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探索‧小小知識家 昆蟲篇

觀察探索‧小小知識家 昆蟲篇

蚱蜢

蚱蜢的後腿構造很發達,利用後腿可以彈跳到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外,大部分的蚱蜢為綠色和褐色,是他們在大自然中的保護色。蚱蜢的口部很大、下巴發達,一般而言,以植物葉片為主食,它們喜歡蘆葦、稗、蒿類植物,以及蝦須草和海蓬子等。而某些品種是雜食性,也會吃其他的小昆蟲或是昆蟲屍體。一些種類的雄蟲會發出聲音吸引雌蟲,但是它們會以磨擦翅膀和後腿發出聲音,與蟋蟀用前翅的發音器官不同,而蚱蜢的天敵為鳥類和青蛙。

蜻蜓

蜻蜓有兩個複眼併在一起,停棲時雙翅平展,飛翔時四片翅膀各自拍動。蜻蜓為肉食性的昆蟲,主要在空中捕食蚊、蠅、蝴蝶等,甚至其他品種的蜻蜓。在捕食的時候,它們會用6隻腳抓住獵物,其腳上所長有的大量粗毛,可以抓緊獵物,使其無法逃脫。口中尖尖的大下巴相當發達,可以撕咬獵物,方便進食。

蜻蜓產卵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蜻蜓點水」,它們會將腹部末端貼近水面,直接產卵於池水中。第二種是將腹部插入水中,產卵於水草莖桿上。第三種是雌雄蜻蜓潛水進入水下,將卵產於水草莖桿中。第四種是蜻蜓一面飛翔交配,一面將卵空投至水中,最後一種是蜻蜓將卵產於水面上的樹幹或樹枝上。

蝴蝶

一般的蝴蝶色彩鮮豔,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和蛾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蝴蝶通常以花蜜為主食,而會捕捉昆蟲為食的生物都是它們的天敵,青蛙、蜥蜴、螳螂等會趁蝴蝶在訪花或睡覺時捕食,鳥類、蜘蛛等會捕捉飛行中的蝴蝶,而螞蟻會食用蝴蝶幼蟲和卵。為了降低被捕食的機率,蝴蝶身上的細毛和翅膀上的鱗片容易脫落,令捕食者難以抓住。或是具有保護色,某些蝴蝶的保護色可以偽裝成枯葉,有些則有鮮豔的顏色,警告掠食者它們是有毒的。

毛毛蟲

蝴蝶或蛾的幼蟲,雖然稱它們為「毛蟲」,但不是每個品種的毛蟲身上都有毛。有些表面光滑,也有些長有肉角,還有些長有臭角(遇到危險時,有些毛毛蟲會伸出臭角,看似一條小蛇,或是分泌有毒的臭液,藉此嚇退敵人)。毛蟲有三對前足,腹部和尾部大多共有五對偽足,到變態為成蟲時只保留三對前足,蠶寶寶也是毛蟲的一種。

大部分毛蟲以植物的葉子為主食,不同種類會吃不同的植物,有些吃有毒植物的毛蟲會把毒素儲存在體內,最後成為有毒的蝴蝶或蛾成蟲,少數的毛蟲會以其他昆蟲為食,而鳥類為毛蟲的主要天敵。

椿象

椿象是俗稱的「臭蟲」或是「放屁蟲」,顧名思義在遇到危險時,他們會從臭腺分泌腥臭味以驅趕敵人。椿象最大的特徵為身上會有像是交叉的X型,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上翅前半部硬化為革質,後半部則為膜質。

目前在台灣已命名的椿象約有六百多種,椿象的口氣為刺吸式的,可以刺進植物或是動物的體內,吸食體液。他們的食性分為植食性,例如:稻黑椿象,以及肉食性的,例如:獵椿等。植食性的椿象常常會被當做壞蟲,因為會破壞作物,像是有一種很有名的外來種「荔枝椿象」就因為大肆破壞荔枝與龍眼,導致落果及幼果枯萎,而讓農民很頭痛。

螳螂

螳螂為大自然界的殺手,他們有令人聞之喪膽的鐮刀手,還有特殊的三角形頭部,讓它們在大自然中無往不利。他們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也就是說他們不用經過蛹期,只需蛻皮就可以長大成蟲。

他們的天敵有小鳥、蜥蜴、青蛙等,一直到長大後,體型變大,力氣也變大,大型的螳螂不僅可以吃各式昆蟲,甚至可以吃老鼠與小型鳥類等等食物。有的螳螂會有同類相食的狀況,雄性的螳螂在交配後,會被雌性的螳螂捕食,如此一來雌性可以快速補充自己的蛋白質,讓卵順利產出,這也許一種雄性螳螂另類的浪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