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與攝影機1】她從戰場來 烏國女導演拍攝5名少年如今2人卻失聯
烏俄戰爭進入第20個月,近20萬名烏克蘭士兵傷亡,烏國徵兵陷低潮期。
烏克蘭公民艾莉莎.柯瓦倫科在戰爭中扮演多重角色:她是自願加入武裝部隊的女步兵,是紀錄片導演,是一名母親、妻子、女兒,同時是疾呼各國重視戰爭性暴力罪行的倡議者。
對她而言,烏俄戰爭2014年就開打了:當年她拍攝烏東衝突,目睹俄軍侵略,也經歷戰爭性暴力,她不懼報復,選擇站出來指認罪行,堅持持續記錄前線。
2022年,她在烏東戰區同時扛起槍與攝影機:拍攝是抵抗侵犯,是記錄歷史,也是她留給兒子的戰地情書。
每當俄軍又轟炸基輔,36歲的烏克蘭紀錄片導演艾莉莎.柯瓦倫科(Alisa Kovalenko)會把6歲的兒子西奧(Theo)藏進浴缸。「如果每次空襲都要躲,所有人都得住防空洞了。」戰爭打了快2年,她說,許多基輔人不躲防空洞了,「人們總得工作。大家都不想再躲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來自於烏東 把國家穿戴上身
躲與不躲,都有死亡風險。今年6月,俄羅斯半夜空襲基輔,居民急撤離,一處防空洞卻遭上鎖,婦女兒童無處躲藏,至少3人被砲彈碎片擊中身亡。艾莉莎說,白天西奧去幼稚園,若遇轟炸,老師會帶孩子們躲防空洞,但夜裡,她總讓孩子待在家。「俄軍有時從早炸到晚,總不能每次空襲,都把孩子挖醒、帶他衝防空洞吧?」她滑開手機,照片裡小西奧妥妥躺進浴缸,「浴缸是堅硬石材,旁邊有堅固牆面。就算大轟炸,我丈夫與我從不恐慌。可能因為如此,孩子也蠻冷靜。」
艾莉莎日前帶著獲柏林影展新世代單元水晶熊獎提名的紀錄片《戰火邊緣的青春》(We Will Not Fade Away)來台,參加人權影展。她耳骨鑲著媽媽送的烏克蘭三叉戟國徽耳釘,兩鬢綴著象徵烏克蘭國旗的藍黃髮夾,左右腳分別套以藍黃中筒襪,腕上牢繫家鄉蜂蜜罐拔下來的藍黃相間緞帶,彷彿把整個國家穿在身上。
她成長於烏克蘭東南部工業城市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該區長期遭親俄分離主義勢力控制,基輔中央政權與烏東分離主義分子常在此鏖戰。國際最熟知的,是該區設有歐洲最大民用核子設施札波羅熱電廠,若遭引爆,恐釀輻射外洩危機。
艾莉莎出生於1987年,她4歲時蘇聯解體,與整世代烏克蘭人共同面臨貧乏與失序。她父親是鋼鐵工人,家中有時甚至沒有足夠食物。她母親每年以低價購入一袋棒棒糖,她每月只獲准吃一根。少女的精神層面亦匱乏,「蘇聯解體前,人們不被允許買書。我父親只能偷藏舊報紙,偷偷和人交換。」
執導紀錄片 拍攝戰火中曙光
「我不喜歡我的城市,所以離開。對我來說,去基輔,就像能去紐約一樣。」她17歲獨自離開札波羅熱,一路向西,前往基輔攻讀新聞、電影,優異成績獲政府補助學費,此後執起紀錄片導演筒,記錄的主題,總離不開烏東擾攘的家鄉。
艾莉莎的新片《戰火邊緣的青春》中有整排坦克、有被轟得體無完膚的民宅,戰爭從來簡單粗暴,她的鏡頭卻聚焦人們如何在彈痕斑斑的牆上畫畫,朝斑駁彈孔裡插上鮮花。
她耗時3年,追蹤記錄5名烏東頓巴斯大區少年少女的成長,女孩不加修飾地說:「斯塔尼齊亞(Stanytsia)是世界的屁眼,盧甘斯克是烏克蘭的屁眼,而我們就住在屁眼裡。」男孩用洗腦音樂唱道:「就連惡魔也不來此地。」窮山惡水裡的人們窮極無聊,各自碰壁,仍嘗試找出路。片尾,5人在烏克蘭資助人的幫助下,成功登頂喜馬拉雅山。喜悅沒維持太久,家鄉陷硝煙彈雨,烏克蘭全境遭襲。
艾莉莎不僅是記錄者,也曾是這群孩子,「我來自札波羅熱,頓巴斯是我鄰居。當我遇到這些孩子,發現他們不想重複父母的過去,他們是新一代頓巴斯人,他們想活著、想實現夢想。」
只是,她鏡頭下想活著實現夢想的孩子們,可能沒機會見到這部紀錄片問世。《戰火邊緣的青春》拍攝期間橫跨2019至2022年,期間經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5人之中,3人被迫生活在俄占區。截至目前,2名男孩下落不明。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一鏡到底】槍與攝影機 烏克蘭紀錄片導演艾莉莎.柯瓦倫科(Alisa Kovalenko)
【槍與攝影機2】拍紀錄片竟被栽贓成狙擊手 烏克蘭女導演:「俄軍說要割掉我耳朵」
【槍與攝影機3】「對我來說烏俄戰爭2014年就開始了」9年前遭俄軍官性侵 烏國女導演舉槍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