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水果、保健品嗎?醫列糖尿病飲食「3原則」有效控血糖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也是一種慢性病。研究證實,調整生活型態,包括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都能有效控制血糖,然而,控糖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從飲食入手,但要怎麼吃才對呢?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於《醫解糖尿病》一書中,分享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幫助糖友遠離致命威脅。以下為原書摘文:
「只有糖尿病患者,才需要控制血糖!」這絕對是錯誤觀念。每個人都應該在日常中學習控糖原則,維持血糖穩定和平衡,進而截斷糖尿病的發展路線,反轉身體發炎、逆轉胰島素阻抗和慢性病危機。關於控糖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從飲食入手。
代謝系統的好壞,決定一個人健康與否。過度的糖分攝取,將嚴重擾亂身體的代謝機制,而正確的飲食觀念可以有效地掌握血糖、防治糖尿病。因此,不管是正常人或各種型態的糖尿病患者,都應該勵行控糖飲食法。
原則1:均衡飲食,不是少吃就好
糖尿病的飲食不外乎就是控制糖分的攝取,但有些同時患有肌少症或糖胖型肌少症的族群,不能只是一味少吃就好,還要留意一日的總熱量攝取量、搭配適當的營養成分和比例。如果因為每日的熱量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肌肉流失,那就得不償失了。
簡單來說,如果需要減重的人,才要減低總熱量,並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如果已經是肌少症,沒有要執行減重,目標會是控制糖分的總攝取量,減少攝入糖分的比例,但是總熱量攝取要達到日常所需的熱量,也就是熱量平衡狀態。
一般人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告的「每日飲食指南」,選擇出合宜的3大營養素比例(蛋白質10~20%、脂質20~30%、醣類(碳水化合物)50~60%,以及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1.5~4碗)、豆魚蛋肉類(3~8份)、乳品類(1.5~2杯),更別忘了,要記得補充充足水分。
水分的補充需依照體重、活動量及工作環境而彈性調整。若是有糖尿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將醣類(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降低至20~30%的比例。
研究指出,接受低醣、地中海飲食的人可以有效改善血糖和代謝異常。生酮飲食中的醣類(碳水化合物)沒有絕對的比例,但是一般而言可能需降低至5~10%以下的比例,而且每日的總醣量小於20 至50 克,才能產生酮體。
生酮飲食者,雖然血糖也會改善,不過因為油脂跟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更高的關係,很多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會上升。另外,進行生酮飲食的人也有較高的風險,會產生酮酸中毒或是甲狀腺功能異常,酮酸中毒會有致命風險,所以一般不建議糖友冒然執行生酮飲食。
此外,有腎功能嚴重異常的慢性腎病變的患者,需要限制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量,減低了醣類(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勢必會增加蛋白質及油脂的攝取。該如何調整飲食的內容和比例,對於非醫療專業的人,比較難以清楚的衡量,建議可進一步諮詢醫療或營養專業人員,適切地調整各類營養比重。
糖尿病患者若伴有肌少症,也需留意補充蛋白質,若有骨質疏鬆的情況,就可選擇富含維生素D的鯖魚、鮭魚、黑木耳,秋刀魚,並注意攝取量,避免飲食的熱量過高。
這裡還要提醒一個重要的觀念,有些人吃了蛋白質粉或攝取了多一點的蛋白質,就期待會長出肌肉,這是錯誤的想法。有吃有動,才會長肌肉,若是只吃而不動,只會變成肥膩的脂肪,囤積在身上。
延伸閱讀:
他吃飯拿不住筷子,被老婆罵就醫才知問題大!醫:糖尿病併發症不自覺
原則2:適當吃水果,留意總攝取量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很多人以為果汁可以取代水果,或是認為水果太甜,容易使血糖飆升,所以就不吃,這都是錯誤觀念!
水果不只有天然的糖分,還具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質、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如果長期不吃水果,可能導致皮膚粗糙,嚴重缺乏維生素C,也會造成身體發炎、凝血功能變差、容易出血等症狀。因此,適度攝取水果還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只要不過量就沒問題。
而且「甜度」跟「升糖」是兩件事,甜度不代表升糖的程度。一般而言,1個拳頭大或飯碗裝足8分滿的水果約為1份,也就是這份水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約等於有1份醣(15克)。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一天不要攝取超過2~3份的水果。
有了這樣的概念,其他水果如小番茄、芭樂、蘋果、奇異果、柳橙、藍莓等,都是可以進食的,只要記得控制總攝取量。
門診很常見柚子或葡萄攝取過頭的患者,柚子的2~3瓣,就可能等於攝入15克的醣,若是吃下整顆柚子,可能會攝取到超過45克醣,使得血糖失控。雖然葡萄小小一顆,不過13顆就約等於有15克醣,一不小心,也很容易吃過頭。
原則3:關鍵營養輔助,有助改善症狀
「武龍醫生,我兒子買一堆營養食品給我,我可不可以吃?」
「我們盡量以天然食物為優先,關於營養素,有缺再補就好,沒缺真的不用補!」門診中,不少糖尿病患者會提出疑問,通常我會這樣回答。
飲食與營養是一體兩面,我們透過飲食的攝取,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使身體內的各個細胞與系統得以正常運作。但是,糖尿病患者服用部分特定藥物,如二甲雙胍(Metformin)之後,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的吸收。若是身為素食者或平常較少食用肉類,就會有維生素B或D缺乏,甚至是鋅不足的問題。
假使再加上服用血糖藥或胃藥的話,影響腸胃道的吸收,維生素B群的缺乏症就會更加明顯,此時就可以適量補充綜合B群。缺乏維生素B群,容易造成神經病變;缺乏維生素D容易引起慢性疼痛、失智、骨質疏鬆等問題;缺乏鋅,則容易有疲勞、掉髮、性慾與免疫力減低等現象。
此外,針對一些牙口不好、咀嚼能力有問題,或是手術後進食困難的患者,需要適當的營養補充,此時若要進食原型食物會比較困難,就可以考慮透過一些商用配方搭配輔助飲食,同時需要留意罐裝營養飲品的熱量。
若是真的有個人化需求,在選擇或食用任何營養品之前,建議可以先做全面性的檢測,以便瞭解自身缺乏的情況,並進一步諮詢專業醫療人員,評估處置方式。
歸結以上的日常控糖原則及養護重點,想要擺脫三高、逆轉胰島素阻抗、遠離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威脅,說起來似乎並不困難,但困難的原因就在於,是否能夠持之以恆地控制飲食、穩定血糖、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如此一來,我們就能自然而然地啟動身體的療癒力,讓自己常保健康!
(本文摘自/醫解糖尿病:武龍醫師的控糖解方、臨床案例與醫療實證/博思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