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自由市場》手肘二度受傷又即將30歲的大谷翔平,真的值得5億美金以上的巨無霸合約嗎?

文/Leo Wei

其實要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內心出現許多疑問,如果真的要挑選一個最大的問號,那就是:我們真的能用常人的標準來看待大谷翔平嗎?

靠著投打兩端都能繳出高檔數據的誇張表現,打從大谷翔平進入職業棒球起,他就是眾所矚目的焦點,靠著誇張的天賦及實力,自然也是鶴立雞群的顯眼人物,日本職棒時期是如此,大聯盟時期也不例外。

對於大谷翔平來說,破紀錄就跟吃飯、睡覺、喝水一樣,似乎已經是他的例行公事之一,只要他每出賽一場,很可能就有一個全新,且千古無二的紀錄誕生。

正因為如此,這樣子的天才,我們真的能用常人的標準來看待他嗎?合約預測之所以叫預測,正是因為沒有人有時光機,即便是MLB那些信奉數據分析的隊伍,要預測出未來大谷的準確成績恐怕比起預測其餘球員難上許多。因為大谷真的太特別了,你沒辦法從歷史上找出一個能跟他相提並論的人,更何況,他的手肘傷勢更是一個隱憂。

大谷翔平之所以能夠成為今日這個風靡全球的超級巨星,最大的關鍵還是投打兩端都繳出好成績,如果今天大谷沒有投球這項技能,他還是一名優秀的全明星級球員,但沒有投球能力的他,很可能無法走到現在MLB最強球員的高度。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洋基隊史幾筆震驚聯盟的大型交易案

隊史最強時刻 灰狼如何成為聯盟第一?

勝場建築師 CP3是如何改造自己待過的六支球隊的?

.

最重要的是,大谷受的傷,是手肘尺骨附屬韌帶撕裂,對於他到底去做了甚麼手術並沒有明確答案,有傳言說是Tommy John,也有人說不是。但不管是

否是Tommy John,我們都可以確定,大谷的UCL又受傷了。

為甚麼說又?我想大部分球迷都知道,大谷在2019年缺席整季沒有投球,就是因為UCL傷勢去做了Tommy John手術,對於大谷來說,這已經是他同個部位的第二次傷勢了。

根據過往資料顯示,投手做了兩次Tommy John手術後,通常實力都無法回到傷前水準,當然,我們不確定大谷是不是第二次動了Tommy John手術,但UCL二度受傷這項隱患,我想對於他的合約天花板仍舊會有一定影響。

但問題來了,是的,我口中的過往資料,就是那些大谷翔平以外的球員,但他可是大谷翔平耶,是那個刷紀錄如喝水,每天都能讓人跌破眼鏡的當今棒壇第一人。我們用過去那些「凡夫俗子」的標準來看大谷翔平,是不是又不太合理了?

更何況,還有一項球迷常常討論的問題,就是大谷年老後,是不是無法繼續二刀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要選投球還是打擊?只投球有多少實力?只打擊又有多少實力?他能防守嗎?防守能力怎麼樣?

我想以上這些想法,應該也出現在不少球迷心中,然而,轉念一想,當我們腦中出現「大谷翔平的合約很難評估」的想法時,是不是我們就已經在做評估這件事情了?換言之,我們其實剛開始就已經試著找出答案,只是因為想到大谷的獨一無二而裹足不前,但今天,我試著利用所接觸過的文獻及資料,嘗試推估看看大谷的價值,也可以藉這個機會來思考,Jon Heyman先前報出已經有多家球隊開出超過5億給大谷的消息是真有可能,又或是空穴來風。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NBA 2023-24 賽季百大球員排名 – No. 1-10

NBA 2023-24 賽季百大球員排名 – No. 11-25

成為新世代的「閃電俠」——Anthony Edwards 還差了多少步?

.

雖然大谷有多強這件事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畢竟我們這篇文章就是要來預估大谷的未來價值,那還是必須簡單聊聊大谷本身的硬體條件。

打者大谷雖然到了棒球員理應「開始退化」的29歲,但大谷完全沒有衰退的跡象,甚至比起27歲、28歲的自己,更全面,更進化。今年賽季,他打出冠絕聯盟的180 wRC+,外帶6.6 WAR的恐怖成績,比起去年的3.8 WAR、前年的5.1 WAR,進步程度顯而易見。

更恐怖的是,因為傷病的關係,大谷的出賽數還是三年中最低,過去兩年,他分別打了639、666個打席,而今年只有599個打席,可見大谷不只沒有退化,他甚至還在自我突破。

再細看打擊中的幾項關鍵數據後,也確實令人不可思議,首先,今年球季是他BB/K表現最好的一年,保送率不僅是生涯最高外,三振率也同樣是生涯最佳。

當然,我知道,畢竟天使除了大谷跟Mike Trout之外,也真的沒有甚麼能征善戰的打者,所以投手刻意閃躲大谷也不是甚麼新聞。沒錯,大谷今年看到好球的機率,比起大聯盟平均低了三個百分點,投手確實對他較有戒心,自然就把保送的地板墊高了。

但大谷本身的選球能力也有長足進步,2021年,面對對於打者來說最難攻克的好球帶邊角區域進壘點,他只繳出+2分的成績,去年這項數據更是-17的悲慘表現,但今年大幅進化到+12。

以上提到的分數,是計算揮棒和選球後加總的分數,大谷今年的+12是由揮擊的+7及選球+5所得出。

比起之前兩個球季,+7並不是大谷揮棒後得到的最高分數,但+5的選球分數可就是其最佳表現。換言之,今年就大谷的保送率上升可不是甚麼偶然,他的選球技能真更進步也更細膩了,面對這種利於投手的邊角進壘點時,更有能力選掉壞球,並且揮棒也能造成傷害,才得以打出BB/K如此漂亮的成績。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合約只剩一年,洋基隊出清潛力投手換Juan Soto真的划算嗎?

吳念庭宣布離開西武獅!他會參加中職選秀嗎?

【春少說球】為什麼James Harden是超級毒藥

.

除了選球的實質進步外,他的擊球品質也依然高端。94.4英里的擊球速度,是生涯最佳表現,118.6英里的最大擊球噴速,雖然不是生涯最好,但也得以在聯盟中名列前茅,此外,強勁擊球率HardHit%比例也是生涯新高。

簡單來說,今年球季的打者大谷完成蛻變,選球更細膩更仔細的情況下,他並沒有同時犧牲擊球力量,靠著暴力的擊球強度,優秀的選球能力,讓他成為一名保送多、三振少,長打多,打擊率高的全方位無死角打者。29歲的大谷,仍舊再突破極限,我想這就是他迷人的地方吧。

雖然打者大谷攻必克,戰必取,無往不利,但對於投手大谷來說,今年就有些不穩了。

要知道,2022賽季的大谷,全季繳出ERA 2.33、FIP 2.40、166局中投出5.6 WAR的頂尖成績,有邁入一線強投之林的架式,如果今年還能投出此等成績,我想說是全聯盟最頂尖的投手也不為過。但今年球季他的投手生涯遠不如去年順利。

3.14 ERA、4.00 FIP、11.39 K/9等等成績單,也證明了他還是一名不錯的投手,但跟頂尖完全沾不上邊,在只比去年少投34局的情況下,直接少貢獻3.2 WAR,可看出今年大谷與去年大谷的天壤之別。

但要說大谷的投手實力真的是如此,我也無法同意,整個賽季當中,他遇到了各種大小傷病,甚至也有影響到他的先發出賽,傷勢或許對他有著一定的影響。

更何況無論是招牌掃球的品質,四縫線球的球速等等,也都還有一定水準,打者的擊球噴速表現更是名列前茅,三振功力依然犀利。是的,大谷的成績跟去年有很大的落差,甚至你可以說他的身手恐怕也有些許衰退,但今年球季的低潮,很可能遠沒有3.2 WAR如此巨大。

雖然投球表現不如2022年,但瑕不掩瑜,大谷依然交出冠絕美國職棒的9.0 WAR成績,加上去年的8.4 WAR,前年的8.0 WAR,他在三年中狂灌25.4 WAR,這真的太難以想像了。

有趣的事情來了,在球界常見的老化模型中,球員的巔峰大概是26-28歲,29歲開始下坡,但大谷卻在29歲打出生涯年,我想這就是頂尖巨星與一般球員的差別吧。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2023-24 P. LEAGUE+ 本土球員 Top. 1-10

【春少說球】活塞最大的問題不在球場上

開季表現差勁還有反彈機會?這些連敗隊伍的賽季還有希望嗎?

.

介紹大谷今年球季的表現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也該進入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他的合約估價。

球界常用的老化模型中,都是用WAR來做增減,你可以用千百個理由來說明這個估價方法有多少漏洞,但這也是我們手中少有的辦法了。

然而,大谷比較不一樣的是,他老兄又投又能打,大谷翔平是一個人,但他終究做了兩個人的工作。所以,我會將投手大谷與打者大谷分開來看,畢竟隨著年齡增長,可預期投打兩端都會下降,勢必得將投打兩端的表現分開判斷。考量大谷獨一無二的特性,且自由市場是公開競標,價高者得的模式,永遠不缺敢給錢的老闆們,所以配合這樣的市場情況,我也會叫採較不同的估價方式。

根據我們常用的老化模型,球員在27-30歲間,每年將退化0.25 WAR,而31-35歲後則是逐年退化0.5 WAR,36歲後則是0.75 WAR。

雖然前面一再提到,今年29歲的大谷,反而在還打出生涯最佳的好成績,眾所周知,他就是一個無法預測的外星人,綜合以上等等因素,其實我一直再思考是否該稍微改變一下算法,甚至讓他的顛峰期維持久一點直到32歲前。但思考再三後,我還是決定按照既有公式推斷,只是我會給大谷較為寬鬆的第一年預期成績。

估算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大谷明年的預期成績。由於手術關係,明年投手大谷應該會關機,所以看打擊部分即可,根據FanGraphs的預測,他們認為明年的大谷會打出4 WAR產能,不過畢竟他是大谷,就是那個能讓大家驚豔的當代棒球之神,連Fangraphs的專家Ben Clemens都直言,大谷就是無法用模型預估的球員,所以我大膽一點,我把他明年的預測打擊WAR提高到5.0。投球部分則因為無法投其從缺。

不過大谷在2025年很可能會重回投手丘,球隊簽他也肯定是期待他能以投手身分貢獻,所以我們還是得試著幫他找出第一年的投手WAR會是多少。

大谷動完Tommy John手術後,他的三年投手WAR分別是3.0、5.6、2.4,平均一年是3.6 WAR,考量到2025年他已經31歲,而且UCL也受了兩次傷,要投出媲美近三年的成績應該已經差不多了,不過前面的打擊都大膽一次了,那大谷2025年回歸賽場後,我也冒險一點認為他能夠繳出4.0 WAR的產能。

此外,畢竟大谷的約很可能是動輒10年以上的長約,所以我們也得考慮通膨,與過去的文章一樣,我們一樣將通膨率設為5%計算。

根據FanGraphs給出的資料,去年自由市場每買一勝要價850萬美元,我們這邊直接用850萬美元開始計算,以下就是大谷未來10年投打兩端的WAR值及對應薪資。

年分

投球WAR

打擊WAR

年齡

每勝價格

薪資

1

X

5.0

29

8.5 M

42.5 M

2

4.0

4.75

30

8.9 M

78.1 M

3

3.5

4.25

31

9.37 M

72.6 M

4

3.0

3.75

32

9.83 M

66.4 M

5

2.5

3.25

33

10.3 M

59.4 M

6

2.0

2.75

34

10.8 M

51.5 M

7

1.5

2.25

35

11.4 M

42.7 M

8

0.75

1.5

36

12.0 M

26.9 M

9

0

0.75

37

12.6 M

9.4  M

10

0

0.0

38

13.2 M

0M

總和

17.3

28.3

X

X

449.6 M

從以上這份預測模型中,大谷未來10年當中,確實很可能根本打不出五億美金的價值。甚至我都還寫得很保守,他的最後一年很可能打出負WAR的成績,所以如果年限在繼續加,他的總合約恐怕只會遞減,距離五億越來越遠。

當然,如同前面所述,你有各種理由可以質疑這份模型得出的結論,甚至除了第一年的WAR比較樂觀之外,我給大谷的衰退幅度跟一般球員一樣。而偏偏有許多超級巨星,都不適用於這個模型,以上種種理由,都是顯而易見,可以輕鬆質疑這個結果的原因。

但這個模型也比較冷酷,他扣除了些許外在因素,最值觀的就是,大谷是千古無二的超級神獸,市場上自然不缺乏競爭者,自由市場簡單來說就是競標市場,價高者得。沒錯,照模型來看,大谷未來10年只值4.5億,了不起簽個4.7億已經差不多,距離五億還是有一小段差距。

但大聯盟就最不缺賭性堅強的總管跟有錢的老闆,雖然大谷的手肘二次受傷,他也快30歲,不過他近幾年逆生長的態勢,我相信還是會有不少球隊願意賭他的天花板,願意賭他回歸王牌投手的可能性,所以五億依然是非常有可能出現的報價。

正因為球團會有這樣的遐想,大谷也確實一年比一年強,所以我認為以上模型只是粗略的估出大谷本身的實力以及對應價值,要估算出實際簽約價碼或許還有一段差距。

文章的最後,我們來正面回答本文的標題,那就是:「手肘兩度受傷又即將30歲的大谷翔平,真的值得5億美金的巨無霸合約嗎?」

如果真的要得出答案,我會說,大谷很可能根本不值得五億,但你必須拿出五億才能把他帶回家。原因就像前面所述,我想應該不乏一些認為大谷未來的貢獻不值五億的總管,但如果你支持的球隊總管如此保守,恐怕你很難看到大谷下個球季出現在你所支持的球隊。

畢竟如果跳脫模型的框架,轉念一想,大谷近年逆生長的狀況看來,你說他未來的天花板沒辦法打出10年5億的價值嗎?如果真的打到天花板,即便給他11年、12年、13年的合約,他年老退化的情況下,加總起來,還是很可能能夠打出至少5億的價值。

因此,雖然模型告訴我們大谷的價值距離5億還有5000萬的鴻溝,但Heyman報出有多隊開給大谷5億的消息,我想並不是甚麼道聽塗說的傳言,而是很實際的報導。因為一定會有球隊大膽賭一把,開出5億合約,自然也將迫使其他競爭者必須跟進。

比起大谷是否值得5億,我想球迷最想知道的終究是,到底哪一支大聯盟隊伍,能夠得到大谷的芳心,成功帶走這位這位千古無二的棒壇巨星。

.

🔥更多最新 中華職棒 精選好文:

NBA 2023-24 賽季百大球員排名 – No. 1-10

舊燕歸巢:MLB大聯盟史上十大回到母隊退休的超級球星

中華職棒34年 中信兄弟戰力外名單評比

中華職棒34年 樂天桃猿戰力外名單評比

中華職棒34年 味全龍戰力外名單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