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調查北溪洩漏事件稱或是蓄意破壞,歐洲天然氣期約週二急漲近一成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洲週二對兩條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發生重大洩漏展開調查,這兩條管道處於一場能源對峙的中心,德國和丹麥稱襲擊導致洩漏,使天然氣流入波羅的海。 消息傳出後,歐洲天然氣價格應聲上漲,指標荷蘭10月天然氣期約週二大漲近10%,雖仍低於今年的峰值,但仍比2021年9月初的水準高出200%以上。

路透報導,洩漏事件週一首次被爆出。目前尚不清楚誰可能是幕後黑手,也不清楚俄羅斯和歐洲夥伴花費數十億美元建造的北溪管道是否存在任何不合規的情況。

德國副總理、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對商界領袖表示,洩漏是因對這一基礎設施有針對性的攻擊所致,柏林現在確定“這不是自然發生的,也不是由事件或材料疲勞造成的。”

瑞典和丹麥首相表示,洩漏顯然是由蓄意行為造成的,資訊顯示可能是蓄意破壞,波蘭總理也稱是蓄意破壞,但並未給出證據。

俄羅斯也表示蓄意破壞是也是一種可能性,這次洩漏事件給歐洲大陸的能源安全造成嚴重打擊。在西方因莫斯科入侵烏克蘭而對俄實施制裁後,俄削減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

一位烏克蘭資深官員聲稱,這一事件是俄羅斯為破壞歐洲穩定而進行的攻擊,但並未給出證據。

丹麥及格陵蘭地質調查局(GEUS)表示,他們週一在洩漏點附近記錄兩次強烈爆炸。「這些信號並不像地震信號,確實類似於通常從爆炸中記錄的信號。」

北溪管道一直處於歐洲各國與莫斯科之間不斷升級的能源戰的中心。這場能源戰給西方主要經濟體造成打擊,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並促使各國尋找可替代供應。

哈貝克表示,「德國是一個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國家。歐洲是一個能夠保護其能源基礎設施的大陸,而德國的能源供應沒有受到影響。」

丹麥能源機構負責人Kristoffer Bottzauw表示,洩漏量非常大,北溪二號管道可能需要一週才能停止排放天然氣。「海面上全是甲烷,這意味著該海域發生爆炸的風險增加。船隻進入該海域可能會失去浮力。」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消息。的確,我們正在討論丹麥經濟區內的管道受到一些性質不明的損壞,這影響歐洲大陸的能源安全。」

在發現洩漏時,兩條管道都沒有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但這些事件將使歐洲在冬季前通過北溪一號管道獲得供應的任何僅存的希望落空。 運營商表示,北溪管道這次的損壞程度“前所未有”。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俄氣/Gazprom)拒絕置評。該公司壟斷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出口。

一位歐洲安全消息人士說,「有一些跡象顯示,這是蓄意破壞。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你必須問:誰會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