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ting也要與時俱進!何時調整身體?4大反應告訴你
通常對於既定事實我們不會再去改變想法,對於自行車的Fitting我們常常調整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去Fitting,但人類的身體不是機器一成不變—即使是機器長久下來也會老舊需要更新—隨著時間流逝,人與車都需要適時的調整互相的適配度。
人體對萬物的適應力會隨著時間逐漸降低,當我們還年少時,身體靈活、適應力高,但經過各種生活中的大小事,工作、意外受傷、身體日常損耗及老化等等因素影響,會導致身體的適應力衰退。
在與自行車的適配度上,沒有一個標準數據告訴你座墊高度多少才是正確的?把手仰角幾度才是最好的?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組成各有不同,必須利用專業測量來量身訂製屬於自己舒適騎乘或能加強表現能力的數值。
追求更好的成績表現
身體與自行車適配的三大方向是空氣力學、舒適性和持續性、動力。
一種姿勢可能更具侵略性、空氣力學速度更快,但可能不能長時間保持;另一種姿勢可能容易維持且適合長距離的耐力騎行,但兩者姿勢並沒有絕對的對錯。
如果你追求的是速度,可以調整較為侵略性一點的位置。若想參加一整天的活動,騎乘的舒適性和持續性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可以此方向為主調整位置。但重要的是,在騎行期間必須維持已經經過調整,固定且正確的姿勢,另外切勿在重大賽事前幾天才Fitting,身體需要時間習慣並熟記姿勢,這至少需要幾周的時間。
正在復健調整身體機能
任何運動都有其危險性,公路車也是如此,撞車意外後的恢復期,可以透過自行車來調整身體機能。騎車受傷可能有鎖骨骨折、腳踝骨折等可能,這些傷害是會永久改變騎車的姿勢,若要回歸受傷前的表現,需要Fitting符合目前的身體機能,讓自行車配合自身。
身體素質有所改變
跟上一點不太相同的是,這裡的身體素質指的是柔軟度、核心力量、體重等數值,是較為慢性的改變,通常是經由訓練或飲食上造成的影響,只要這些數值有所更動,過去的Fitting就已經不適用了。只要騎乘時,身體有所不適就需要重新測量身體數據以調整騎乘姿勢。
另外提供幾個身體提醒自己該去Fitting的時間點
手感到麻木(身體重心過於前傾)
陰部感到麻木(向前移動距離太多)
大腿後側感到疼痛(座墊太高)
頸部痠痛
綜合以上內文,適時的Fitting除了帶來舒適的騎乘,也能提升運動表現,你的車上次Fitting是什麼時候?是不是該重新調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