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h blah變慣用語 廣告推波助瀾

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 老美常把「blah, blah, blah」(讀作「巴拉巴拉巴拉」)掛在嘴邊,表示廢話一大堆、不是三言兩語講得完。最近美國奧勒岡州一位政治人物接受媒體訪談時,看見對方在報導中用了「blah, blah, blah」一詞,完全無法苟同。到底這個慣用詞是在何時演變為日常用語,值得玩味。 「blah, blah, blah」的意思是指「等等等」,喬治城大學語言學教授塔南女士說,全球語言裡不乏這類指涉廢言一堆、沒有意義的用詞,而且它經常都是三字一組。比如,點點點(yada, yada, yada)、XXX及等等等。 根據牛津英語辭典,美國記者歐布萊恩(Howard O’Brien)是文獻記載頭一個使用blah一詞的人。他在1918年出版的回憶錄《酒、女人與戰爭》裡寫道,「他舊調重彈,夸夸大談服務等等…」3年後,美國《科里爾》周刊寫:「一位特殊播音員開始和自己長辯,內容都是blah blah。」 「blah blah blah」在二次大戰後廣泛被使用,從1960至2000年期間,使用頻率暴增了50倍。部分原因可能是該詞頻繁出現在平面廣告裡,另外也可能是因社會出現了大量沒有營養的胡扯與碎碎念。 不過加州柏克萊大學語言學家龍伯格認為,blah可能源於blab,意為製造噪音、說話沒有重點,有如胡言亂語,而blab這個字早在19世紀的書籍裡就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