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清德的「水平」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以「釘子戶」形容主張聯合政府的小黨,並聲稱民進黨在小黨時期從未主張聯合政府,遭到「前同黨同志」的知名政論家郭正亮批評「水平怎麼這麼低!忘了自己政黨的歷史。」

陳水扁、蔡英文都曾選前提出「大聯合政府」

要論憲政意識的水平,醫科專業的賴清德,肯定遠遠不如政治、國際關係專業的耶魯博士郭正亮,但要忘記民進黨的來時路,確實也不容易,因為民進黨第一位總統陳水扁,二000年競選就提出「台灣民主大聯盟」和「全民政府」,甚至表示「新任院長不一定是民進黨人」,勝選初任總統,陳水扁政府的組成有聯合其形而無聯合其實,並不成功,首任閣揆非民進黨籍的唐飛任期只有短短的四個半月,郭正亮和賴清德在扁八年期間,同為立法委員。

蔡英文蔡英文二0一二年第一次競選總統,也提出「勝選後組聯合政府」,而且分析扁時代聯合政府不成功,因為「沒有找在野黨談」,如果當選不排除組閣前先行「黨對黨協商」,同樣的,她也承諾,院長不一定是民進黨人,這個主張還被同時參選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調侃,「她是不是抄了我的政見」,結果她敗選,至於二0一六與二0二0兩次競選,蔡英文和民進黨秋風掃落葉,總統、立委皆大勝,這個問題遂束之高閣。

重提往事,因為台灣民主繞了一圈,大有可能又回到二十三年前的「憲政時刻」,陳水扁沒落實的憲政慣例,有機會由賴清德完成,遺憾的是,民進黨兩次執政十六年,第一次少數執政利用「國會破碎多數」,讓「全民政府」的支票跳票,第二次絕對多數完全執政,大權在握,不要說組閣不必協商,這八年來「最不像民進黨的民進黨人」蔡英文總統,愈來愈像民進黨,政策有政黨之見,政府資源派系分配(分贓);對民進黨而言,不論少數執政、多數執政,贏者全拿的選制,讓他們習慣「通吃」。

在郭正亮眼裡,這是賴清德「憲政水平」太差,但就選情而論,這可能也是賴清德「民調支持度水平」始終在基本盤左右擺盪,無法突破四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獨攬大權的共和危機,讓民意擺盪回少數執政

細究賴清德對在野提出「聯合政府」主張的回應,不能說全錯,因為多黨不過半的聯合內閣,是為維持政府正常運轉不得不的作法,但未必都是選後討論,選前就進行政黨合作討論的所在多有;至於陳水扁和蔡英文都曾經選前提出主張,但並非選前協商,這不是他們對政府體制深刻思考後的主張,而是為爭取中間選票的選舉算計,讓選民放心投票給民進黨,這樣的「算計」是正視政治現實下的抉擇;就像此刻國民黨和民眾黨討論「藍白合」的核心,不只是正副總統如何搭檔,而是未來政府如何組成,他們正視立委選舉三黨不過半的機率極高,必須為選後籌謀,這樣的「算計」,和政黨爭取過半執政,同樣都是負責任的爭取選票。

<cite>「藍白合」以「聯合政府」為基礎,但演變成「藍白拖」,讓賴清德有拒絕正視的底氣。圖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出席台北葫蘆寺觀音佛祖出家紀念日北宮媽祖起駕大典。(顏麟宇攝)</cite>
「藍白合」以「聯合政府」為基礎,但演變成「藍白拖」,讓賴清德有拒絕正視的底氣。圖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出席台北葫蘆寺觀音佛祖出家紀念日北宮媽祖起駕大典。(顏麟宇攝)

少數執政欠缺統治正當性,是民主危機,多數執政却消解權力制衡,則是共和危機,陳水扁八年政局始終動盪,是民主危機;蔡英文執政全面綠化,「制衡」成為空談,是共和危機;台灣民主印證不論多數執政或少數執政,都有可能造成「憲政危機」。賴清德要面對的是蔡英文執政八年權力一把抓的後遺症,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即使賴清德的民調「看好度」(不一定支持,但認為他的當選機率最高)雖然超過五成,但六成以上民眾希望政黨輪替;根據世新大學民調顯示,五成以上民眾支持總統與國會多數立委不屬於同一黨,五成以上眾不支持民進黨主導組閣;簡單講,民意對蔡政府獨攬大權,立法院成立法局,監察院成護航院,司法檢調辦藍勝過辦綠的忍耐已達極限,寧可讓鐘擺盪回少數執政,以導正消失八年的制衡機制。

面對這樣的民意氛圍,賴清德應該向陳水扁和第一次競選的蔡英文政見取經,證明自己有成為「全民總統」的能力和決心,而不是走了一位民進黨總統,又來一位民進黨總統,英系吃完換上新潮流繼續吃,獨立機關繼續唯綠是從;做為執政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表現過半當選並帶領國會過半的信心,賴清德沒有錯,但錯在以「釘子戶」形容企圖扮演槓桿的小黨,第一,政黨政治,小黨也有發言權,第二,賴清德於台南市長任內的「南鐵東移迫遷」,不是他的榮耀,「釘子戶」喚醒被迫遷民眾的痛苦記憶,絕非明智之舉。

政黨基本盤的舒適圈,無法提升民調支持度

「聯合政府」當然不若想像中容易,以唐飛政府為例,當年的內閣組成容納各路人馬,有前總統李登輝推荐者如蔡英文(陸委會),有李遠哲推薦者如黃榮村(教育部長)、曾志朗(政務委員),有國政顧問團推薦者如林信義(經濟部長),還有陳水扁提給唐飛的張有惠(政務委員),他們都不是民進黨人,張有惠是前行政院長蕭萬長的人;唐飛內閣的失敗在於欠缺政黨協商,所謂政黨協商也不是打聲招呼就算了,而是體現「多數黨組閣」的雙首長制精神─跨黨共治,但陳水扁只想用國民黨的人,却不要國民黨的政策路線,結果就是國民黨拒絕為唐飛內閣背書,政策歧見上核四封存就是大災難。

「跨黨共治」曾經出現過一線曙光,但轉瞬即滅;二0一六年總統暨立委大選國民黨雙敗,馬英九總統曾經向蔡英文提出,新一屆國會報到,內閣由民進黨提前組閣,很遺憾,蔡英文拒絕了這個「憲政時刻」。

二0二四年的「憲政時刻」再次發生,賴清德不假思索的拒絕,肯定不是因為郭正亮認為的「憲政水平太低」,而是「藍白合」成「藍白拖」給他的底氣,但不論藍白合不合得成,以民進黨人此起彼落的八卦緋聞、學倫爭議、不當遊說、出入有特殊背景的招待所、乃至違建藍白拆而綠不拆…,賴清德都沒有樂觀的理由,愈是窩在民進黨基本盤的同溫層裡,賴清德的「民調支持度水平」就沒有向上提升的可能。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