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普者黑/徐成文
徐成文
七月中旬,攜帶壓抑了三年的旅遊夢,我把暑假暢遊的第一站設在了普者黑。
普者黑?很多朋友疑惑了雙眼。對,普者黑!我只得在朋友圈“科普”一下——普者黑位於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境內,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普者黑”是彝族語言,意為“盛滿魚蝦的湖泊”。景區總面積達388平方公里,屬滇東南岩溶區,為發育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園、彝家水鄉、荷花世界、岩溶濕地、湖泊峰林、魚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
從“普者黑”高鐵站下車,坐上一輛通往景區的旅遊專線大巴。一下車,恰逢當地的傳統節日“花臉節”。人還在雲裏霧裏,本來黝黑的臉龐,被人摸了個花臉——這是當地風俗,千萬不要生氣哦!“花臉節”是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彝族獨有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很久以前,丘北當地有對相愛的阿乃、阿黑(彝語:意為小姑娘、小夥子)要結婚。誰知,白龍太子相中了美貌的阿乃,要來搶親,於是全村青年男女就用鍋煙灰互相把臉抹黑,讓白龍太子認不出要搶的阿乃而知難而退。傳說歸傳說,“花臉節”是丘北的傳統節日,因遠古先民用鍋煙灰把臉部抹黑,以便“驅魔除害”而得名。當地彝族群眾有以黑為尊、以黑為美、以黑為樂、以黑為祥的歷史文化,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化,“花臉節”現在已經成為當地彝族青年借抹花臉之機選擇意中人和各民族群眾娛樂的狂歡活動,每年“花臉節”都有數萬名當地群眾和遊客參加。“抹黑全身,吉祥終生”,花臉節期間(每年7月18日至8月18日),大家聚集在一起,不管認識與否,不管當地人還是過往者,不管領導幹部是普通群眾,你一手,我一手,臉頰上、脖子上、手臂上,甚至衣服上、頭髮上,到處都被抹得黑黑的。彝族人們深信,自個兒的臉被別人抹得越黑,越會吉祥和幸福。時代在發展,現在抹花臉用的原料不再是以前的鍋煙灰,而是香穀草和香料做成的黑灰,大概從衛生角度考慮吧。
普者黑風景區內有兩個撒尼族(彝族支系)村——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走在石板鋪就的街面,馬車、轎車相隨穿行於狹窄的街道,與遊客東躲西閃,似與遊客嬉戲玩樂;馬糞味、汽油味,混雜在一起,我不知自己行走在遠古還是現代,不知身處草原還是都市。慢閑在街上,不時有馬車駐足,撒尼族人操著蹩腳的普通話——坐馬車去花海,一人十元。倒不是我吝嗇,妻子捂著鼻子說馬糞味太熏人,只好放棄一次坐馬車逛街的體驗。兩村擇其一,我還是說說仙人洞村吧,畢竟名字聽起來爽耳一些。仙人洞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湖。仙人洞村是撒尼族人的聚居地,他們的祖先大約在400年前從昆明石林逃婚來到這裏,受社會、交通、經濟、文化的影響,如今尚保留著古老的民族服飾、婚禮、性崇拜、畢摩祭祀等民風。村內街道兩旁,都是彝族建築風格的飯店、商鋪和民宿,讓人感受到原生態的鄉土氣息和濃郁的彝族文化氛圍。
最愜意的是乘坐休閒畫舫船,從位於青龍山腳下的青龍山碼頭駛往七零新村的雙甲山碼頭。人在船中,景在水中,如幻仙境,美若天堂。沿途荷花盛開或待放,我不由得吟誦起白居易的《采蓮曲》——“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船與人與景,一切倒映在清澈的水面。興致高漲的我,雙手劃過水面,與或大或小或停留或遊弋的魚兒,零距離地觸碰。水路曲折蜿蜒,兩岸山峰林立,船過景移,我們隨船隻徐緩而行,欣賞山水相依的奇景。時有遊客乘柳葉小舟駛過,一舟的歡聲笑語。歡樂達到極致,便是舟船之間的遊客,上演潑水大戰,你方潑息我方始,其結果是“兩敗俱傷”,好在大家準備在先,花花綠綠的雨衣穿於身上,縱使瓢潑大雨,也安然無恙。我年逾五旬,酣暢淋漓的水戰不與參加,便用攝像頭記錄下沿途的美景,讓自己銘記這裏的一切美好。
不品嘗美食,不足以談旅遊。普者黑的美食,我列舉一大堆:炸荷花、炸紫洋芋、荷葉燉雞、荷葉煎蛋、涼卷粉、蓮子燉雞、酸湯雞、小黑藥燉雞、撒尼荷葉粥……我最愛兩款美食,一為小黑藥燉雞,一為撒尼荷葉粥。小黑藥燉雞的原料是將母雞宰殺後與小黑藥放入土鍋中燉制而成,吃時就著當地特質的蘸水,味道爽爽。蘸水佐料有薄荷、芫荽、花椒、蔥花,尤其少不了當地的丘北辣椒。將辣椒送入炭火上燒烤,待熟後拾出來稍吹炭灰,然後採用一雙竹筷子磨碎,叫“手搓辣”,其辣味純正,香得不舍棄筷。撒尼荷葉粥選用三分之一的糯米和三分之二的粳米,將鮮嫩的荷葉洗淨後切碎,包在紗布裏與粥同煮,用一片稍大的荷葉罩住,粥熬好後,退火稍冷,拌入白糖或蜂蜜即可,起到消暑、解乏的作用。
如果人生必須有一片美妙的夢境,那我一定邀約普者黑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