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增貸款 14年來最低

中國人民銀行11日公布7月金融數據,新增人民幣貸款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均遠低6月,且僅為市場預期的一半,分別創近14年、7年新低。分析指出,近期政策推出需要時間發酵,信貸低迷現象不會持久,8月有機會出現比較大幅上揚。降準則可能在11月出現。

離岸人民幣在人行下午公布金融數據後,迅速失守7.25元關口,晚間更跌破7.26元關,最低見7.2617元。截至21:05,離岸人民幣報7.2565元。在岸價下午4點半收盤也較上日跌268基本點,報7.2340元。

人行數據顯示,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459億元,較上年同期少增3,498億元,且遠低6月的3.05兆元,創2009年11月以來最低。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人民幣(下同)5,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703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人民幣貸款增加364億元,較上年少增3,892億元。7月社融增量遠低6月的4.22兆元。

7月底,廣義貨幣總計數(M2)年增10.7%,狹義貨幣總計數(M1)年增2.3%,M2、M1剪刀差為8.4%,較前值8.2%擴大,反映當前企業和居民的信心尚未恢復,資金活化效率偏低。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數據不及預期主要有三原因,一是6月新增信貸規模高達3.05兆元,會形成一定的透支效應。二是今年6月降息後,市場上形成較強的利率下行預期,容易造成部分市場主體融資需求推遲釋放,以便等待以更低的成本獲得信貸。三是儘管近期穩增長政策頻出,但等到市場顯效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前兩個原因比較主要,意味8月信貸投放會出現比較大幅上揚,也將比去年同期大幅多增。

王青表示,當前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正在加大,信貸低迷現象不會持久,第三季信貸整體會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多增。寬信用進度會有波折,但在經濟修復動能明顯轉強之前,寬信用的方向總體不會變。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下半年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規模較大,11月將高達8,500億元,為今年最大規模,從提供流動性、降低資金成本角度看,降準時間可能落在11月。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