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高球巡迴賽獎金「淹腳目」?

10年前,美巡賽單站冠軍100萬美元就已經算是頂規水準了,不過剛剛打對台的年度第二場美巡招牌賽和利夫聯賽開幕戰-AT&T Pebble Beach Pro-Am(圓石灘配對賽)和LIV Golf Mayakoba(馬亞柯巴利夫聯賽),兩位冠軍Wyndham Clark(溫德漢姆‧克拉克)和Joaquin Niemann(華金‧尼曼)雙雙只打了54洞,結果分別帶走360和400萬美元的豐厚報酬。

高爾夫球好手Wyndham Clark。(Photo by Ezra Shaw/Getty Images)
高爾夫球好手Wyndham Clark。(Photo by Ezra Shaw/Getty Images) (Ezra Shaw via Getty Images)

僅僅一週的2場比賽,主辦單位端出4500萬美元的獎金,屈居第二的Sergio Garcia(瑟吉歐‧賈西亞)和Ludvig Åberg(路德維希‧艾伯格)也有225萬美元和216萬美元的入帳,單獨第三的Matthieu Pavon(馬修‧帕馮)獲得136萬美元,而並列第三的Jon Rahm(霍恩‧拉姆)和Dean Burmester(迪恩‧伯梅斯特)各得125萬美元。

一切拜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PIF)成立,獎金規模場場2500萬美元起跳的利夫聯賽所賜,2022年開始衝擊既有高爾夫生態,並掀起跳躍式的獎金噴出行情,美巡賽為了保持競爭力,全年也有高達11站行程看齊利夫,這還不包括不同主辦單位的四大賽。

在那之前,只有5位選手曾在單季獎金越過千萬美元關卡,其中光是Tiger Woods(老虎‧伍茲)就締造了3次,不過首位成員是2004年贏得9勝的Vijay Singh(維傑‧辛),反觀2015年的Jordan Spieth(喬丹‧史畢斯)拿到5勝,就足以創下1203萬美元的新紀錄。

顯然,贏球才能創造更大收入,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隨著利夫豪華登場,如今的職業高爾夫巡迴賽獎金「淹腳目」,例如圓石灘和馬亞柯巴,前三名就能拿到7位數的支票,比1990年以116萬美元榮登美巡賽獎金王的利夫聯賽執行長Greg Norman(葛瑞‧諾曼)還多。

Joaquin Niemann。(Photo by Manuel Velasquez/Getty Images)
Joaquin Niemann。(Photo by Manuel Velasquez/Getty Images) (Manuel Velasquez via Getty Images)

當今球王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在2022年將美巡賽獎金王里程碑推升至1404萬美元,Cameron Smith(卡麥隆‧史密斯)以1010萬美元名列第二,兩人分別贏得4和3勝,不過第一批選擇加盟利夫的球星Dustin Johnson(達斯汀‧強森)投報率更高,只打8場比賽就在個人賽大賺1057萬美元。

時序換成2023年,Scheffler的勝場數少了一半,但靠著大量的前三名,以2101萬美元再創新猷,反倒是贏得4勝的Jon Rahm(霍恩‧拉姆)只賺1652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7位千萬美元俱樂部的成員中,Patrick Cantlay(派崔克‧坎特雷)一勝未得,仍累積了1037萬美元的戰果。

敵對陣營的利夫聯賽則成就了Talor Gooch(泰勒‧古奇)的1745萬美元輝煌3勝球季,另外Bryson DeChambeau(布萊森‧迪尚波)、Cameron Smith(卡麥隆‧史密斯)和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也都超過1300萬美元,

總計美巡賽上季共有36人在官方獎金突破500萬美元,利夫也有21人之多,如果再加上球星影響力和聯邦快遞盃及例行賽分紅,以及利夫聯賽年終前三名、團體獎金和檯面下的簽約金,職業高爾夫選手的年收入更加優渥,去年12人進入Forbes「富比士」運動員收入排名50強,強森和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加入了1億美元行列。

美巡賽和利夫聯賽的對決效應也外溢到其他巡迴賽,唯美巡賽馬首是瞻的世巡賽,其獨立認證的行程200萬美元起跳,不過受到新冠疫情重創,遲至2021年底才重新啟動的亞巡賽幸運「撿到槍」,隔年起正式展開了「賽中賽」的The International Series(國際系列賽),年終獎金王直升利夫聯賽。

在利夫的金援下,亞巡賽今年的10站國際系列賽行程總獎金來到2300萬美元,平均獎金比很多世巡賽還高。更重要的是,除了少數參賽的利夫球星,亞巡賽再也不用面對實力更強的世巡賽選手,大大增加會員收入,去年42人突破20萬美元,新科球王Andy Ogletree(安迪.歐葛崔)只打11場比賽便落袋115萬美元,平均每次出賽進帳10萬美元,媲美許多美巡賽中段班選手。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