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正義鷹大俠】瞞天過海、苦求不得?12王牌的夢幻球種(上)

文/正義鷹大俠(訂閱《MLB星系》,享受更多MLB專業好文)

自從2013年離開韓國職棒、渡海披上洛杉磯道奇隊的藍白球衫起,到2020年轉投多倫多藍鳥隊為止,韓籍強投柳賢振足足有長達7年的時間、每逢春訓時就有一項例行性公事必做:兼職「當代神左」Clayton Kershaw的變速球導師。

「我記得他每年都會跑來問我,」柳賢振笑著回憶:「當我們傳接球的時候,他會用變速球的握法來開玩笑。但他已經那麼強了,所以並不需要這種球路。」

柳賢振與Clayton Kershaw。(MLB Photo by Harry How/Getty Images)
柳賢振與Clayton Kershaw。(MLB Photo by Harry How/Getty Images) (Harry How via Getty Images)

就戰勳來看,「柳胖」固然所言不虛,笑擁3座賽揚獎、5度榮膺防禦率王,曾獲頒國聯MVP且入手一枚冠軍戒的Kershaw生涯已累積名人堂級成就,但柳賢振全盛時期堪稱棒壇頂規的變速球卻也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打從新秀時期開始,球團便要求「書僮」勤練變速球,以便和他一手誘敵性極佳的速球、和被譽為「頭號全民公敵」的曲球互為搭配。只是Kershaw始終未能如願,小聯盟時期甚至為了消化每場比賽的變速球配額,選擇在首局就快快把這種球路給投掉,且至今苦手依舊。

可以想見,若貴為當代神左都有此番困擾,那麼各隊的王牌遭遇相同問題也就見怪不怪。因此知名網路媒體《The Athletic》記者Stephen J. Nesbitt和Andy McCullough特地走訪各隊,訪談了12名強投並詢問他們追求多時卻不可得的夢幻球種,以下就一起來看看這些一線強投們究竟還希望能將哪種球路鍛磨成形、納入自家的武器庫?

Logan Webb。(Photo by Andy Kuno/San Francisco Giants/Getty Images)
Logan Webb。(Photo by Andy Kuno/San Francisco Giants/Getty Images) (Andy Kuno/San Francisco Giants via Getty Images)

生涯累積戰績:46勝36敗、防禦率3.37(註1)

生涯球路評價/使用率(註2):變速球1.41/32.1%、伸卡球0.59/32.0%、滑球0.14/17.5%、卡特球 -2.57/0.4%

5月初當Logan Webb跟隨球隊前往波士頓紅襪踢館,卻在系列賽第二場遭到對方右投手Kutter Crawford的四縫線速球和卡特球封鎖而吞下二連敗時,明顯展現出煩躁不安的情緒,「基本上那就是我想要投好的兩種球路。」Webb表示。

很難相信,如今四縫線用量已不到1成的Webb,小聯盟時期曾拿它和曲球當作主武器,可惜成績並不理想。直到教練團隊降低了Webb的出手角度,搭配如今慣用的伸卡球、變速球、滑曲球,以及偶一為之、被本人稱之為「對左打者來說像極了他X的二縫線」的四縫線速球,這才成功進化,更在去年國聯賽揚獎票選中拿下第二高票。

雖建立起成就,一直以來這名橘黑軍團的新一代王牌仍在找尋一顆具備球速、同時朝左打者內角和右打者外角竄的卡特球。新賽季開打前,他曾向世仇道奇隊的「少主」Walker Buehler和芝加哥白襪隊牛棚老手Dominic Leone請益訣竅,也嘗試了每種建議的握法。

「我已經試了5年,」本季晉身為大聯盟六年級生的Webb難掩失落:「但就是摸不著頭緒。」

Sonny Gray。(Photo by John Cordes/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Sonny Gray。(Photo by John Cordes/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生涯累積戰績:103勝87敗、防禦率3.46

生涯球路評價/使用率:

四縫線速球0.00/29.6%、伸卡球0.54/24.6%、曲球0.78/20.7%、滑球1.10/16.4%

說來令人驚訝,去年和上述的Webb遙遙相望、分佔兩聯盟賽揚獎票選榜眼的34歲右投Sonny Gray,即使縱橫江湖12年、進帳逾百場勝投,還嫻熟包括招牌曲球、變速球、頂級滑曲球,加上3種直球系球種等多項武器,孰料苦手的竟是堪稱投手入門款的四縫線速球。更扯的是,這款球路還居他生涯使用比例之冠,甚至較次高的伸卡球高出5%。

與其說是求之而不可得,不如說是Gray手中的四縫線沒能投成想要的樣子,「我搞不定那種上揚的四縫線。」Gray如此解釋這顆能和伸卡球製造出共軌效應的球種,而且原因他心知肚明。

之所以無法丟出更不受地心引力影響而延遲下墜、導致打者錯認進壘時上揚的四縫線,重點在於Gray出手時手臂無法向外旋、反倒是朝反方向旋轉。但即使如此,他每年還是都會伺機打造希望的球路——像是月初某次的牛棚練習,「但我還是不解要如何丟這種球。」他在操兵後下結論道。

沒關係,總是還有來年可以寄望。

Spencer Strider。(Matthew Grimes Jr./Atlanta Braves/Getty Images)
Spencer Strider。(Matthew Grimes Jr./Atlanta Braves/Getty Images) (Matthew Grimes Jr./Atlanta Braves via Getty Images)

生涯累積戰績:32勝10敗、防禦率3.47

生涯球路評價/使用率:四縫線速球0.82/62.1%、滑球1.45/31.4%、伸卡球/0.00%

學生時期便擁有傲人球速的Spencer Strider,自然瞭解四縫線速球的尾勁或位移量,對一名賴以維生的投手有多重要,只可惜其火球缺乏此一特質。大學時期每當偏高直球讓打者揮空時,他甚至會鬆一口氣、心想:「天啊,我僥倖逃過了一劫。」為彌補缺失,多年來他始終企圖以伸卡球作為配套,卻發現自己出手前抬腳、蹲低後再往前跨步的機制影響了新球路的鍛造。「每次只要球路往下沉,我都會想說『對了,就是它!』」Strider回顧一路以來患得患失的伸卡球開發經驗。

直到2019年動了韌帶移植手術、進行復健時,Strider才從先進的球路追蹤分析系統「Trackman」輸出資訊中猛然發現,長期以來投球時和身體後旋慣性、以及從抬腳到跨步機制的抗衡,正是自己四縫線出類拔萃的原因;原來過去靠四縫線解決對手並非僥倖,而是它自身即為優勢所在。「你沒辦法從電視上看出這些機制,」Strider說明自己為何過去從未參透此事:「對方打者可以告訴你發生了什麼狀況,但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來說,這是個難以理解的概念。」

目前正因手肘動刀暫且休戰的Strider,絕不會介意未來多一顆伸卡球當武器。但回頭來看,沒有早早決定放棄四縫線速球,或許才是他球涯最明智的決定。

Justin Steele。(Photo by Daniel Shirey/MLB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Justin Steele。(Photo by Daniel Shirey/MLB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Daniel Shirey via Getty Images)

生涯累積戰績:24勝17敗、防禦率3.40

生涯球路評價/使用率:卡特球0.38/31.4%、滑球0.66/29.7%、四縫線速球-0.39/26.8%、快速指叉/0.00%

自從去年起捨四縫線速球和伸卡球,改大量採用卡特球後,小熊隊左投Justin Steele成績持續進步,不但單季掃進16勝、入選明星賽,季後甚至搶進國聯賽揚獎票選榜第五名。但這也讓他的武器庫變成僅以卡特球和滑球為主,上季光是這兩種球路使用率占比便高達96.6%,本季至今也來到91.3%。

今年季初經常可以看到Steele在個人置物櫃前以左手握球,並在球拋出手時將手腕往內側轉動(後旋)。他透露自己持球時手指習慣扣在縫線球左側,這使得他的卡特球能夠下切、滑球的移動度則更大。但也坦承,當面對右打者時,凡是軌跡朝內角方向移動的球路對他而言都不成問題,不過一旦要丟出反方向行進的球種諸如伸卡球、快速指叉球或變速球時,就會是個挑戰。

據統計,去年Steele在超過170局的投球中只擲出了48個伸卡球和28個變速球,至今仍在尋找理想的變速球握法,而現有的方式是將手指叉開、壓在棒球兩側縫線上,看起來更像是一顆快速指叉球。而在本季大殺四方、擅投快叉的新同學今永昇太加盟後,更讓Steele渴望能掌握一顆相同的球路。

「我超想擁有一顆快速指叉球的。」Steele不諱言表示,但究竟何時得償所願?或許還得經過一段摸索期。(本文待續

註1:成績結算至美國時間5月17日。

註2:球路評價及使用率均參考自數據網站《FanGraphs》,前者僅列示個人使用率達15%以上的主力球種;後者參酌自「Pitch Info Pitch Values」分項,數值0為聯盟平均水準,正值越高表示評價越佳、負值越低則評價越差。

※本文編譯改寫自The pitches they couldn't master: 12 MLB aces on the one that got away,作者為Stephen J. Nesbitt、Andy McCullough。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點此訂閱DAZN收看精彩職棒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