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東奧男籃》美國大勝伊朗,懸殊比分背後的真實進步?
文/monmo
美國隊奧運A組第二場迎戰伊朗,以120:66輕騎過關,對照筆者首戰賽後「《2021 東奧男籃》美國首戰慘遭滑鐵盧,兵敗法國的賽後分析」一文,也確實可以看到許多樂觀跡象,美國正往好的方向改善邁進:提升的防守強度&熟悉的防守反擊,以及兼顧團隊與個人的進攻磨合。
*先來看看美國對伊朗的Highlights吧!
似曾相似,美國隊招牌的防守反擊! 先發陣容的調整,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把Greem拉下讓KD頂上PF,拉開更好的空間,並且擺上甫於總冠軍戰對頭的雙衛Booker與Holiday-一方面也是伊朗並沒有像法國這麼具威脅性的禁區組,除了為團隊提速與增加投射能量以拉開空間,後者的外圍壓迫以及解放Lillard於專注得分,意義也非常重大。主帥Popovich就是看上了他在場上能做為防守表率的這份侵略性,ㄧ方面波總也在首戰敗北中,於防守端尋求更好的穩定性、更快的防守步伐與力道強度,從而迫使全場伊朗失誤多達23次,命中率與三分命中率分別被壓制在37.3%與34.6%(這還是半場就領先30分,下半場雙方輕鬆打才拉尾盤的結果),並且打出相對無犯規的防守(伊朗禁區仍不乏長人,全場僅獲13次罰球),光是靠著打出宛如過去美國隊招牌的防守反擊加上打對手佈陣不及Early Offense,此戰就足以致勝。
.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Baby LeBron 還是 Young Harden?Luka 還沒準備好踏出生涯的後撤步⋯
.
*因應內部優化與對手不同所更換的先發陣容,確實讓美國隊找回防守反擊與外線能量 另一個有被外電媒體稱讚的點,McGee對伊朗王牌中鋒Haddadi的防守頗為扎實,進攻端也靠著高人一等的機動性透過拖車跟進拿了些分數,儘管他仍被外界質疑選入的能耐,不過美國禁區深度的薄弱是事實,若能打出多一點無論個人或教練團對他的信心與實績,至少對於接下來更多面對國際強權的大個子們,美國隊能多一位真正的堪用之兵。
*McGee星度不足,但畢竟是現在陣中唯一真大個,能否在對國際強權時,打出有如對戰伊朗時的防守成效,各方都在期待 進攻質變,團隊與個人本色間的平衡
好兆頭不僅如此,團隊磨合上的進攻質變,看來也踏出一大步,而且是頗為微妙的「變得自私了卻又更加團隊了」。橫看豎看,美國隊對伊朗一戰,繳出的都是相當漂亮的團隊籃球表現,全場42球命中,就有34次助攻,助攻率高達8成(除McGee外人人有助攻)!就算排除那些簡單的反擊長傳,三分球的受助攻率也是不俗,泰半不是運球後出手,切入突破吸引防守而後分球,才是高助攻的真相。
Lillard以21分領銜,但全隊有6位得分上雙,Durant也在賽前表示,球隊會以平等主義的方式重回正軌,不會再那麼依靠陣中的頂級球星,Popovich也提到,他認為陣中的球員都能在NBA拿個20~30分,但奧運不能這樣打,每個人都是角色角色,美國隊不需要英雄。
*也來看看今天Lillard重拾射手本色,又快要準的7顆三分Highlights!
不過這與賽後Durant說的「之前打的太無私了」相抵觸?其實不然,或許應該說他講的不夠精準,Booker對問題的描述可能更為精確,他表示第一戰大家好像都怕冒犯到其他人,結果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很多為傳而傳,看似禮讓卻缺乏果斷的出手;更深入點說,就是球員們打的失去本色,在各自NBA的母隊可不會這樣打球。第二場Popovich因此強調了「0.5秒作決定」的重要性,要求球員更本能地在半秒內決定要投、切還是傳,而不是繼續觀望場面並且延滯進攻。
*雖然本戰只拿10分,但贏球就是爽!Durant於美國隊累積的331分,也僅差5分就要打破C.Anthony所保持的336分紀錄! 這也像D.Green於敗北法國後鼓勵Lillard投籃不要猶豫一般,結果就是Lillard找回了原本習慣的打法與角色定位,上半場就連投進6顆三分為球隊奠定勝基,也相當程度抹去了對法國的 11 分陰霾,美國隊此戰的三分球也提升到39投19中的49%高命中率(第一節12投6中),儘管對手的強度差距甚大,但看來他們勢將繼續重度倚賴三分,能透過比賽調整出手的決心與信心,總是一件好事。
大哉問:此戰的參考價值? 不過儘管美國隊在此戰無論場上內容或者數據,都呈現了好的徵兆,最大的癥結仍是:「這場勝利有多少參考價值」?畢竟伊朗只是以最好的亞洲球隊擠進奧運,世界排名NO.23僅領先東道主日本,對已斷交41年外交關係的美伊兩國來說,繼2010年世錦賽後的第二次國際賽交手,對照現實世界中雙方近年的針鋒相對與政治衝突,過程中展現的體育精神,一場籃球外交,意義或許更超越比賽本身。
*相對於美伊兩國近年間的劍拔弩張,賽後球員還是愉快合影 兩隊球員之間的個體差異,無論是對抗性或者是速度著實太大-伊朗是此次奧運唯一一位沒有現役NBA球員的國家隊,過去也僅Haddadi曾有NBA資歷,7’2的他硬打籃下仍是美國會感麻煩的人物,全場7投5中15分依舊是陣中最佳,但他都已36歲(另一位台灣球迷熟知的曾經亞洲第一小前鋒Bahrami都38歲了也還是為國征戰),本來慢速就是問題,現在更成為被美國隊針對大打防守反擊的致命罩門。偏偏面對認真情況下的美國隊,伊朗只要Haddadi不在場上,團隊幾乎就得不了分,場上連一個優勢點都沒有,就會落得被個個突破欺負的窘境。
*36歲Haddadi的禁區強攻對美國隊還是難啃,但整支伊朗大概也只需要對他重兵看防 無論球隊原先的戰術配合與技術本身看似多優異,在體能完全不同層級的對手面前,這一切都將失去意義,因為球員連自己原先的打法都會開始懷疑。無論是西班牙、熱身賽獲勝的澳洲,甫贏下首戰的法國,儘管他們在國際賽場上能逐漸跟美國隊有來有往的相對優勢,仍屬更重團隊的打法與默契,可在此之前的基本前提,也是因為追上了美國隊的身體素質,越來越高比例的人曾經踏上過NBA舞台,方能再靠更熟悉國際尺度與團隊體系,進一步拉近距離甚至超越,但伊朗與美國間的球員素質實在大到難以靠其他項目彌補,也正因此,才會在大勝後仍備受質疑。
*速度與對抗性的懸殊差距,伊朗連原本的節奏與打法,都被逼迫到畏畏縮縮,現實的殘酷 但無論如何,場上有所進步的配合與對抗意識,都還是肉眼可見,就待預賽最後一戰,世界排名NO.12的捷克,來驗證到底美國隊實際蛻變了多少吧!
.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