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球星列傳#1/曾文誠】「和小朋友一起成長的人生」—張耀騰(下篇)
文/曾文誠
「你覺得『俊國熊的張耀騰』和『汐止國小的張教練』差別在哪裡?」我問。
「變老了!」張耀騰一說我們兩同時大笑!
是老了沒錯,張耀騰已經略顯微禿的額頭提醒我們,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跑得飛快的少年郎,但我覺得張耀騰精瘦的外表和20幾年前倒是沒什麼變化。不過張耀騰更正我說,他一度曾因沒有好好控制血糖,體重暴增到近90公斤(或相反是體重沒注意導致血糖飆高!)後來才慢慢調回來。
調回來的不僅是身體重量而已。帶球隊初始,沒有經驗的張耀騰採用的方式,是過去怎麼學來他就怎麼教回去,張耀騰三級棒球的經歷是台南忠義國小少棒,美和青少棒、青棒,後者大家都清楚,在那個年代是國內頂尖的隊伍,有競爭力的球隊通常都有幾個特色,隊內高度競爭、訓練量強到不行,再配上個鐵血教練。張耀騰就是在這樣環境下走過來的,本身條件好加肯練,16歲開始年年當選國手好像很順理成章。1983年的IBA世界青棒賽期間,美職球探找上門,想了解他有沒有興趣留下來打球,當時的張耀騰別說有服役問題待解決,他連美國職棒或球探是什麼東東都搞不太清楚,所以也就沒有進一步往下談。特別講這一段,只是說明那時的張耀騰有多好。這樣的好球員是一路被罵出來操出來的,所以當張耀騰自己幹了教練之後,即便是少棒階段,他也有樣學樣把過去那套搬出來就不意外了,剛接球隊之初,張耀騰將那時的自己定位成「嚴厲」型的教練。
「那時小朋友訓練量遠大於比賽量,花不少時間操練。」
「那時我要求他們要有很強的抗壓力,所以練習時也讓他們感受到壓力。」
光是這2句話就能感受到魔鬼訓練的內容,接著張耀騰又補了句「那時球隊都沒人敢笑。」
聽到這句話的同時,我眼前看到的卻是,現在的汐止少棒隊嘻嘻哈哈地在玩棒球,真的很大的不同,重點是這支球隊依然保有很高的競爭力,如果少棒球隊我們仍把比賽成績看得很重要的話,那現在這支球隊真的不太容易。
這個改變需要花點時間。
在離開職棒,帶少棒隊之前,張耀騰不是沒有做過其他事。他用了句很妙的話來形容當年的選擇,張耀騰說:「從球場退下來也想進入社會,看看社會長什麼樣子。」結果不知是他適應不良還是所謂的「社會」形色、百態超乎他的想像。據統計現今大多數人的職業生涯最終會從事10到15種不同的工作,換了不少老板的張耀騰顯然會拉高這個調查比例,最後他回到熟悉的「職場」,但有了前面那些經歷對他而言不是沒有幫助的。
他更懂與人相處,不再是當年那個有稜有角,把自己放在第1位的明星選手。其實在基層,尤其是專任教練,帶球隊只是他的工作之一,和校內其他老師調協、辦理行政工作一樣都不能少,還有面對學生家長。和人相處的眉眉角角不比打棒球容易,接滾地球可以計算彈跳、發動盜壘可以算起跑時機,但人百百款、事百百種,張耀騰再有多少稜多少角也都磨得平滑了,「俊國熊的張耀騰」和「汐止國小的張教練」差別除了年歲老大之餘,我還讀到臉上所呈現出的「內斂」二字。
這十幾年來和張耀騰相處最多絕不會是大人,而是小朋友。在球場邊那不算短的聊天過程中,張耀騰花了不少時間去談他的那群孩子,從過去的回憶和現在眼前所看到的,他指著前方的幼童們開始說:「你看那個小朋友,到球隊第一天明明是慣用左手,結果用左手硬去戴手套。」
「還有,以前有個球員皮得要死,出外比賽休息時沒事拿個石頭亂丟,最後不小心丟到其他選手,把眼睛都打傷了。」
張耀騰提了不少過去帶隊點滴,但我只寫兩個就具代表性了,或者是說全台灣凡是少棒教練可能遇到的狀況,張耀騰一樣都不少。前者是小孩子從三、四年級什麼都不懂、連手套要戴哪一手都不知道的從零開始教起,到了五、六年級才能獨當一面上場比賽,這期間要花的心思很難量化;再來是小朋友天生好動,會參加球隊的更是如此,面對這樣的孩子,管教二字究竟是先管還是先教?或同時進行?很考驗教練功力的。
忘了問張耀騰近20年來到底帶出多少汐止少棒球隊的球員?說不定他自己也算不清楚,張耀騰應該只知道六年級畢業,然後他再從另一批三年級帶起,週而復始日復一日。
「都不會厭倦嗎?」我是很認真問這個問題,一直重複做同一工作本身就很考驗耐性,更何況帶一群娃娃兵。
張耀騰沒有回答,把一個小朋友叫過來,孩子很有禮貌在我們面前立正站好。張耀騰對著他說:「你跟曾公阿伯說你叫什麼名字?念幾年級?」
「曾公阿伯,我叫吳承晉,今年三年級。」
遠遠沒注意,站在面前才發覺,理個小平頭眼睛瞇成一線,站著和我們坐著差不多一樣高的吳承晉,也長得太可愛了吧!
張耀騰問我「你有沒有發現他長得像誰?」
「像誰?」
「江坤宇啊!」
「對!對!很像!很像!」
那瞬間,為什麼張耀騰都不厭倦他的工作,我好像找到答案了!
看上篇:「和小朋友一起成長的人生」—張耀騰(上篇) 【中職球星列傳#1/曾文誠】
◤限時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