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專欄】高國豪落選、劉錚的不爽都指向同一件事 中華隊的延續性到底在哪裡?
劉錚一怒整個籃壇都開始震動起來,這就有點像當年陳建州登高一呼(那時候他確實就是那個人)職業籃球就拔地而起一樣,大部分時候人是被時代推著走,但有時候歷史反而被那些特別的個人給推動,誰說不是呢?
關於中華男籃這次的亞洲盃資格賽,我認為比較遺憾的是到現在都沒有人真正在聊籃球。劉錚講出了一些關鍵字,他說為什麼他搭檔的隊友「都是全新的人」呢?我們的國家隊不存在延續性,這是一件挺恐怖的事。
想想看,從「黃金世代」之後,我們就幾乎很少有一整支球隊完整地連續參加幾個大型國際賽了,而除了美國隊之外,幾乎每一支在國際賽能取得好成績的球隊,他們都需要長期的配合。而美國隊之所以能成為例外,也僅僅是因為他們球員實在強過其他國家太多了,所以他們可以用純粹個人去贏得比賽,但這幾年他們也感到越來越吃力,而且還翻車了幾次。
所謂的中華男籃的最佳陣容,似乎總是處在少人的情況中,這次先是在沒有歸化球員、需要更多感於碰撞的四號位的情況下,胡瓏貿因「失能險」的部份和籃協有不同想法,因此沒打。然後是本季打出P. LEAGUE+本土頂尖後衛水準的高國豪沒被徵召,這都不是個案,而是長期體制的問題。
我並不認為不徵召高國豪是什麼問題,第一他是一個矮二號,第二則是他過去確實國家隊經驗不足——不管這是不是出於他的問題,而國家隊的組訓應該是長期的,不該是某一個球季誰打得好誰上。這不是說個人狀態不可以作為參考,但國家隊要打的球風和體系,應該要確定下來,並以此做為評選標準。
唯一有疑問的應該是為什麼是選林俊吉,而不是高國豪?只要選訓人員和教練團能解釋這個,我覺得就沒有任何問題。
而劉錚的問題,則是同一件事,現在中華隊是不是要重組了?承認之前所做的一切都錯了,我們要從現在開始重新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選進新的人員,確立未來5-10年的核心,鎖定國家隊中關鍵的12-18人,但目前看起來也不像那麼回事,因為籃協並沒有確定常任總教練的人選,桑茂森雖然一直都被認為要帶隊(沒人想碰這個燙手山芋),但也是直到很接近比賽的日期才確定。
讓人失望的是,這支球隊哪個部分是一磚一磚建構起來的,看起來都是一次性的舉措。杭州亞運的18人培訓人選:陳盈駿、林庭謙、劉錚、陳冠全、曾祥鈞、李愷諺、盧峻翔、阿巴西、曾文鼎、林韋翰、李德威、周桂羽、謝亞軒、周伯勳、戴維斯、李啓瑋、胡瓏貿、阿提諾(William Artino)。
在名單出來之後,一些人退出之後,補進一些人,最後陣容變成:劉錚、林庭謙、阿巴西、謝亞軒、李德威、曾祥鈞、周伯勳、阿提諾、盧峻翔、曾文鼎、李啟瑋、吳永盛。
而這一次亞洲盃資格賽的名單中,林庭謙、阿巴西、陳盈駿因有傷沒打,但就算是如此,亞運名單上的人也幾乎全換了,有一些人是不想打婉拒了,有一些人則是有意願但沒有再得到機會。這很讓人匪夷所思,籃協對於這次亞洲盃的定性到底是什麼?練新生代球員嗎?舉雙手贊成,但劉錚的反應卻又說明不是如此;那麼是要拚成績嗎?歸化球員沒續約,集訓計畫一拖再拖,被自己的隊長批評為「67人」,很難讓人信服,其中有什麼規劃。
於是就這樣耗著,等到下一次國際賽到來,周而復始地重複著一樣的事情。
根據籃協副祕書長張承中在記者會上的說法,我們看起來未來要和阿提諾重新簽約的可能性不高,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他是個籃板不錯、有噸位的白人長人,但就這麼多了。中華隊需要的是有活動力、能護框、能穩定在禁區終結的球員,所以雙方並不合適。
但問題還是在於,為什麼決定總是來得那麼晚,然後沒有任何提前的配套規劃?阿提諾離開,卻沒有備案,這些事情過去都已經討論、也發生過了,當年戴維斯(Quincy Davis)老了之後,也是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請來阿提諾,用的還是「殊勳歸化」。
亞運打到一半,阿提諾在小組賽後合約到期,之後才續得約,這難道不離譜嗎?
現在最有可能走正常程序歸化、且是我們需要的那種球員是福爾摩沙夢想家的吉爾貝克(Brandon Gilbeck),但他最快也還要再2年,所以在這段期間除非走殊勳歸化,不然我們這一段期間又要全本土應戰了。
整體而言,「中華隊」就是一個喜歡開特例的國家隊,整個體壇皆是如此。直到近年職籃成立,這一點也從未改變過,上位者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總是無法做出決定,總是要等到某一個秀異之人站上去登高一呼,才會走下一步。
這注定我們永遠是在一個沒有行程表和完善規則的情況下往前走,「摸著石頭過河」。
一次次摔起來,然後再一次次憑藉著熱情起身。
那能持續多久呢?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中華男籃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