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好棒!世界冠軍、破億合約之後 讓棒球成為全民運動吧
2024年進入最後尾聲,對台灣的棒球迷來說,這絕對是美好的一年!
首先,台北大巨蛋於去年底啟用,今年首度投入中華職棒賽事,讓球迷看球環境和舒適度大幅升級,也讓球團賺飽票房。今年總共38場中職例行賽在大巨蛋舉行,場均人數超過2萬人,帶動整個聯盟的收益能力,整年的平均進場人數、總觀賽人數、總票房收入,都創下歷史新高,總票房突破10億新台幣,在台灣「養職棒球隊一定賠錢」的既定印象,終於有了扭轉。
球季中,在美國大聯盟打拼的張育成決定返台加入中職,與富邦悍將簽下破紀錄的三年合約,中職戰場星度提高,先帶起一波熱潮。同時,今年多位重量級球星引退,高國慶、官大元、周思齊、潘威倫相繼退下球員身份,雖然這些征戰多年的老將退出戰場讓人不捨,藉著引退儀式,帶著球迷回味過去二十年這些球星的光榮時刻和一個世代棒球迷的共同回憶,這是職棒耕耘35年才能培養出的歷史感和醍醐味,很欣慰,我們的棒球終於能走到這一步。
職棒賽季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是世界棒球12強的冠軍驚喜,以及過去前所未有的自由球員市場「錢鬥」。儘管目前中職的制度對於勞方仍然不算友善,但在市場熱絡、明年職棒熱度可期的背景下,朱育賢、陳子豪、詹子賢、陳韻文都簽下複數年大約,其中陳子豪新合約總值破億,這在「共體時艱」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數字。但球員的價值是由市場來決定,這也間接證明了台灣職棒產業的營利能力正在往上提升,而且未來還有持續上漲的空間。
世界冠軍、破億合約,棒球似乎總算符合「國球」這個稱號,過去由啦啦隊女孩吸引眼球和流量的行銷模式,好像也終於因為今年這一連串的好消息,可以把焦點回歸到棒球本身。但是,這些風光背後,我們可以問的問題是,棒球和真正「全民運動」的距離,還有多遠?
12強冠軍之後,不僅僅讓「台灣尚勇」應援曲傳唱大街小巷、國家隊的選手受到明星般的待遇,想打棒球的人也變多了。運動場的空地,常看到大朋友、小朋友拿著塑膠球棒、海綿(或其他軟式材質)做的球,玩起簡易的投打對決。但很可惜是,對大部份的人來說,要打正規的硬式棒球,並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
根據體育署2023年的調查,台灣民眾「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選擇「棒球」的僅有1.3%,選擇「壘球」有0.4%,把棒、壘球相加(1.7%),都還低於排球(1.9%)、桌球(2.5%),更是遠低於籃球(8.6%)和羽球(9.1%)這兩項最多人參與的球類運動。打棒球的參與門檻高(人數需求多、球具種類多且較昂貴)只是一部份的原因,讓大多數人即使想要嘗試入門棒球運動,都常常不得其門而入的主要原因,是讓一般民眾打棒球的基礎設施普遍不足。
公園、學校操場、一般的運動場,打棒球是禁止項目,一般人除非有特別的契機,很難有機會接觸棒球運動。在筆者所居住的雙北地區,要打棒球可能只有到河濱公園才有可能,而正規的棒壘球場,在週末的時段早已被各項賽事和社區球隊佔滿。即使是三五好友、或是家長帶小朋友要找個地方傳接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棒球運動確實有其危險性,但目前將棒球完全隔離於其他日常活動場合的作法,顯然無助於棒球運動的推廣與普及。在閒置的空地、學校或公園空間,增設簡易的安全防護設施,讓想打棒球、傳接球的民眾可以利用(這些甚至不需要是一個完整球場的規格),或是讓各地有更多、更易達的簡易球場可以讓一般民眾使用,都是政府部門可以考慮的作法。
要讓棒球更貼近大眾的生活,除了職棒、國際賽的熱度外,還需要更多元、更深化的運動參與,才能讓棒球真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球」。台灣的棒球人才培育系統已經相對健全,在金字塔頂端也不乏極為優秀的棒球選手,但從運動參與的廣度來看,我們距離日、美這兩個棒球大國,還有一大段差距。
更多udn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