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核武能力獲高度評價」,張憲義:可以像以色列一樣有能力但不製造

中研院研院員陳儀深訪問1988年「叛逃」美國的核能專家張憲義,在日前整理成「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一書,並於今天(9日)舉行新書發表會。張憲義更透過視訊,時隔近30年再次「現身」在台灣,回顧參與台灣核武計畫與「叛逃」始末,還有近30年有家歸不得的心情。

張憲義是前陸軍上校與核能物理學家,擁有田納西大學核子工程博士學位,並在1967年至1988年間,參與台灣核武研發計畫。1988年,因台灣核武研發被認為「踩到紅線」,時任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的張憲義,在美方說服下出走,並將相關資料交給美國,而台灣核武研發設備不久後也被美方破壞,研發計畫遂告中止。

張憲義事後宣稱,為了遵守蔣經國「有能力發展核武但絕不製造」意旨才出走,但未透露太多細節。張憲義於2013年從美國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退休後,陳儀深在長期追蹤張憲義消息的資深記者王景弘牽線下,才得以赴美訪問張憲義。陳儀深說,希望藉此書介紹台灣核武計畫來龍去脈,也希望澄清外界的許多誤解與揣測。

20170109-《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的新書發表會.張憲義並越洋視訊.右為訪問記錄成書的陳儀深教授.(陳明仁攝)
20170109-《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的新書發表會.張憲義並越洋視訊.右為訪問記錄成書的陳儀深教授.(陳明仁攝)

歷史學者陳儀深《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的新書發表會,張憲義並越洋視訊,右為訪問記錄成書的陳儀深。(陳明仁攝)

「1967的台灣核武研發計畫,郝柏村進決策核心踩到美方紅線」

張憲義與現場連線時回憶,1967年開始的台灣核武研發計畫,原本是由蔣介石、將軍唐君鉑、核研所所長錢積彭單線指導。但錢積彭因病退休後,時任國防部計畫次長的葉昌桐策畫另一單線指揮領導,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進入核武研發決策核心,終於踩到美方紅線。

張憲義說,當時因此引發的核武事件,震撼力並不比北韓核試爆來得差,雖然台灣核武計畫因此中止,但從好的方面來看,這代表台灣的核武計畫能力得到台灣高度評價。現場詢問「台灣是否適合發展核武」時,張憲義說,可以像以色列「有發展核武能力但不製造」,當技術到了「水到渠成」的程度,威脅性甚至比實際擁有一個彈頭還大。

T張憲義現場連線。(盧逸峰攝).JPG
T張憲義現場連線。(盧逸峰攝).JPG

張憲義現場連線。(盧逸峰攝)

但另一方面,張憲義也在書中多次強調,台灣經不起任何的核能事件,一旦發生核災後果將難以想像,因此「非核家園」是台灣必走的路。他也對林義雄為「非核家園」理想做出的努力表示認同與敬佩。

另外,書中提到張憲義離台時,辦公桌上遺留一封辭退信,當中提到5點原因,最後一點僅提到「民進黨」,引起現場好奇。張憲義對此表示,當時擔心的只是「政治野心人士」濫用核武力量,窮兵黷武威脅台灣安全,而「野心人士」可以是任何政黨的人,不見得是民進黨。後續又有記者追問,是否意指李登輝或郝柏村?張憲義則表示無法回答。


相關報導
張憲義:我沒有背叛台灣 我背叛的是郝柏村
以色列將以開國元勳「裴瑞斯」命名核子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