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透人生】黃金當靠山?投資黃金注意事項

黃金人見人愛,從東方人節慶喜宴上就可以看出來。近來國人黃金存摺開戶數大量增加,即使黃金價格已經不便宜,民眾的需求依然有增無減。如果不是用飾金來襯托自己高貴的氣質而是投資,須注意哪些事情? 錢太多,金價創歷史新高 黃金有「準貨幣」之稱,之前的金本位制度,就是發行紙鈔的額度,必需與持有多少黃金之間存在固定的關係。亦即發行紙鈔,必須以黃金為擔保品。國際黃金價格於1971年以前,是以美國官方固定價格於全球交易。但因為世界政經局勢的演變,1971年起美國放棄金本位主義,成為最後放棄金本位制度的國家,全球正式進入信用貨幣的時代。之後,黃金受市場機制而展開自由波動之路。 此外,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是IMF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帳單位,分配給會員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目前一籃子貨幣乃由美元、歐元、英鎊、日圓及人民幣等5大國際流通貨幣組成,權重以美元最大。會員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SDR向IMF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 能毫無忌憚印鈔票的國家,一定是國際流通的貨幣,尤其是美帝。美國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拼命印鈔票,其他SDR會員國也不惶多讓。全世界錢太多,錢不值錢,造就黃金的全盛時期,達到2011年9月5日歷史高點1920元。 (資料來源:黃金現貨月線圖) 每個國家都會有金庫來保存黃金,台灣存放地點在新北市新店烏來的「中央銀行文園金庫」。至於像台幣一樣屬於雜幣而非國際流通貨幣,如果政府拼命印鈔票而沒有相對的黃金存量,只會引發惡性通膨,最後拖垮國家財政。 多空論戰 看多黃金者,主張全球長期低利且大印鈔票下,早晚會引發惡性通膨,黃金可以保值和增值。看空黃金者認為,黃金既不能孳息也無廣泛流通,除以科技業工業用途為主但需求量也不大,或以民族文化藝術價值外,並不值得擁有。 黃金需求來源主要是工業、飾金和投資等三大需求。2008年金融海嘯前後,需求比重差異甚大。海嘯前以飾金為主約70%,海嘯後以投資為大宗甚至到51%,且各國央行大使大量囤積黃金,以德國中國和俄羅斯最積極。 黃金人見人愛,但每個人願意花多少錢來擁有它,則是因人而異。多空論戰不休,由市場或個人主觀決定。我的MBA教授從大陸來台,家裡就放一些金塊金條,他認為逃難時黃金很重要,可賄絡官員或買機票船票逃離現場。這個不安全感,讓他低價一直買進實體黃金條塊且長期持有,反而賺翻了。我個人認為黃金沒什價值,所以不小心漲到1500元時,幾乎全賣光了。 黃金價值投資術 黃金在經濟復甦初期,因為金融環境穩定,股票錢好賺,投機行為風險低,黃金避險功能不受青睞,金價下跌。當經濟循環步入高峰,通膨增溫,股市風險意識抬頭,金融環境可能遭動盪或景氣衰退,黃金才會再受到矚目,金價上揚。黃金具備商品和貨幣的雙重特性,也會受到商品原物料的景氣循環影響,當然政治經濟局勢影響更大。 金價受到美元的影響程度相當大,而美國總經的體質也會影響美元的強弱。總經指標很多,據研究指出最能反映的為「聯準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會議聲明」、「ISM製造業指數」和「美國GDP成長率」三個數據。 美元指數是衡量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匯率變化的一項綜合指標,由美元對六個主要國際貨幣(歐元、日元、英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匯率經過加權幾何平均數計算獲得,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在1973年3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指數開始被選作參照點。黃金與美元有相互替代的關係,兩者走勢呈現某種程度的負相關。當美元強勢時,黃金就變弱勢。 一般而言,黃金的旺季大約在6月到9月底,理由是:夏季是用油旺季,黃金與原油連動性高;中國和印度的節慶對黃金需求量高。根據統計,在旺季投資黃金的勝率會比淡季高。 黃金期貨ETF 和反向型,可多空操作 最近川普當選,跌破許多「偽專家」的眼鏡,他們大力宣傳要買入黃金避險(看多買進),結果卻套在相對高點(1337元),專業能力讓投資人無所適從。如果不重壓單壓一邊(賣股票買黃金),或許不會受重傷。未來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到底是利多出盡還是利空出盡?操作難度會大幅提高。 2015年元大投信推出期貨ETF,包含原油和黃金,是台灣ETF史上新的里程碑。目前,黃金期貨EFT有兩檔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讓投資人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多空操作。 (資料來源:黃金現貨日線圖) (資料來源:TWSE台灣證券交易所,ETF資訊,期貨ETF,元大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 (資料來源:TWSE台灣證券交易所,ETF資訊,期貨ETF,元大標普油金傘型期貨信託基金之元大標普高盛黃金ER單日反向1倍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 國人常用的黃金投資工具和相關稅負 儘管近來金價起起伏伏,黃金還是吸引不少人投資。目前投資黃金主要有四種管道:黃金現貨、黃金存摺、黃金基金、黃金期貨。黃金相關商品愈來越多元,販售通路也越來越廣泛,可個別詢問和自己熟悉的金融機構。例如台銀可買賣黃金條塊但不能買賣金飾,一銀和富邦銀可以從黃金存摺中提出黃金條塊但不會買回,交易前自己的權益應該搞清楚。 除此之外,可以查到交易成本者例如銀行通路,會列入「財產交易所得」。不能查到成本者例如銀樓通路,會列入「營利所得」。在不同通路間小額買賣,可能就有合法節稅的空間。 一、實體黃金(金飾、條塊):主要通路為銀樓。若將來獲利出售實體黃金時,(1)投資人若無法舉出當時買進價格單據時,由銀樓業者填報個人一時貿易申報書交所得人,須以成交金額的6%列為「個人一時貿易所得」。每人每年有銷售金額7萬的免稅額,超過7萬的部分,會以賣價6%計算個人營利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2)若能舉出相關買賣價格證明,則可核實申報。 二、黃金存摺(撲滿、條塊):主要通路為銀行。(1)投資損益以出售價格減除取得成本,如有所得,屬於財產交易所得,應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2)成本可用個別認定法、平均成本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等。一開始可到國稅局請服務人員幫忙,試算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成本計算方式,一旦選定後,以後都不能變更申報方式。 台灣銀行 第一銀行 台北富邦銀行 三、黃金基金:主要通路為投信公司。國內發行的基金屬於證券交易所得,目前價差免稅因為證所稅停徵。 四、黃金期貨/黃金選擇權/黃金期貨ETF:期貨交易交所或證券交易所。國內部分因期貨交易所得和證券交易所得停徵,僅課徵期貨交易稅。(1)臺幣黃金期貨(TGF)期貨和黃金期貨(GDF)交易稅0.00025%。(2)黃金選擇權(TGO) 期貨交易稅0.1%。(3)黃金期貨ETF交易稅0.1%,與股票交易方式同,比普通股票交易稅0.3%便宜許多。而期貨交易稅遠低於證券交易稅。 針對稅負方面,如果透過海外交易產生的所得,應計入海外所得。海外財產交易所得如超過100萬元,須併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計算。若產生損失時,額度只能在當年度海外財產交易所得扣抵。 若國內交易產生的所得,不同通路或商品會有不同的規範,要依法申報所得。若國內交易產生損失時,可以列舉財產損失。但如果當年度沒有財產交易所得可以扣除、或扣除後還有餘額,未來3年內也可拿來申報扣抵。 注意風險和投資組合比重 黃金供需與投資相關訊息,是判斷金價走勢的關鍵。金價控制在少數美國期貨和選擇權玩家手中,非一般人或投資機構所能輕易判斷。雖然黃金有抗通膨、避險和保值等功能,如果要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中,仍要注意風險,比例也不應該太高(最多10%)。 專欄、專文等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