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大事紀》 主政超過12年 「民主先生」促成台灣和平政黨輪替
前總統李登輝高齡98歲,回首他主政12年又4個月的時間,將台灣自戒嚴以來被束縛的思想、結社、新聞等自由一一解放。身為落實台灣民主改革的重要領袖,李登輝曾被美國《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以表彰他推動台灣民主、促進和平政黨輪替的貢獻。以下為李登輝大事記:
1923年 出生於台北縣(現為新北市)三芝鄉。
1943年 畢業於舊制台北高等學校;入讀京都大學農業經濟科。
1946年 轉學至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
1949年 與曾文惠女士結婚。
前總統李登輝(左)和夫人曾文惠(右)結縭超過70年。(資料照,新新聞)
1952年 公費留美,進入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所。
1953年 獲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農學碩士,任教台大。
1968年 獲美國康乃爾大學農經博士學位。
1971年 經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夫婦介紹,加入國民黨。
1972年 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農復會顧問。
1978年 任台北市長。
1979年 任國民黨中常委。
1981年 任台灣省政府主席。
1984年 當選中華民國第7任副總統。
1988年1月 總統蔣經國逝世,繼任中華民國第7任總統,代理中國國民黨主席。
前總統蔣經國(左)1988年逝世,由前總統李登輝(右)繼任總統。(資料照,新新聞)
1988年7月 在國民黨十三全大會上獲推為黨主席。
1989年1月 提出「務實外交」理念;通過訂定《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辦法》。
1989年3月 訪問新加坡,對「台灣來的總統」稱謂表示「不滿意但可接受」。
1989年5月 特任李煥為行政院長。
前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和黨主席初期時,曾一度和國民黨祕書長李煥(中)有磨擦。(資料照,新新聞)
1989年12月 參謀總長郝柏村就任國防部長。
1990年1月 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
1990年3月 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第8任總統,李元簇為副總統。國民黨非主流陣營推出林洋港、蔣緯國搭配挑戰未成。
1990年5月 頒令特赦呂秀蓮、陳菊等美麗島事件政治犯;特任郝柏村為行政院院長。
前總統李登輝(中)與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左)當年一度上演「二月政爭」(資料照,新新聞)
1990年6月 520學運後召開國是會議,討論憲政改革及國家統一等議題。
1990年10月 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並擔任主任委員。
1991年1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成立;推動「國家建設6年計畫」
1991年2月 發表《國家統一綱領》。
1991年3月 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並出任會長。
1991年4月 國民大會完成第一階段修憲;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1年11月 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1992年5月 完成第二階段修憲:正副總統任期改為4年,只能連任1次、確定正副總統直選。
1992年7月 公布《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1993年2月 郝柏村內閣總辭;連戰繼任行政院長,台灣朝野開始積極推動加入聯合國。
1993年4月 海峽兩岸「辜汪會議」於新加坡舉行。
前總統李登輝任內促成汪道涵(左)和辜振甫(右)的「辜汪會談」,為台海兩岸交流打開大門。(資料照,新新聞)
1993年8月 新黨成立;獲國民黨十四全大會推選為黨主席。
1994年3月 發生「千島湖事件」,批評中共為「土匪」。
1994年7月 我國申請加入聯合國案遭否決;第三次修憲完成:總統公民直選採相對多數制、總統經國大獲立院同意任命人員,無須行政院長副署。
1994年12月 舉行行憲以來首次台灣省首長與直轄市長選舉。
1995年1月 國民黨非主流擬阻止李登輝再選總統;江澤民發表「江八點」,重申「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針;中國飛彈部隊基地移至福建;李登輝提出「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號召族群融合走出悲情。
1995年2月 二二八紀念碑落成,李登輝以總統身分代表政府公開道歉。
1995年4月 訪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主持國統會第十次會議,針對江八點提出「李六條」,強調兩岸分治的現實、要求中共放棄武力犯台。
1995年6月 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獲傑出院友獎。
1995年前總統李登輝重回他的母校康乃爾大學並發表演說,成為首位成功訪問美國的台灣現任元首。(資料照,新新聞)
1995年11月 總統大選,「林郝配」成形(林洋港和郝柏村)。
1995年12月 獲選時代雜誌亞洲風雲人物。
1996年3月 總統大選前,中共展開軍事演習;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民選總統,連戰為副總統。
李登輝(右三)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民選總統,連戰(左二)為副總統。(新新聞資料照)
1996年6月 批覆副總統連戰兼任行政院長。
1996年7月 首次赴國大「國情」報告,聽取國是建言。
1996年10月 主持國統會,表示應秉持「戒急用忍」原則因應兩岸當前關係;台灣光復51周年談話,提出心靈改革理念。
1996年12月 獲選美國新聞周刊「年度民主風雲人物」;召開國家發展會議,達成「凍省」及修憲「雙首長制」共識。
1997年7月 香港回歸中國,李強調台灣不適用一國兩制;第四次修憲:凍省、取消立院內閣同意權,憲法走向「雙首長制」。
1997年8月 連戰辭行政院長,特任蕭萬長繼任。
1997年9月 展開太平之旅,訪問巴拿馬、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巴拉圭等國。
1998年6月 美國總統柯林頓在上海說出對台「三不」: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灣加入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
1998年12月 台北市長選舉時,拉著候選人馬英九的手,高喊「新台灣人」口號。
1999年6月 總統大選前,「連宋配」破局。
1999年7月 接受「德國之聲」專訪,首度提出兩岸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被解讀為「兩國論」。
1999年11月 國民黨開除宋楚瑜黨籍。
2000年3月 民進黨提名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第10任總統,國民黨提名的「連蕭配」落選,選後群眾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要求李下台負責;李請辭國民黨主席;大法官會議解釋國代延任案失效。
2000年連蕭配失利,大批支持者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要李登輝出面負責。(新新聞資料照)
2000年4月 宋楚瑜成立親民黨;第6次修憲:國代虛級化。
2000年5月 卸任12年又4個月的總統職務。
2000年總統大選首度政黨輪替,前總統李登輝(中)實現「生前和平轉移政權」的心願。(資料照,新新聞)
2001年9月 為新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候選人站台,正式被國民黨撤銷黨籍
2001年6月 訪美,重返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
2001年8月 台聯成立台灣團結聯盟成立,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
2003年9月 台灣正名大遊行,李登輝扮摩西,帶領民眾上街頭。
2006年11月 台灣團結聯盟提名台北市長參選人周玉蔻發表公開信《挺腐化的民進黨,台灣萬劫不復》,表明「李登輝不會和徹底腐化無能的民進黨站在一起」,李登輝在這封信末尾親自簽名。
2007年1月 李登輝受訪表示,他不是「台獨教父」,也稱台獨本身是假議題,因為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現在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
2007年5月 李登輝赴日展開「奧之細道之旅」,並參訪靖國神社祭拜其亡故長兄李登欽;準備搭機返台時,遭中國籍男子薛義丟擲塑膠瓶攻擊,所幸沒有受傷。
2008年3月 總統選舉投票前夕,表態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
2012年1月 總統選舉投票前夕,表態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
2014年8月 國安密帳案,台灣高等法院二審宣判,李登輝無罪定讞。
國安密帳案遭起訴的李登輝(中),2012年8月4日首次以被告身分到庭應訊。(資料照,新新聞)
2014年1月 在日本雜誌撰文稱,「台灣慰安婦的問題已經了結了,這是很清楚的,現在才又炒冷飯實在毫無意義」,遭時任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痛批「不是無知,就是冷血」。
2014年8月 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表示,現在的兩岸關係已經是「大魚吃小魚」,並認為「馬習會」沒有必要。
2015年7月 在日本外國記者協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釣魚島是日本領土而不屬於台灣,引起台灣內部極大反彈。
2017年 投身養牛事業,開設源興居生技公司培育台灣和牛,並以李登輝在三芝的故居「源興居」命名為「源興牛」。
即使在病榻中,前總統李登輝仍相當關心源興牛的培養狀況。(資料照,新新聞)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李登輝告誡「不可以讓副總統看公文!」⋯⋯陳水扁曝當年對談內幕
相關報導》 李登輝病危貼文「恭喜恭喜!」遭轟 張大春駁:恭喜威力彩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