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梧桐山/潘兵華
潘兵華
上星期日,工業園區工會組織爬山活動,我有幸受邀參加。
我是一個缺乏運動的人,爬山更是從未參與。去年,我的膝關節脹痛,醫生建議我少參加劇烈運動。但我還是來了,一是盛情難卻,二是為尋景而來,到大自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是好的。
參加這次登梧桐山活動的成員是工業園區各公司的員工,有年輕的,也有像我這樣四、五十歲的中年人。35名成員中,女士們差不多占了一半,大家精神飽滿,大有不登上梧桐山誓不甘休的氣概。
雙葉公司的李俊是這次戶外運動的領隊,他多次參加登山活動,積累了不少戶外運動的經驗。登山前,我們全體隊員像做廣播體操那樣散開隊伍,李俊帶領大家做活動關節的運動,大家認真地學著他的動作做著熱身。
聽曾經來過的隊員講,從泰山澗爬梧桐山,比從好漢路走要近一半的路程,只是這條小路比較陡峭,很耗體力。我們選擇從泰山澗進發,泰山澗是一條石徑小路,起先還比較平緩,人沿著石徑小路時上時下。
峰回而路轉,說泰山澗是適合的。我們忽上忽下走過一段平緩的石路後,就臨近澗水。澗水流量並不大,大概如農村抗旱時一臺小抽水機的流量,似小溪潺潺。愈靠近澗水,路愈難行。爬上一級級陡峭的石階,上來卻被如斧劈的絕壁擋住出路,好在澗水上有木吊橋通往左側的石路。
人時而穿行密林之中,時而爬行亂石之上。已經聽不到澗水聲,也沒聽聞鳥叫,少了“鳥鳴山更幽”的意境。我懷著賞景之目的,沒有行色匆匆地急著趕路,跨過吊橋後,我與幾個女隊員一起,落在隊伍的後面。領隊李俊沒有看到我的身影,他大聲問隊員們:“潘大哥呢?”他返回來陪著我一起走,他現在變成收容掉隊的人,這讓我有些慚愧。他陪我爬了一段距離,我說:“這段路不算陡,我慢慢地走還受得了,再說我剛才在一個石坡邊的小販手裏買了一根登山杖,它幫了我的大忙。你還是以全隊的安全為好,不用特意照顧我!”他只好交代一位來自廣西的男隊員照顧我和幾個女隊員。這位男隊員是我們公司衝壓課的操作工,我以前見到過,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他要替我背包,我謝了他的好意,還是自己背吧。
被人照顧,我是既感動又心有不安。工業園區工會組織大家一起出來活動,大家就是一個團隊,我成了被關心的一員,心裏是溫暖的。不安的是,我不能成為大家的負累,盡添麻煩。其實,我心裏的想法是能爬多高算多高,以體驗為主。
總算趕到在前面休息坪的隊伍,領隊李俊和工會職員小羅也在等候大家。他們問我還行不?我只是一笑。這塊休息平地面積不算大,壘砌有石凳、石桌、石欄杆,我挨著他們坐下來休息。李俊說:“這裏有兩條路,一條小路直達山頂,另外一條是著葫蘆徑,上去就是好漢路。”我怕膝關節中途出毛病,遂放棄登頂。我說:“我到好漢坡廣場等你們下山吧!”領隊李俊不放心說要陪我走葫蘆徑,眼前的葫蘆徑如林中小路,我定然不會麻煩他。
除我以外,隊伍從小路又出發了,我如釋重負,終於不必成為隊友們的負累,我現在是自由的。剛才爬一段陡峭的地方,那位廣西的先生一直背著我的背包,這下好了,他也可以輕鬆上陣去登頂。石欄杆外就是潺潺的澗水流淌,真是山高水也高。順著下去就是落差三四十米的絕壁,澗水瞬間成了瀑布,雖不是很壯觀,幽谷聞音足讓我興奮。
一路盡是亂石穿空,盤根錯節的樹木遮天蔽日。處於大山之中,坐在石凳之上,人什麼都不用想,盡是滿心歡喜。像我一樣與隊員分開的落伍者又上來了兩位先生,他們挨著我坐下來。一位是三十多歲的男子,聽他說他的兩腳曾經骨折過,能夠登完三分之二的路程,他算是很有毅力。不過受了骨傷的人怕是不能來登山吧?另一位是個年輕的胖子,他多次登過梧桐山,大概這次體力不支吧。
我們坐了十來分鐘,就決定一起爬葫蘆徑。葫蘆徑如同樓梯,雖也陡峭,畢竟有如樓梯的大理石臺階,隔不多遠就有一塊平地,有石凳和石桌,可以小憩。所以走葫蘆徑算不得爬山,如同林中散步。在泰山澗一直沒有看到花樹,不想在這裏看到了。林中不遠處,數棵樹的花開了,有的白如雪,有的粉似霞,甚為美麗。聽路人說,這些花樹叫杜鵑花,我是花盲,對植物知之甚少,就是林中的樹木也認不出幾棵來。
我十點鐘就出了葫蘆口,上到好漢路。葫蘆口也有休息的石凳,我坐下石凳看著好漢路上來的登山者。從這條路上來的人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沒有停止腳步,一直朝他們的目標邁去。
我在葫蘆口坐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忽然看到隊友們發到群裏的照片,他們登上了海拔963米的梧桐山山頂,他們張揚雙臂如同大鵬展翅。我忽然羡慕起他們來了,經過艱難的跋涉,他們終於享受到“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我上到好漢坡廣場等著隊友們下山,看著如天梯般的好漢坡,我心生畏懼,爬上它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毅力。差不多十二點半,隊友們全部下山了。為了體現工會的集體協作精神,我們35人分成了四組進行傳小球的遊戲,哪組最快傳完三個小球就算贏,獎品就是自拍架。廣場的山風很大,人穿著兩件衣服還感覺冷。傳球時掉落地下的小球被山風吹跑得很遠,人還跑不過滾動的小球呢,真是很搞笑!
上山容易下山難,這話在我們下山時算真正地體會到了。好漢路坡陡,人需身體往後仰,保持重力平衡,否則怕腳踏空摔倒。真是山高路遠,不知道轉了多少彎,一棟棟樓宇依然如積木般躺在山腳下。我上山還沒有感覺累,下山時,腿酸腳痛,幾次靠登山杖的支撐才沒有摔倒。
走了兩個多小時,出了梧桐山北門口,我們乘坐大巴即將回工業園。回首梧桐山,高高的山峰像巨人一樣聳立在南方這片熱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