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圍棋AI崛起 台灣棋手持續追上中韓日
圍棋相隔13年重返亞運舞台,各國好手摩拳擦掌備戰中,儘管台灣與中、韓、日相比,社會風氣較不盛行,陣容又面臨大換血,但台灣長期以來都是以亞運為目標,在賽制上相比中韓、尤其日本更加習慣,教練林宇翔認為,或許我們的棋手不像他國棋手這麼知名,但這也代表各國對我們並不這麼熟悉, 可能反而變成我們的優勢。
「整體實力和厚度來看,由於中、韓兩國長期受國家扶持,加上社會風氣鼓勵,傳統戰力上明顯優於台灣,但棋局上的對抗,台灣不一定吃虧。」林宇翔指出,台灣棋手國際賽的經驗較少,較爲可惜,但有時反而能碰撞出精彩好棋,就如同先前隊員賴均輔在世界賽中戰勝世界冠軍柯潔及唐韋星,無疑就是小蝦米戰勝大鯨魚的一個例子。
台灣棋手能持續追上中、韓、日等強國的原因,林宇翔認為,最主要是圍棋AI的崛起和普及,讓棋手不管是對圍棋的理解或訓練方式,都得到非常大的躍進,「對於競技棋手而言,現在只要將問題輸入電腦,『答案』就瞬間跳出來,大量縮短研究時間,也大幅提升正確率,無疑將圍棋又提升至另一個高度,不僅能更有效率,也讓現在的隊員更具競爭力。」
林宇翔目前職業六段,從事圍棋教學已十逾年,他透露,在二、三十年前他學棋時,下棋的孩子非常少,都是中高齡的人在鑽研。現在坊間開設許多才藝班,有些國、高中甚至有圍棋社團或是資優班,林宇翔強調,圍棋其實是一項非常好的才藝,下一盤棋耗時長,不僅能訓練思考邏輯,還可以訓練定性,並從輸贏培養面對挫折的勇氣。
尤其圍棋是搶奪地盤的遊戲,當中包含許多戰術與戰略的應用,不管是喜歡堅守陣地、還是掠奪對手、亦或是享受廝殺的痛快淋漓,都可以從一個人的布局中略知一二,而對手之間的碰撞所形成的棋局更是獨一無二,這也是為什麼圍棋百玩不膩的原因。
不過林宇翔也坦言,圍棋推廣不易最大的問題在於門檻太高,他說:「規則很簡單,但要學得精卻非常困難,想稍微理解一盤職業賽對局,可能要達到業餘段位的水準,以一週上課一次來說,相當於1至2年的學習時間。」
如何讓人們覺得圍棋簡單、有趣、有價值,甚至普及化,是台灣該努力的方向,而為了今年亞運的備戰,政府跟民間協力,輔以 AI 和網路圍棋盛行,有效縮短時空,進而降低原本程度的差距,若是政府與民間能持續通力合作,對台灣的圍棋發展來說是很樂觀的。
(圖、文/教育部體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