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諾曼第規模 陸侵台恐陷補給困境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解放軍一項研究顯示,登陸台灣需要3000列軍用列車、100萬輛車、2100架戰機和8000多艘船艦來運輸部隊、裝備和物資。這些數據遠超美國盟軍1944年諾曼第登陸的物資和運輸規模,入侵台灣恐讓解放軍的後勤補給陷入困境。

《經濟學人》指出,隨著俄烏戰爭暴露俄軍後勤方面的缺陷,中國也開始關注,若要入侵台灣,後勤人員是否能提供解放軍足夠的燃料、食品、彈藥、醫療服務和其他關鍵支持,以維持可能持續數周甚至數月的軍事行動。

報導指,解放軍專家花數年時間分析諾曼第登陸、韓戰和福克蘭群島戰爭的兩棲攻擊。雖然俄羅斯主要透過陸路入侵烏克蘭,但中國國防專家仍仔細研究俄烏後勤工作,吸取教訓。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說,「這是解放軍的軟肋,如果台灣不投降,一旦登陸,他們還得打一段時間,可能1周、2周。後勤補給在哪?解放軍的後勤支援需要跨越海峽,但我們不需要。我們在自己的院子裡作戰。」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8日於「2023台北安全對話」視訊演講也提出嚇阻的成本遠比戰爭低;防衛意識影響戰爭等3項對台啟示,建議台灣也能向烏克蘭、以色列學習,因為即便他們正在受苦,仍能夠繼續迎戰。

另據《美國之音》,美國7日表示,6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核子對話由美國務院助卿史都華與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孫曉波帶領。美國相當關切中國核武庫的擴張。根據五角大廈估計,中國擁有約500枚核彈頭,到2030年很可能部署超過1000枚。雖仍低於美、俄核武數量,但分析師認為可能增加衝突風險。

美國務院會後發布聲明,積極評價此次軍控會議,稱「雙方就武器控制和防止核子擴散等問題進行坦誠而深入的討論,作為維護美中開放溝通管道,及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係努力的一環。」中國外交部則發聲明強調,中美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對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