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僅3人優於平均?點評中職台將「旅澳」的表現

文/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這個休賽季中職與澳職推行一個新的合作模式,六支球隊推薦各2位選手出征澳職,由聯盟負責球員交通、住宿費用,分兩批效力布里斯本俠盜隊,透過實戰的方式磨練,期待他們在新賽季能有所蛻變。

蔡其昌會長甚至還親赴澳洲參與「台灣日」,他表明聯盟安排這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幫助二軍成長,二軍的成長,就是一軍的來源,才是讓台灣棒球更強盛。

那今天我們就來關心一下,這12位前往澳職打拼的中職選手,各自繳出的成績如何。

特別感謝愛爾達體育主播魏楚育,自費前往澳職提供了相當多資訊,可以到愛爾達YT頻道,看更多更豐富的澳職專題報導

首先來看,第一梯次的六位中職選手,包括了中信兄弟的王奕凱、統一獅林子崴、樂天桃猿林耀煌、味全龍趙璟榮、富邦悍將蔡佳諺,以及台鋼雄鷹林家鋐,年齡皆在30以下。

.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小牛置之死地而後生、湖人版本「相信過程」 三個問題看小牛Dončić/AD交易案

何時才能迎來曙光?台籃 2024 年十大事件

NBA》一得必有一失 兩大Şengün成為全明星Green卻可能落選的原因

.

三位投手的共通點是,今年在中職一軍出賽數都只有「個位數」,趙璟榮5場、林子崴跟王奕凱都是1場,但他們不是那種,剛選進來沒多久的潛力新秀,而是曾經在一軍活躍過的。

趙璟榮是經歷「棄打從投」出頭天,台電時期非正式球員,只是未支薪的隨隊練習生,沒想到後來被味全青睞,經由科學化訓練+葉總的調教,最快球速從130公里初,向上提升了20公里之多。

2022-23兩年常駐一軍牛棚,曾飆出過極速153公里的速球,有很不錯的球威、單季揮空率皆能保持在20%以上,但控球穩定度欠佳,去年多半時間在二軍,20.2局就丟了14個保送,是他需要強化的最大課題。

那這次前往澳職,趙璟榮繳出的投球內容可圈可點,五場登板共吃了4.1局只投1個保送,控球穩定不走鐘,僅僅在12/1對上坎培拉騎兵隊時丟掉一分。

雖然是右投手,但因為趙璟榮有一顆優秀的變速,對上左打時能有效製造揮空,在澳職生存也相當管用,五場登板沒被左打擊出過任何安打,也會被教練團賦予關門重任,狀況調整的很好,相信這次經驗,會讓他對新賽季拼回一軍牛棚有很大的信心提升。

王奕凱的部分,2021年在兄弟一軍有很亮眼的演出,34場後援防禦率僅2.81,最讓人驚艷的是三振能力,那年在一軍擁有29%的三振率,是PR95等級,屬於威力型左手牛。

可惜的是,王奕凱近年來因傷影響,不但無法站穩一軍,甚至連二軍出賽數都不多,去年一、二軍例行賽加起來只投8.2局,所以球團利用休賽季時間把他送往澳職,一方面多磨練,一方面也能讓他補一點局數。

事實上,去年底是王奕凱生涯第二次,在澳職舞台亮相了,2022-23的休賽季他曾被球團送到雪梨短襪隊,與林丞軒一起,但他的表現相當極端。

飆出15.8的K/9值,BB/9卻也破10,累計9.2局被打10支安打外加12個保送,防禦率是非常腫脹的7.45,算是被澳洲打者震撼教育。

相隔兩年後再到澳職,王奕凱這次的表現,其實跟上一次相似,高三振能力附帶高保送,只投七局就丟掉七分。

.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NBA》繼送走Doncic之後 Daniel Gafford會是獨行俠的下個拋售對象嗎?

MLB》比 2024 賽季更強?紐約洋基隊「後 Juan Soto 時代」的補強可能確實做到這點

真的難如登天?以數據推論,大得分時代誰最有機會挑戰「單場 100 分」?

.

整體看下來就是速球容易失控,投進去打者打不到,但大多時間都呈現投不進去的狀況,有點像他去年在台灣大賽登板的那一場,而且現在的他,速度跟以往有落差,直球大概落在140-143之間,今年目標應該還是先找到準心、恢復球速,才有機會重新回到中職一軍舞台。

至於林子崴,跟王奕凱一樣是去澳職補局數的,去年受左手肘骨刺所苦,直到季末才復出,並趕上了季後賽,但實戰表現不如預期。

在餅總眼中,林子崴一直是很受期待的左投戰力,2023年他也證明過,只要自己是健康的,足以在一軍輪值卡位,壓制力也不會差,但問題在於維持健康這點,對格格而言確實不容易。

這次休賽季被送往澳職,林子崴在俠盜隊是以後援角色亮相,七場登板防禦率3.52,內容比起王奕凱好上一截,K/9值高達12.9,而且是每一場登板都有三振,BB/9則只有2.3,控球穩定不會讓人提心吊膽的。

他的招牌大曲,就是嚇到王政順倒地的那顆,也讓澳職左打者吃足苦頭,面對左打被打擊率0.231遠優於右打的0.389,是俠盜隊很倚賴的左手牛。

雖然林子崴擁有先發的能力,但隨著年齡漸長,加上難以維持健康,新賽季或許會換個角色定位,既然在澳職中繼投的不錯,搞不好今年會繼續丟中繼,如果能在一軍貢獻30-40場,防禦率壓在3字頭,就可以大大幫助到球隊了。

再來看到第一梯次的三位打者,林耀煌、蔡佳諺和林家鋐,他們的年紀比投手又再更小一點,落在20-22歲這個區間,都是透過2022選秀進入中職的。

原本我最期待的打者是蔡佳諺,他去年在一軍的表現最突出,在100個打席中繳出OPS+136的火力,特別是長打產量很多,23支安打中有9支長打,包含了3轟。

但來到了澳職舞台上,被賦予四棒重任的蔡佳諺,打的有一點掙扎,繳出2/2/2的打擊三圍,OPS僅0.496,雖然有一發紅不讓,卻在70個打席中被K了22次,選到的保送也不多。

不過,蔡佳諺在守備方面反而有蠻多亮眼,主要鎮守右外野大關,上演不少次的滑、撲接美技,以0失誤完美結束澳職初體驗,可以說是他最主要的收穫。

.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下半場77比42攻勢逆轉取勝,Jimmy Butler勇士首戰告捷

NBA》被鋒芒遮蓋的大交易 Fox三方交易案誰是贏家?

NBA》核彈級的大限結果 誰贏了本季的季中交易?

.

那來自桃猿的林耀煌,去年是樂天二軍數一數二能打的新秀,OPS+高達132,也贏得安打+打點雙冠王的殊榮。

可是來到澳職舞台,林耀煌打得比蔡佳諺還掙扎,35個打席吞了10K,打擊率僅0.188,拿到的機會也比蔡佳諺少很多。

從這裡也能感受出,中職二軍與澳職層級的落差,在二軍名列前茅的打者,放到澳職不一定就能成功生存,另外在守備上,林耀煌也出現過兩次的失誤,攻守發揮都不太理想。

反而是在中職舞台,打擊最不起眼的林家鋐,成為三人中打最好的,他去年在二軍OPS+90、一軍只有62,定位上比較屬於內野工具人,靠防守和功能性幫助球隊。

賽季結束後,他先去完成12天的補充兵役,再來參加澳職賽事,本來怕會影響表現,沒想到適應的非常好。

在44個打席中繳出0.342的打擊率,是俠盜隊的打擊王,內角能拉,外角能推,展現了優秀的球棒控制技巧,還會出其不意來個偷點上壘。

另外在守備方面,俠盜隊也讓林家鋐固定鎮守游擊,而不是在中職最常待的二壘,他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雖然有過兩次失誤,但守備率0.960有在水準之上。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13支安打全都是短程一壘安,長打能力還有待提升,但畢竟是到一個陌生環境,面對全是陌生的投手,林家鋐能打到「打擊王」的程度,已經很驚人,期許今年在中職也能看到他的蛻變,更有利於競爭二壘的先發位子,或在曾子祐疲累甚至受傷時,能分擔游擊防區。

以上是第一梯次的六位選手,再來看到第二次梯次,跟第一梯一樣是三投三野,每隊各派一個,包括了中信兄弟的楊祥禾、統一獅姚杰宏、樂天桃猿李家明、味全龍拿莫.伊漾、富邦悍將王苡丞以及台鋼雄鷹的謝葆錡。

特別補充一下,味全這邊原本打算派捕手林辰勳到澳職,結果他在跟韓國12強隊交流賽中受傷,後來才由拿莫遞補。

有別於第一梯次三位投手,全都負責後援角色,第二梯次的謝葆錡在五場出賽中有四場先發,足見教練團對他的重視,還有一場是跟今年將轉隊變魔力藍的象魔力同場對決,非常有趣。

身為台鋼2022年的二輪指名,謝葆錡雖然去年例行賽一、二軍加起來41場全都是後援,但休賽季展現出了先發潛力,尤其是在澳職前的冬盟,對日職白有過一場四局5K無失分的好投,到澳職也繼續擔任先發。

但不知道是否體力下滑的關係,謝葆錡在澳職投的並不順,累計13局失掉10分,防禦率高達6.92,有一場還出現罕見的「三犯」,單場三次投手犯規,整體控球狀態並不穩定,如果新賽季要繼續練先發,恐怕很難直接銜接一軍,需要再多一點時間磨練。

除了謝葆錡以外,李家明也有拿到一場先發,但只撐一局丟了三個保送還挨轟退場,與他在冬盟的發揮有極大落差。

他跟謝葆錡同樣,在澳職前的冬盟都繳出亮眼成績,李家明甚至是山林隊的王牌先發,來到澳職後卻明顯走鐘。

撇開那場先發,剩下四場後援也只有一場沒丟分,8.2局丟了9個保送挨3轟,不管是球威或控球,在澳職都無法生存,但經歷冬盟+澳職兩個盃賽的磨練,相信會讓他有所成長,新賽季有更多進步的動力。

至於姚杰宏,在母隊統一獅也是有先發能力的,生涯37場一軍出賽有9場先發,但入隊已有一段時間,壓制力一直時好時壞,目前是1.5軍的投手,還沒有完全站穩一軍。

在中職我們看到的姚杰宏,有蠻嚴重的控球問題,本身球威也不太夠,去年一軍僅製造9.5%的揮空,是PR3的等級,難以對一軍打者造成威脅。

放到澳職舞台也一樣,姚杰宏七場後援登板掉了13分,防禦率11.42是這次送往澳職的六位中職投手中最高。

.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2025 NBA 季中交易》暴龍你又在湊什麼熱鬧?--談Ingram交易案

球員生涯能否延續的背水一戰?三個問題看Ben Simmons加盟快艇

眾人皆醉他獨醒!他就是遭萬人唾棄獨行俠總管Nico Harrison!

.

考量到今年將滿25歲,姚杰宏必須要有危機意識,新賽季古林離隊後,更需要有能投先發的土投頂上來,希望在澳職的震撼教育後他能谷底反彈,新賽季拿出更好的表現。

再來講到第二梯次的三位野手,相較於第一梯次有林家鋐這個大亮點,第二梯次的三位,老實說都蠻平庸的。

三人中最能感受到,他打得很掙扎的是楊祥禾,去年在一軍拿到超過40場機會,防守能力備受期待的游擊新星,這次來澳職19-2,打擊率僅0.105,而且吞了多達10K。

平野總教練之前就提過,楊祥禾有許多課題要面對,包括揮棒速度比較慢,身體素質需要提升等,去年一軍OPS+14,二軍也只有47,但兄弟對他仍有期待,因此才送他來澳職練功。

只可惜,楊祥禾在俠盜隊多數時間都坐板凳,偶爾擔任代跑、代守的工作,幸好守備端四平八穩無須擔憂,新賽季回歸兄弟的課題還是打擊,才能有更多籌碼留在一軍,否則很容易就被取代了。

那王苡丞和拿莫伊漾,這次來澳職都有開轟,拿莫是一發三分砲,王苡丞則是在賽季尾聲敲出陽春彈,以勝利打點之姿帶領俠盜奪勝。

但撇開全壘打,兩人在俠盜隊整體的打擊表現都不算突出,王苡丞9支安打只有1支長打,選球上遇到蠻大麻煩,揮空率也偏高,離邦迷心中期待看到的成德大王,還有一大段落差。

拿莫在中段本來找到手感,有漸入佳境的趨勢,結果尾聲的四場比賽11-0,吞下了6次三振,打擊率從0.236降到最後的0.197。

另外是守備方面,他們目前都處在一個守位轉換的磨合期,過往在一軍主要看到都是擔任一壘手,現在王苡丞轉練外野,拿莫則嘗試游擊,也剛好利用澳職的舞台,讓他們有更多實戰磨練機會。

王苡丞在俠盜右外野21次守備機會0失誤,沒有出什麼大包,拿莫雖然冬盟狀況不少,但到了澳職還算穩定,僅發生2次失誤守備率0.969。

只是未來回到龍隊,葉總會讓拿莫繼續練游擊嗎?這個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攻守皆不穩定的情況下,拿莫的未來定位在澳職賽季結束後,仍是混沌不明。

總結來說,以2024-25澳職賽季的平均成績來看,六投中防禦率優於平均值4.32的只有林子崴和趙璟榮,六野中打擊率優於平均值0.239的則只有林家鋐一位。

所以這次12位派往澳職的台灣選手,在陌生環境中多半都沒能有太亮眼的成績,也能看出澳職整體強度並不低,如果在中職無法站穩一軍的選手,來到澳職基本上也不行。

但我相信對這些選手而言,澳職經驗會成為他們未來打拼中職時,很重要的養分,期盼未來台澳能有更多交流,可以讓更多選手到外面看看世界,相信對於台灣棒球的進步,一定是有幫助的。

.

🔥更多最新 NBA 精選好文:

橫空出世的震撼彈:Doncic與AD交易案分析

馬刺時間魔法讓未來啟程?國王將步上太陽後塵?三個問題看Fox/LaVine交易案

真的難如登天?以數據推論,大得分時代誰最有機會挑戰「單場 100 分」?

《亞洲盃男籃:資格賽》主將再聚首添員鞏固禁區,中華男籃最後衝刺邁向外卡資格賽

打出生涯年的Cam Johnson究竟是重建核心還是交易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