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回顧〉籃球大帝喬丹 夢幻一隊主將

Michael Jordan first suited up for the Olympics in 1984 and led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gold medal. (Getty Images)

全世界籃球運動發展雖然以美國NBA最受世人關注,但奧運籃球賽也是主流競技之一,尤其,自從美國於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派出以職籃球員為主力的「夢幻」國家代表隊後,更是為奧運籃球賽注入強大吸引力,曾於1984年、1992年兩度被網羅加入美國奧運國家隊的「籃球大帝」Michael Jordan,更是率隊奪下金牌,是最具代表性巨星。



國際籃球總會為提高國際賽事的競爭與可看性,於1989年修改規則,允許職業球員參加國際籃球賽事。美國做為籃球運動的宗主國,於是在1992年第一支網羅眾多NBA明星球員的「夢幻隊」即作為美國男子籃球代表隊,進軍巴塞隆納奧運會。

而1992年夢幻隊的其他著名球員還包括:Magic Johnson、Larry Bird、Charles Barkley、Scottie Pippen、Karl Malone、John Stockton、David Robinson、Chris Mullin、Clyde Drexler和Patrick Ewing等,這支球隊堪稱是史上最高水準的籃球隊,因此有「夢幻」(Dream Team)之名。



Michael Jeffrey Jordan,1963年2月17日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區,曾是前美國NBA職業籃球運動員,身高6呎6吋(198公分),主打得分後衛或小前鋒,球衣背號為23號。喬丹1984年以第一輪第三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之後在15年的NBA籃球生涯中,前13個賽季為芝加哥公牛隊效命,生涯最後2季則在華盛頓巫師隊度過,喬丹並曾3次宣佈退休。



在15年職籃球員生涯中,喬丹總共獲得6次總冠軍,5次最有價值球員,6次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10次入選年度NBA年度第一隊,更史無前例地獲得10屆NBA得分王,其中有7屆(1987~1993)是蟬聯。他目前仍保持NBA例行賽球員職業生涯的每場平均得分最高紀錄(30.12分)和季後賽每場平均得分最高紀錄(33.45分)。他於2009年入選籃球名人堂。

然而,Jordan並不是從小就以天才籃球員之姿受到矚目,在他北卡羅來納州威爾明頓市就讀10年級時由於身高才180公分,未能入選當地中學的高中籃球校隊。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在初中校隊的比賽中多次獲得單場超過40分的成績。隔年,他的身高更長了10公分,外加努力的訓練,終於入選了高中校隊。在高中最後兩年他的每場平均得分達到了20分,並入選了全美高中最佳陣容。

Jordan於1981年獲得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錄取並獲籃球獎學金,主修文化地理學專業。在大學第1年就以每場平均13.8分,53.4%的投籃命中率的成績獲得大西洋沿岸聯盟的年度最佳新秀獎。在1982年的NCAA大學籃球總決賽中,面對Ewing率領的喬治城大學,Jordan投中了最後的絕殺球。Jordan後來稱這一投是他籃球生涯的轉捩點。在北卡的3個賽季,Jordan獲得每場平均17.7分,54.0%投籃命中率,和5.0個籃板。並在1983和1984賽季入選NCAA全美大學生最佳五人。

在獲得奈史密斯學院年度最佳球員獎後,Jordan提前一年離校,參加了1984年NBA選秀。Jordan排在Hakeem Olajuwon和Sam Bowie之後,以第3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選中。Jordan並於1986年回到北卡完成了他的學位課程後畢業。



Jordan退休後生活多姿多彩,主要忙於出席高爾夫球名人慈善賽,以及推廣自家品牌,也曾任華盛頓巫師隊的業務經理,但在3度退休後也退出巫師隊的經營組織,目前是夏洛特黃蜂(於夏洛特山貓時期入主經營團隊)的老闆。休閒活動最喜歡開車雲遊美國大陸。2008年他並協助選擇美國奧運隊人選,企圖重振美國夢幻籃球隊聲威,最後也順利如願拿下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