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泥推低碳產品 助攻永續綠建築
亞泥近年積極推廣低碳產品,助攻永續綠建築,備受市場關注。今年首次在高雄國際建材大展參展的亞泥表示,不論是適用在大型工程的低碳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或是可用在砌磚、打底及粉光等泥作工程的低碳墁砌水泥,都有助於降低建築物碳足跡,讓打造綠色家園、邁向淨零城市,不再是夢想。
因為綠建築正夯,低碳建材成為顯學,也讓亞泥攤位的人潮絡繹不絕;不少人一手拿著NG水泥紙袋重製的文創資料夾,一手體驗墁砌水泥的觸感和質地,一邊又不停詢問低碳水泥的特性與優點。
亞泥指出,亞泥獨家生產的墁砌水泥,可減少16%溫室氣體排放,減碳效果極佳,過去僅在宜花東銷售,一年售出近2,000噸,2022年推廣到其他縣市,銷量快速成長4~5倍,超過7,000~8,000噸,由於大受建商和泥作師傅好評,加上符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認可採用,亞泥預估,今年可望輕鬆跨越兩萬噸門檻。
亞泥今年被英國金融時報和國際調研機構Statista,納入亞太氣候領袖名單,這是表揚了2016到2021年間,溫室氣體排放顯著減少的亞太區企業,在275家上榜企業中,亞泥是唯一入選的台灣水泥業者。
水泥行業是排碳量很高的產業,亞泥指出,這次能夠入選,對所有亞泥人來說,是極大的肯定,除了會持續推進減碳措施,現正努力執行經濟部的「1+N以大帶小碳管理計畫」,號召集團子公司和重要客戶,共同參與製作碳盤查清冊和節能輔導,不但攜手降低碳排放,自願減量所產生碳權,未來更是商機所在,可作為碳交易的供給方。
不過,亞泥也呼籲,主管機關應加快制定國內碳權交易子法,將相關供給需求和遊戲規則清楚訂定,才能加速產業推動減排作為。
低碳轉型布局已是各行各業必須面對的課題,環境部規畫,全台500多家年排放2.5萬噸的排放源,將於2025年繳交第一筆碳費,對此,亞泥認為,只有持續不斷地減碳,減得比競爭對手多、減得比競爭對手快,才能將碳定價的挑戰轉變為機會,這是在不論何種碳權交易制度、或碳費徵收制度下,企業能夠生存並勝出的唯一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