到底想要什麼?有人說他心念在兩岸和平,台灣發展,這樣的心念,但凡是總統參選人都有,包括郭台銘嚴詞痛批的民進黨和其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否則何必參選?有人說他連署是為了「以戰逼和」,就像求國民黨徵召不可得,轉而運作「換侯」;換侯不可得,又轉而施壓民眾黨和其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柯文哲不理他,那就啓動連署,以此取得獨立參選資格,好與在野兩黨平起平坐談整合;這個說法不可謂錯,但只是技術層面,種種「技術操作」,只是為了達成他要的目的─成為中華民國總統;當然,在他「豐滿的理想」裡,成為總統也只是「技術過程」,目的是在追求兩岸和平云云。

先不談追求兩岸和平,是否只有郭台銘做得到,同樣的,民進黨和賴清德即使抱持台獨主張,也不會不追求和平,為了追求和平,曾為民進黨總統的陳水扁聲言「台獨做不到」,蔡英文總統任內反覆選調「維持現狀」,賴清德甚至直接表明「沒有台獨路徑」,不論他們是否真心實意,政客所言與所為,經常不符,美麗辭藻帶來的後果也經常未必美好;就只談為了達成當總統這個目的,到底該怎麼做?

以川普為例,成功企業家治國未必成功

郭台銘投資政治不是一天兩天,他當然明白,想當中華民國總統,照台灣民主體制之運作,只有參與選舉一途,他很努力的四年前爭取國民黨初選,四年後爭取國民黨徵召,但他始終弄不明白,為什麼初選他拚不過韓國瑜,徵召又拚不過侯友宜,他把原因歸咎於國民黨遊戲規則不公平或欺騙他,却不肯面對成功的企業家不必然是民意心目中理想的政治領袖;他認為「企業家治國」的時代來臨,却忘了台灣最依賴的美國曾經選舉讓舉國驚嚇的企業家領袖(川普),換言之,成功的企業家治國未必成功。

郭台銘是從險惡的商場競爭中茁壯的人,但商場邏輯不能直接換軌為政治邏輯,隨便舉例,他要成為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可以創業可以併購,就像他脫口說出併購民眾黨一般,他認為理所當然,民眾黨却嚇得敬而遠之,商場上公司能高價轉手不是壞事,但政治上,政黨都能脫手,那還有什麼不能收買的?政治上的收買,不是貪汙就是取賄,誰敢?民意又如何認可?

<cite>川普做為成功企業家,却是驚嚇全美的國家領導人。(美聯社)</cite>
川普做為成功企業家,却是驚嚇全美的國家領導人。(美聯社)

商場競爭,「咬定青山不放鬆」是遂行目的之道,但在政治上打鴨子硬上架或霸王硬上弓,絕非正道。比方他在未取得當事人同意,就在高雄市推出與國民黨立委參選人的同框看板,他理所當然反問,「難道選舉想輸嗎?」他只相信與他同框是勝選之道,却無視政黨推薦參選人的處境和意願,商場上他可以無視同業的立場,政治上却不行,只顧著自己想法的國家領導人,不可能時時把民意擺在上位,蔡英文執政七年多,案例斑斑可考,比蔡英文還「獨斷獨行」的霸總,民意豈能不戒慎?

在野一分為三,賴清德「民調破境」的助攻

持平而論,郭台銘為了一圓總統夢,他真的很努力,至少遠比國民黨和民眾黨兩位參選人侯友宜與柯文哲都更努力,從群眾造勢到外媒投書,從延聘作家級寫手出書到經營社群網路,每一篇臉書發文都想盡辦法擲地有聲,然而,就像前總統李登輝的金句「我不是我的我」,「郭台銘不是(臉書)郭台銘的郭台銘」,李登輝的金句有哲學思考為基礎,郭台銘則是永遠前言對不上後語的反覆,讓他的政治誠信打上大大的問號,他從不認為這是問題,因為這才是郭台銘!

他可以支持侯友宜勝選,翻臉就說被國民黨騙了;還可以和柯文哲山盟海誓,隔天就全忘了,更可以邀在野喝咖啡談團結(他喝奶茶),隔天就批評藍白兩黨不識時務,當然也可以聲明參選總統為了促進在野整合,却咬定自己才是團結的最大公約數,若為團結整合,不論他支持侯或柯,相對都更簡單些,但他意在「以戰逼合」,政治上,「逼」是逼不出團結的。

郭台銘打著「主流民意大聯盟」的旗號,在政治上,所謂的「主流民意」就是多數民意,期待政黨再輪替固是多數民意,但當這個「多數」一分成為三股,那就是三股「少數」,怎麼都成不了「主流民意」。

當郭台銘啓動連署,本來就困難的所謂的「在野整合」就進入險中最險之境,連署不成有損及霸總威名,但他還是可以怪藍白不識時務,政黨輪替目標未達,他還是可以同樣理由再駡在野政黨一次;連署成功,沒有不參選到底之理,否則就有搓圓仔湯之虞,即使不登記也可成為民進黨駡資;就算他咬定青山不鬆口,政黨也沒有道理為獨立參選人讓路─因為這是政黨自毀;最重要的,折騰半年,在野民調支持度始終低檔盤旋,未來兩個月四腳督的民調,三股「少數」將永遠難敵民進黨的一黨多數,他成了賴清德「民調破境」的最後助攻。

這一切,郭台銘的算盤不可能撥不出來,他還要走這步險棋,最後這一關,看得不是郭台銘,而是民眾黨能不能接受「郭柯配」?則郭柯拚總統大選,國民黨拚區域立委,藍白兩黨不分區立委靠名單各自登山,賭的是國民黨怕郭柯合危及立委選情,而棄保侯友宜;郭台銘算不到的是,如此算計的賭局,民意接受嗎?獨立參選,是郭台銘的公民權利,然而,算計至此,政治上要贏得漂亮已經不可能,如何輸得體面,則是這堂政治課的終極主題。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