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也有訣竅?生理低強度、心靈無旁鶩!充飽電才能騎更遠

休息也有訣竅?生理低強度、心靈無旁鶩!充飽電才能騎更遠
休息也有訣竅?生理低強度、心靈無旁鶩!充飽電才能騎更遠

不論從事什麼運動,相信大家都一定遇過這樣的事,比賽前一股腦的投入高強度的訓練中,高容量之餘次數更是不少,結果卻在比賽當天感到疲倦,導致無法達成預期的表現。確實,想要有所進步,訓練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這樣日復一日的持續是否會讓身體呈現疲乏?試想看看,當你每天都吃同一種食物時,一段時間後就會對其感到厭煩,運動與訓練也是如此。因此在長時間大量訓練後你需要的就是讓身心靈得到休息,充滿電後再出發。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這一句永遠都適用於每個人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這一句永遠都適用於每個人

我們舉一些比較極端的案例,職業隊伍裡那些必須參加三大賽的選手們,在多日賽中都會特別安排休息日,而在結束整個賽季之後,通常都會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恢復,這不單是身體方面,而是在精神上可望有足夠的休息。要知道三大賽的賽程強度之高,能跑完全程的人肯定身心俱疲,如果要他連續參與兩場三大賽這絕對是一個負擔,看看今年的MVDP就能略知一二。你可盡情的享用美食、泡澡按摩、陪伴家人等,把賽事期間無法做到的事情全部做完,但也不是要你完全不碰單車,因為這樣一來當你開始回到訓練時會有好一段時間無法適應。那究竟該如何做好恢復與訓練的平衡呢?這次就讓我們來好好的探討

從環義到環法,連續的高張力賽事讓MVDP無法發揮至100%
從環義到環法,連續的高張力賽事讓MVDP無法發揮至100%

對於自行車手來說,這意味著幾次動態恢復騎乘、全休一天、轉換不同種類的運動或者是幾次3到4小時的長途有氧騎乘。此外,確保睡眠以及飲食都必須足夠以及健康,盡量減少高油高鹽與油炸類食品!當然鐵人選手、場地選手等的休息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總合來說,強度必須大幅度降低,總量也應該適度降低,讓肌肉能能得到一個喘息的時間。

轉換不同的運動項目,除了維持體能之外,也能讓身體的肌群得到喘息
轉換不同的運動項目,除了維持體能之外,也能讓身體的肌群得到喘息

至於精神上可能比較玄乎一些,但對於一位長達10個月都投注在單車相關事務的人身上,是時候需要轉念一番。試著將注意力放在不一樣的事物,利用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們,在這段期間把單車從腦海中屏除。高強度訓練的時間長短將對騎士的心理恢復需求產生重大影響。請記住,把訓練以及單車擱置一段時間,有助於讓那種渴望和動力再次萌芽。

粒線體超人Pogacar也是需要休息的,跟女友來場久違的約會
粒線體超人Pogacar也是需要休息的,跟女友來場久違的約會

舉例來說,在這段期間能為自己安排不一樣的活動,游泳、重訓或是跑步也不錯,其中在安插一些Coffee Ride,拔掉碼表與心跳掉,沒有絕對的目的單純的享受單車的樂趣。甚至也可以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跟自己最親近的人用不一樣的方式欣賞美景,用心的享用面前的美食,調劑自己的身心。

把平常吃不到的美食都給他吃回來就對了
把平常吃不到的美食都給他吃回來就對了

一旦您在精神與身體上都得到充分的準備後就該回到正軌了。World Tour訓練營裡除了我們熟知的高容量的有氧基礎訓練外更是會加入不少的間歇與重齒比訓練。假如是業餘選手,有著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就必須精確的規劃訓練的內容,除了要為即將到來的賽季進行有氧打底之外,重訓也不能缺少。上班日可以多利用室內訓練台來取代外騎,週六假日再安排長距離騎乘,若有時間則將重量訓練加入計畫,針對自行車運動常用到的核心肌群與臀大肌等進行特訓,這麼一來當賽季來臨時,便能快速的步上軌道。建議將可以按照這樣安排2天為間歇訓練、3天為長途有氧耐力訓練搭配健身重訓課程,別忘了最重要的1天動態恢復騎乘。

各大World Tour車隊已經緊鑼密鼓地進行訓練營,為2023的賽季做準備
各大World Tour車隊已經緊鑼密鼓地進行訓練營,為2023的賽季做準備

最後請記住,持續才是進步跟成長的關鍵,尤其在台灣,單車的歷程是非常長的,別讓騎乘的壓力成為你的絆腳石。當你今天起床真的發現真的不適合外出騎車訓練時,果斷脫掉你的卡鞋,躺回床上繼續睡吧,做好準備,不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是在來思考騎車這檔事。

休息也有訣竅?生理低強度、心靈無旁鶩!充飽電才能騎更遠
休息也有訣竅?生理低強度、心靈無旁鶩!充飽電才能騎更遠

【本文來自TIMEDIA時代社群行銷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