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人才缺口至少10萬 難突破美日技術封鎖

日本公布的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修正措施,從23日起正式生效,預估這將導致中國半導體在後續先進製程布局上受到明顯掣肘。而為了突破外界封鎖,中國近來致力培養半導體研發人才,企圖達成半導體國產化的目標。不過,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方琮嬿推估,中國目前半導體人才缺口至少超過10萬人,再加上美國未來對中國半導體技術的封鎖力度恐怕還會加大,因此中國想在短中期内取得半導體技術突破,並不樂觀。

日美荷聯手管制半導體設備出口 有效牽制中國

日本於對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新制23日起正式實施,外界預期將不利於中國半導體先進製程布局。由於中國自美、日、荷進口半導體設備金額佔比合計超過6成,因此美國與日本、荷蘭在2023年1月底,達成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協議,並促使日本祭出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政策,就是希望有效牽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中國半導體人才缺口至少十萬人 恐難突破外界封鎖

而為了突破外界對中國半導體的各種封鎖,中共近年積極推動半導體產業,卻發現半導體產業出現嚴重的人才荒。根據調查顯示,2020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約54.1萬人。以產業結構來區分,IC設計的從業人員規模為19.96萬人、IC製造為18.12萬人、封裝測試為16.02萬人。在此前提下預估2023年半導體產業的人才需求規模約76.65萬人左右,人才缺口超過20萬人,即使每年大學IC專業領域的畢業生中,有3萬人進入半導體產業就業,但人才缺口仍舊超過10萬人。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方琮嬿說:『根據報告看起來,在2023年預估IC產業的人才需求規模大概是76萬人左右。所以根據這樣子的一個估算,人才的缺口是超過20萬人,當然,中國每年都會有大學或是研究所的畢業生,即便把畢業生的人數加起來的話,人才缺口還是超過10萬人。』

產學脫節成中國半導體人才培養破口

針對中國半導體人才跟不上產業發展需求的問題,方琮嬿進一步分析,從中國各個大學培養半導體人才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許多盲點,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所謂的「產學脫節」,許多學生只能在校空學理論,即使畢業了,仍然毫無實戰經驗。

她說:『像在學校,一般來講,半導體人才他們都會在高校或是研究所先做一些訓練、受訓。可是在中國大陸就有一個問題,這些學校他們其實提供很多理論的學習,那些老師們都教了很多的理論。但是半導體這個產業它的特性是,不是只有學習理論,當然基礎的理論是很重要的,可是更重要的,或是一樣重要的是,要有實習的經驗,那這個就是中國大陸的高校或是研究所他們所沒有的,或是比較缺少的,也就是說這些學生,除了學習理論以外,還有實作課程或者是到業界去實習的機會,這是比較沒有的。』

想以挖角瀰補人才不足 台灣成首要目標

方琮嬿強調,半導體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包括很多理論知識建構,以及實作經驗的驗證,但以中國目前的環境來看,其實非常困難,所以就導致目前人才荒的困境。但也因此,中國就開始以高薪利誘的挖角方式,瞄準台灣半導體人才,甚至能以雲端連線方式進行跨海工作。

她說:『台灣這邊其實也有一些限制,所以,就變成對岸這些企業會試著用變相的方式,從臺灣這邊去做挖角,譬如說設立空殼公司, 紙上公司,利用這些方式去試著挖角臺灣的工程師人才。』

半導體圍堵計畫綿密 中國恐短中期難以突圍  

即使如此,方琮嬿仍然認為,各國對中國半導體的圍堵是非常綿密的,從整個供應鏈,到所謂的先進晶片成品,從各種儀器到人才,因此影響非常大。再加上美國方面未來還可能會在封殺中國半導體的力度上持續加碼,因此中國想在中短期内,取得半導體技術突破,恐怕並不樂觀。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積電美國廠延至2025年量產 日廠如期2024年底量產
蘇姿丰: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生態系中心 文化與精神令人驚嘆
美中台「矽三角」競合!胡佛研究所:美須助台保民主 遏止中國半導體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