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專欄/李亦伸】「誤判」,籃球比賽最重要層次+智慧
P. League+第一季總冠軍系列賽G1,夢想家 vs 富邦勇士第四節剩下 3分01秒夢想家射手楊敬敏在24秒進攻時間終了後投進壓哨三分,幫助夢想家取得107:106超前,氣勢大漲,當下第一時間三名裁判都沒有響哨,比賽持續進行。
待比賽進入死球狀況,富邦提出抗議裁判漏吹,場上三位裁判經開會討論維持球進算的判決。
經過比賽回放檢視,楊敬敏這一球出手確實是在24秒進攻時限結束後,但P. League+比賽引用FIBA規則,裁判當下沒有鳴哨,就無法進行電視輔助判決確認,因此維持三分球進算。
FIBA現行業餘籃球規則和精神就是如此,像「妨礙中籃」,當下第一時間裁判沒有鳴哨,比賽持續進行,事後也無法檢視、確認正確與否。
這次漏吹屬重大疏失,因此P. League+決定這場比賽三名執法裁判賴建忠、陳肇英、陽和平總冠軍賽全數禁賽,後續賽事將不再上場吹判。
這是任何一個聯盟基本動作、處理方式和規範,沒什麼好說,聯盟承認錯誤、裁判承認漏判、面對誤判事實,努力去改進修正。
但這次漏判和懲處有太多值得大家思考層次:
1、這是嚴重漏判,裁判禁賽是必須的善後動作,但對比賽、裁判、球隊、球迷一點意義都沒有。G1富邦自己打不好,夢想家表現出更想要贏球企圖心和拚勁,球運和氣勢確實都站在夢想家這一邊。
這是FIBA現行規則大漏洞,NBA這種球早就允許紀錄台隨時檢視、確認、更新是否「正確」,可以立即修正分數,彌補「裁判當下沒有第一時間響哨,無法確認是否在時間內出手」的漏洞。
2、這三名執法裁判我都很熟,也都是精英裁判,接下來總冠軍賽都不能上場執法,這對P. League+剩下總冠軍賽執法品質、水平、控場,以及所謂「跟球迷和球隊有所交代」,真的就是好事嗎?我不認為。
所有比賽都有「誤判」,情節輕重、影響多寡而已,NBA也是一樣,裁判都是人,這種錯誤或漏失,NBA也常出現。這場球最後決勝三分鐘富邦還是有機會贏球,夢想家氣勢和球運也沒有因為這一球就爆增,決勝關鍵還是在關鍵球把握度、教練用人、球員執行力,還有一點點球運。
我很不喜歡球團、教練喜歡就搬出「這對球迷如交代」、「這對球員和球隊努力如何交代」這樣的說法。球迷很重要,但也沒那麼重要,球員和球隊必須努力,這是基本專業和敬業,裁判漏判也是場場都有,只是重要性、關鍵時刻不同。
比賽公平、公正、精準進行更加重要,禁賽三名精英裁判,維持聯盟形象意義和給球迷、球隊交代「重於一切」,但對總冠軍賽和品質、執法真的有幫助嗎?我認為該處理、該檢討,但總冠軍賽禁賽三名精英裁判決定有點蠢。
台灣真的能站在這裡執法的裁判還有幾個?
3、往後FIBA規則像「妨礙中籃」、是否在「進攻時間內出手」,裁判最好狀況可能是先下哨、再確認,下哨都還有機會修正,沒有下哨,一旦出錯,就是「重大漏判」。
但這樣的下哨文化好嗎?我也很困惑,FIBA規則是有大漏洞,就像「違反運動精神」犯規動轍得咎,這幾年執行太過泛濫。但比賽最後決勝「故意犯規」凍結時間各種拉扯大多不是「違反運動精神犯規」,這一切都有重大錯誤和過度解讀。
4、NBA規則,人為因素操控太多,FIBA規則,解讀過度太多,各有漏洞。如何在規則、體制下找到平衡,幫助裁判更容易執法,更能公平、專業掌控比賽尺度,協助比賽進行,這才是最好的規則和機制,也才是台灣籃球進化基礎。
◤母親節買雙好跑鞋~讓媽媽健康一下◢
👉UNDER ARMOUR歡慶母親節全館3折起
👉Nike、adidas聯合品牌全面5折起
👉PUMA母親節5折起滿額再享85折
👉SKECHERS 母親節 全館正品88折
👉看更多MLB單月最佳球員
精彩運動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