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兩岸的和平紅利已快速消失中
2008年5月筆者借調至經建會(國發會前身)任政務副主委一職,同年12月奉令至上海參加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並於論壇中與中國大陸發改委副主任,同台並於同場次發表公開演講,這是1949年之後,兩岸政府間第一次、正式、公開、同台交流。當時,時任國台辦主任王毅也坐在這數百人現場的第一排,聽取雙方演講。
筆者追憶此段過往,並無邀功之意,事實上也無任何功可言,只是可惜兩岸現今的關係,竟連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這重要的經濟臍帶也可能保不住,徒讓人不勝噓唏。
ECFA協議是在2010年6月正式簽定。其後的服貿協議受到2014年太陽花運動而告終。在當時,也有不少人認為,台灣除了與中南美少數國家簽有自由貿易協議外,兩岸在經濟上的協議是少數僅有的類自貿協議,故不可小視。然,持不同立場的認為,這是「糖衣毒藥」,應早日去之而後快。
■台對陸享高額貿易順差,ECFA功不可沒
見證今日的發展可知,執政近八年的蔡政府並沒有廢除ECFA,而是在ECFA上,以國家或是保護台灣(農業)產業為由,另外附加更多的實體貿易障礙,如此一來,以2022年為例,台灣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高達1,565億美元。
現今地緣政治下的美中對抗,台灣成為對抗下的兵家必爭之地。兩岸間在貨品上的種種貿易障礙,這筆帳,除了在世貿組織(WTO)要仔細地算算外,當然,連帶地也要把ECFA的帳一併算算。因此,今年7月台美雙方的立法機關分別完成《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的審查並通過後,接著我們看到中國大陸對ECFA的重新檢視,也可視為陸方的反制與反應。
據報導,我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在立法院答詢鍾佳濱委員質詢有關上述《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對我台灣中小企業有什麼好處時,王部長回答道:「強化合作對話,透過這個平台增加中小企業商機」,鍾佳濱認為,「上述都是很抽象的好處,唯一比較具體好處就是財政部長莊翠雲19日指業者一年可以節省1億美元的成本。」結果莊翠雲在現場澄清說,「並非1億美元而是新台幣1億元,這是估算快遞業者在審查、檢疫通關的成本。」
■《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的實質助益不大
從上述報導可知,《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對台灣每年出口美國市場的爭取,或將無有太多助益;然若一旦兩岸不論是被迫或是自願性地開打,則一切經濟上的努力皆是枉然。即若是現今處於「備戰」狀態,先厚植民生也是備戰的必要之道,然目前看來,這樣的「經濟備戰」也快到了圖窮匕見之際,故政府有關當局應有上、中、下三種對策。
從和平的角度來說,上策當然是在和平的環境下,兩岸能回到互利共榮的局面,如此一來,現今的ECFA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當然,以現今的情勢來說或已遙不可及。
中策是取得美方的諒解與支持下,在抗中復又能爭取到對岸不獨的信任,而仍能維持兩岸正常的經濟交流,在此情況下,若是我對陸的貿易順差仍能維持在1,000億美元的水準,而讓台灣經濟至少仍能有1%以上的成長。
下策是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兩岸不但在政治上的互信盡失,且關係持續惡化下,上述台灣最大的貿易順差1,565億美元也隨之盡失,且呈現出整體貿易逆差激增時,台灣經濟必將重挫,台幣也必將隨之大幅走貶。
在上述極端的情況下,戰爭既無助於經濟問題的解決,也無法扭轉政經頹勢。蔡政府又何如在落入不可逆的下策前,先有止損的政經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