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專欄/林建煌】NBA確實被三分球永遠的改變了 這是職業體育進步的必然現象
「它必須改變,有些事情必須改變。」LeBron James在近期一次受訪時,談到目前NBA球員迷戀出手三分球的生態時,這樣說道:「這不單只是跟明星賽有關,而是所有的比賽,我們真的有太多的三分球出手了,這是一個比明星賽改制還要更值得討論的話題。」
原本的問題是「明星賽為什麼失去樂趣時」,James淺嚐即止,只將對話停留在此,不打算深入,「我今天不打算這樣做,不能在沙加緬度談這樣一件大事。我愛沙加緬度,但我今天不打算多談此事,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
顯然Stephen Curry在這之後的回應,可能是有些媒體只擷取James訪問的一部分訊息去詢問他,但是無妨,咱們可以將錯就錯。因為「NBA現在是不是投太多三分球了」,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被討論的嚴肅話題,很有討論的價值。
James在NBA已經打了太久了,他經歷了兩個世代不同NBA版本。在2003-04賽季,聯盟場均只出手14.9記三分球,球員平均三分命中率是34.7%。在2024-25賽季,聯盟場均出手37.6記三分球,命中率36%。Stephen Curry本季場均出手10.3記三分球,比詹皇菜鳥年克利夫蘭騎士全隊場均出手三分數都還要多。
2005年總冠軍賽底特律活塞對決聖安東尼奧馬刺,G7和G1的最終比分分別是81比74和84比69。如今69分可能是一支球隊上半場就能得到的分數,我們不會再回到那個時候了。
2023-04賽季,聯盟16呎到三分線的中長距離佔總出手比例為22.9%;2024-25賽季則只剩下4.9%,比這一季聯盟的灌籃(5.9%)還少。
罰球命中率每一年都在提升,這是球員平均投籃能力增長的最有力證明,因為罰球不受防守干擾,它是一個絕對數據,非常客觀。
在80年代製定三分球規則時,很少有球員擅長投籃,因為他們幼年接觸籃球時,比賽重點並不是擺在三分線外,所以他們沒有大量練習過這些投籃。但職業球員的發展潛力是很可怕的,在從數字中發現這是一種高效率的投籃後,小球員們在大學、高中、業餘籃球聯賽等籃球比賽中不斷練習這種技巧,如今很多球隊場上5名球員都可以出手外線。
這已經是一個客觀現象,不需要多加討論,重點是它破壞了籃球比賽的觀賞性嗎?
我們很簡單就可以打破這種迷思謬論,今年的波士頓塞爾提克、5年前的多倫多暴龍,在該年的總冠軍賽都創了各自隊史的票房紀錄,金州勇士隊2022年一場總冠軍賽就可以賺1600萬美元,打完整個系列賽已經可以付幾名球星當季薪水了。NBA這些年越來越受歡迎,他是美國四大聯盟最國際化的一個。
越來越少人看的只是季賽,以及因為球迷胃口被養大、越來越沒新意的明星賽。
那麼例行賽的問題可以歸咎於:每一隊場均幾乎要投40次三分球嗎?
問題並不是在於在三分線外投籃、還是線內投籃,Payton Pritchard投進一記三分球和他投進一記長中距離,對球迷來說在視覺觀感上真的有差別嗎?我很懷疑。
Caitlin Clark剛剛被選為美聯社年度最佳女運動員,每個人都喜歡看她投三分球,她甚至讓NCAA女籃的受關注程度高過了NCAA男籃,這樣一位當今最令人興奮的籃球運動員的招牌絕技就是外線投籃。Curry是NBA現役最受歡迎的球星之一,他的比賽很有觀賞性,所以很顯然這不是三分球的問題,或者就如詹皇所說,這是一個大問題,三分球或許是原因之一,但不該錯誤地認為不投三分這一切就會迎刃而解。
怎麼讓NBA季賽和明星賽重新受到人們喜愛,這是Adam Silver的工作,這不全是籃球問題。
但我們可以討論一個問題,這些球員們有可能在比賽中投更少的三分球嗎?他們有得選擇嗎?Curry和勇士隊毀了NBA比賽?
這終歸是在說一件事,投三分球僅僅只是一種比賽模式/策略/戰術,還是籃球比賽不斷發展的最終結果?
2024-25賽季NBA聯盟的平均三分球命中率是36%,這就是說兩分球出手除非命中率達到54%以上,否則你還不如投三分球。這是比較偷懶的論述,因為真實的比賽情況很複雜,每一次出手的防守品質都不同,每一次三分球出手的機會也不均等。但如果我們以「季」作為衡量單位,事實確實就是如此。
Curry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射手,但「因他改變比賽」,這種說法有點太過了,在他站在舞台中心之前,NBA 就已經自然地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了。在2009年之前,聯盟三分球出手就在穩定成長,創下各種記錄。
2007年的Michael Finley,2008年的Ray Allen分別在總冠軍賽中創下三分球紀錄, 2010年Allen再次刷新自己的總冠軍賽紀錄,隔一年的達拉斯獨行俠隊很快打破。然後是熱火、馬刺、勇士,這是一個不斷往上爬的過程。「3大於2」是幼稚園等級的數學概念,所以只要可以穩穩拿到這個「3」,在競技比賽中2就會處於劣勢。
古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曾在《生命的壯闊》這本書中撰文解釋了為什麼大聯盟「四成打擊率的打者」消失了。如今的打者不如過往嗎?MLB整體打擊水準下滑了?他本人認為並不是這樣的。
「現在投出的每一顆球都被畫成圖;每次打中的球也都化成小至平方英吋的詳圖。守備和傳球都有驚人的進步,賽事最後幾局都是剛上場的後援投手,有如生龍活虎;守備球員使用大如雷龍腳印的手套,接住滾地球。如以人類體能極限的右牆而言,奎恩和基勒應該佔據同樣位置,離學理上的完美位置應該只有幾英吋。但由於整體的進步,封殺了他們臻於完美的空間。這種進步每年削減了最佳打者10到20支安打的空間,若非如此,不少打者可以輕易達到四成。」古爾德在文中的一段如此寫道。他很有見地的指出,鶴立雞群者的消失,原因是聯盟整體水平的提升,導致那些人在同業中不再那麼突出。
我們可以將重點擺在他證明這一觀點的論述上:科學和數據,讓天才以外的優秀球員可以更方便、快速地找到正確的方式提升自己,以快速追上那些領先者。就如同大聯盟的「飛球革命」造成全壘打滿天飛的現象一樣,三分球大量出現也只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不是每一個人都是Kobe Bryant或Michael Jordan,有那種出色的身體天賦和致臻化境的成套中距離技術,可以透過其身體爆發力、柔韌性、延展性、臂展、身高、強度;使用急停、假動作、碰撞、腳步等方式創造出空間來投籃。
而也並非所有球員都具有Kareem Abdul-Jabbar、Hakeem Olajuwon、Shaquille O'Neal、Nikola Jokic那種長人體型和技術天賦,在相對更容易創造高質量兩分進球(命中率超過6成)的禁區來得分。更不要提像James那種外線歷史級的攻框手聯盟歷史上是鳳毛麟角。
所以對於一般的球員來說,三分球,特別是受助攻的三分球,就是他們彌補與頂尖球員效率差距的最佳武器了。三分球革命不會停止,它進步的幅度未來會越來越小,慢慢取得一個平衡,但除非出現「四分球」,或其他規則改動,否則沒人能夠抵禦這個潮流。
三分球投得多且好看的比賽仍是非常多的,今年聖誕大戰Curry不就為我們表演了一場經典?兩分球也沒有滅絕,它只是變得更精緻化了,數據分析的出現讓它不可避免的多樣性大減,一些困難的拉桿、急停跳投消失了,但取而代之的是極吃手感的拋投和考驗腳法的歐洲步,各有千秋。在職業體育中競爭是常態,每一項技術都會經受檢視,如果它不能為勝利服務,就只能告別舞台,就像職業球員一樣。
如今季賽和明星賽的萎靡,有很多原因,根本原因是選擇太多了,看球賽不再是休閒娛樂的優先考量,而且媒體變得多樣化,看球的方式也有很多種,甚至賽後看看數據的人也不少,這是根本原因。
純就籃球原因來說,球員的健康越來越被保護,輪休成為一種常態,你每票進場前還要先看看傷兵名單,才能確定喜愛的球星這一場會不會打,少了這些人自然降低了觀賞性。
最後則是對於例行賽的重視度問題,2015-16的金州勇士可能是最後一支拚命追逐例行賽榮譽的球隊,如今季後賽勝者為王,例行賽的戰績只能作為參考。過去明星賽正賽的幾次賽制改變,也說明了球員是否全心投入、對於勝利足夠渴望,展現攻防強度,才是比賽精采的關鍵與否,三分球對於觀賞性的影響可能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