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非美、世巡賽的世界排名變「可笑」!

我國高爾夫好手林文堂。(Photo by Paul Lakatos/Asian Tour/Asian Tour via Getty Images)
我國高爾夫好手林文堂。(Photo by Paul Lakatos/Asian Tour/Asian Tour via Getty Images) (Paul Lakatos/Asian Tour via Getty Images)

誰會是繼今年初的墨西哥之後,下一個加入世界排名組織的男子巡迴賽呢?答案有可能是台灣,這也是連任台灣職業高爾夫協會理事長陳榮興期許接下3年任期的首要工作,不過隨著世界排名系統在去年8月進行大改制,非美、世巡賽體系者其實完全被邊緣化,很多巡迴賽的冠軍分數可憐到連1分都沒有,某種程度已經變成一種只是獲得象徵性認同的感覺。

自從世界排名在1986年4月首度運作以來,官方不斷調整計分模式,以便準確呈現所有選手實力,像早期採取3年計算週期和總分制,後來改為2年期的平均積分制,共歷經17次的修正和變動,才逐漸形成今天大家熟悉的系統。

基本上,單場比賽分數由世界排名前200名選手決定,加上當地巡迴賽排名前30強的出席率,兩者得出陣容強度的總級分,不過除了各個巡迴賽旗艦大賽之外,美、世兩大巡迴賽都有保障24分的規定,日本和澳洲16分,再來是光輝、亞洲和南非的14分,歐洲挑戰12分,韓國9分,其餘介於3至6分之間,兩邊共站則除以二。

按照舊制,只要在自己所屬巡迴賽展現主宰力,就能夠挺進世界排名50大,進而獲邀參加四大賽和一些美巡賽,我國選手林文堂就曾經靠著在亞巡賽的優異表現,挺進2009年的奧古斯塔名人賽,多少能夠達到激勵世界各地高爾夫發展的目的。

然而,從去年8月開始,世界排名廢除積分保障制度,僅僅保留五大賽的頂尖地位,新系統納入所有選手計分,導致美、光巡賽以外的賽事嚴重縮水,特別是小編制行程受到重創。

最有名的例子是後來的DP World Tour Championship(世界巡迴錦標賽),西班牙名將Jon Rahm(霍恩‧拉姆)過去兩座冠軍分別獲得52和50分,第三度封王時只剩21.82291分,甚至不如同期間The RSM Classic(海島菁英賽)的37.05175分,當時便公開批評世界排名「可笑」,並引起究竟贏得世巡年終大賽較難,還是沒有半個前25強加持的美巡秋季賽封關戰爭論?

拉姆今年初再奪得現場集結17位世界20強的Sentry Tournament of Champions(美巡冠軍賽),獲得比海島菁英賽多一點的37.6753分,遠遜於去年冠軍獨得62分,所幸再添得The 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通菁英賽)和The Genesis Invitational(捷恩斯邀請賽),終於把自己送回球王寶座。

世界排名新制強調參賽陣容深度固然是好事,但最大問題是缺乏頂尖高手加重積分的配套設計,例如舊制前3強分別擁有45、37和32分的重要地位,光是球王出席就能抵上45位排名100至200選手的總分,如今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只值20.98277分,而暫居100名的Lee Hodges(李‧霍吉斯)為2.29238分。

在這樣的制度下,只要參賽陣容愈龐大,自然累積更高的分數,這也是為何出現海島菁英賽冠軍壓過世巡年終大賽的吊詭現象,而今年6月的Travelers Championship(旅行家錦標賽)更拜156人的滿編所賜,以69.47745分成為世界排名改制以來,在五大賽之外分數最高的比賽,反而比120人的三大名人邀請賽還高。

新制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公平的,但在強者恆強的趨勢下,等於把美巡賽推向「超級盟主」的寶座,世、光巡賽仍保有一定地位,反觀其他巡迴賽選手未來想要在自家勇闖世界排名50強(如果兩年參加40場比賽須累積80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像去年日巡賽球王比嘉一貴(Kazuki Higa)年終排名還能來到68名(8月前的分數較多),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最強的中島啓太(Keita Nakajima)贏得兩勝,外加3個第二和2個第三,排名只有121。

至於和台灣選手最有關係的亞巡賽,原本冠軍保障14分,如今除了少數有利夫球星加持的國際系列賽能夠突破10分之外,其餘平均約為6分,兩場台灣站行程的仰德TPC和台灣名人賽更不到4.40分,全年最低為The DGC Open presented by Mastercard(德里公開賽)的3.90分。

其他層級較低的巡迴賽更加慘烈,上週的中巡賽冠軍0.37782分,印巡賽0.84727分,這大概就是未來台巡賽納入世界排名組織後所能拿到的水準了。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