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活性、非活性大不同,怎麼分?我該額外補充嗎?4招補對維生素D3
國衛院發表研究指出,長期服用活性維生素D,恐提高長者失智和死亡風險,引發軒然大波,儘管醫生、營養師等專家紛紛指正,研究中的藥品維生素D和日常食品中的成分和機轉都不同,卻仍使民眾人心惶惶,究竟活性和非活性維生素D差別在哪?若有服用維生素D的習慣,還能繼續嗎?
國衛院研究分析健保資料庫結果發現,由於洗腎、骨質疏鬆、骨折等因素,每天服用10IU(國際單位)的活性維生素D,一年服用146天以上,失智風險會增加1.8倍,而失智症者長期服用相同劑量,死亡風險會增加2.17倍。
研究一出,許多醫生都接到病人恐慌詢問,本就服用維生素D的洗腎、骨鬆病人,還能繼續使用嗎?家有維生素D保健食品,該繼續吃嗎?
對此,新光醫院骨科醫師洪立維認為,實際臨床上,針對骨鬆合併骨折的病人,通常醫生會開立骨鬆藥、而維生素D3則用自費,因此這個研究從健保資料庫撈出用藥的對象主要是洗腎病患,「也就是說,基本上此研究就是發現洗腎病患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而學界早就知道這個關聯性。」但這結果仍不足以擴大解釋到「使用D3藥物的人都容易得阿茲海默症」,更且研究只能看出「關聯性」而非「因果性」,因此洪立維認為,研究者對於健保資料庫數據的解讀不妥。
維生素D3,活性、非活性有何不同?哪個安全?
此外,處方藥物使用的維生素D是活性維生素D3,和日常保健食品會接觸到的非活性維生素D3也大大不同。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指出兩者相異之處:
1. 處方藥品維生素D3:藥品名為 calcitriol(骨化三醇),是活性維生素D3,使用於腎臟功能不全或洗腎患者,正是因為平時應由腎臟負責轉換活性D3,但這類患者的腎臟已經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因此直接補充活性維生素D3,不過這個藥品有副作用:容易引起高血鈣症,而併發血管組織鈣化,可能增加其他慢性病風險。
2. 飲食、保健食品、日曬獲得的維生素D3:學名為cholecalciferol(膽促鈣醇),是非活性維生素D3,進入體內後必須經過肝臟和腎臟或腎外細胞的2次轉換,才能成為活性形式D3,為身體所用。透過副甲狀腺等調控機制,控制轉換量,不會一下子釋放過多活性D3到血液中,因此是比較安全的形式。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則以工廠比喻:非活性維生素D3如同原料,服用後經過工廠加工(肝臟及腎臟代謝),才變成活性維生素D3,進一步作用於骨骼、腸胃道及腎臟,幫助骨骼的成骨作用,與提升血中鈣濃度。因此,一般人從食物、保健食品或是日曬等獲取到非活性維生素D3,就像原料進貨量大,工廠會自動調節產品數量,使活性維生素D3不會無止盡上升,較不會造成鈣磷失衡,就算不小心攝取太多,對人體也較無傷害。但若直接服用活性維生素D3,就會讓身體無法調適,當活性維生素D3的服用劑量超標,更會直接造成致命性的高血鈣。因此,活性維生素D3只會用於醫療用途,例如急性低血鈣的病人、或洗腎患者併發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時使用。
至於該如何分辨自己吃下的是活性維生素D3或是非活性的呢?呂美寶指出,活性維生素D3必須由醫生開立處方箋才能取得,所以一般來說,無論是實體店面或網路通路,購買到的保健食品都是比較安全的非活性維生素D3。
(圖片來源 / photoAC)
我該吃維生素D補充品嗎?
不斷有研究高舉維生素D的功效,諸如防癌、防失智、抗憂鬱、防感染等好處,因此近年來維生素D深受各界重視,但是,從最新公布的「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可發現,每個年齡層的民眾都未達建議攝取量,究竟該從哪攝取?需要額外從保健食品補充嗎?專家有4個建議:
1. 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動物性更佳:包括高脂魚類,例如鯖魚、秋刀魚、鮭魚以及蛋黃。植物性則包括日曬黑木耳、乾香菇等食物,不過呂美寶指出,植物性食物所含的維生素D為D2(麥角鈣化醇),與動物性D3不同,根據研究指出,動物性D3在體內轉化效率為植物性D2的1.7~3倍。
2. 曬太陽,1天10~15分鐘就足夠:一項澳洲研究建議,在未塗抹防曬品的情況下,在上午10點~下午3點日照較強的時段,每週3~4次,將臉部、手臂及手掌日曬10~15分鐘,可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3. 若飲食或日曬不足,可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非活性維生素D3的營養補充品,一般保健的話,每天總劑量2000IU以內都是安全範圍,不過呂美寶也提醒,許多補給品中都會加D3,常見的包括綜合維他命、魚油、鈣片等,因此注意這些保健食品中的D3劑量都要計算進去,以免不小心吃太多。
4. 可定期抽血評估血液中D3濃度:依照台灣和國外標準,最好至少要達到30ng/ml以上,而邊緣缺乏為20~30ng/ml,呂美寶認為,從預防醫學角度,血中D3濃度若能達到40~50ng/ml則更為理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