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縣市長選情分析》桃園四腳督 年輕、中間選民是決勝關鍵

桃園市長選舉升溫,左起為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鄭運鵬、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及民進黨前立委鄭寶清。   圖:翻攝自臉書/新頭殼合成資料照
桃園市長選舉升溫,左起為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鄭運鵬、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及民進黨前立委鄭寶清。 圖:翻攝自臉書/新頭殼合成資料照

[新頭殼newtalk] 正當外界都在猜藍綠會派誰參選桃園市長時,今年4月底,民眾黨賴香伶在黨內初選勝出,率先宣布參選桃園市長,國民黨5月底無預警宣布徵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參選,接著民進黨中央確定由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對戰,原本的「三腳督」之戰,在林智堅因論文門風暴退選,改由鄭運鵬接手,以及前民進黨立委鄭寶清決定違紀參選後,成為「四腳督」局面。如何吸引中間選民和年輕選票,成為勝出最關鍵的因素。

在各黨提名確定之初,綠營林智堅因年輕形象,加上又有現任市長鄭文燦8年執政優勢及藍綠通吃政通人和的基層實力加持,對同樣是空降桃園的張善政而言,這場選舉確實是場硬仗。但林的論文門風波,經台大認證抄襲後,原本屬於民進黨優勢的「年輕族群」支持度大受影響,即使之後「堅下鵬上」,鄭運鵬堅定力挺林智堅清白立場,以在地立委身份投入市長選戰,但民調結果好感度明顯下銼,顯示林智堅的論文門爭議,對鄭運鵬選情確實有一定程度影響;所幸經由勤跑基層、端政策牛肉,近期鄭運鵬民調支持度扶搖直上,甚至微幅領先對手張善政。

鄭運鵬表示,自己和哥哥是不同的獨立個體,希望大家尊重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圖:林昀真/攝(資料照)
鄭運鵬表示,自己和哥哥是不同的獨立個體,希望大家尊重每個人的言論自由。 圖:林昀真/攝(資料照)

藍營方面,黨中央無預警地排除在地人選,選擇和桃園僅有「工作淵源」的張善政參選,雖然張一再強調他非空降,也積極拉攏同黨支持,但基層反彈聲音極大,「整合問題」一直是張善政團隊極欲突破的困境。這幾個月透過勤跑基層、不斷釋出善意放軟身段,10月8日張善政與議長邱奕勝聯合舉辦南區競選總部成立大會,除了藍營大咖及地方民代全員當場,就連無黨籍議員也現身力挺,在邱奕勝發揮主場優勢強力動員下,張善政首場造勢晚會場面,讓藍營信心大增。

綠營鄭文燦8年執政扎實,無論藍綠都買單,鄭運鵬等於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打這場選戰,持著現任執政優勢,加上本身在地立委身份,起跑點佔盡優勢;但另一方面,鄭文燦光環對民進黨來說,有外溢效應,輔選其他縣市沒有問題,但回到自己家鄉的地方組織系統,當年支持鄭文燦的選票能否順利轉移到鄭運鵬身上,仍有待商榷。

而張善政雖然在人設形象、學經歷各方面都不錯,幾乎沒有負面聲量,但其「佛系打法」的選舉策略著實也讓地方基層備感壓力,尤其在爆出農委會研究案涉抄襲爭議後,張堅稱受限於宏碁和農委會簽訂的合約中有保密條款,對於該研究案內容他不能透露太多細節,結果民調數據明顯看出抄襲疑雲對他的選情有傷。

至於以客家女兒身份落腳桃園參選的賴香伶,雖然少了跟地方的連結,但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為2024總統大選佈局,勢必會傾全力輔選,有了柯文哲光環加持及黨的奧援,還有賴香伶本人的立委身份有其知名度,工運出身的她又有眾多勞工民意基礎支持,賴香伶以母雞身份積極帶領地方小雞(議員參選人)走訪基層,建立民眾黨在桃園的影響力,也算是幫民眾黨拓展放大在桃園的基本盤。

被開除民進黨籍的鄭寶清受訪時以「乞丐趕廟公」回應。圖為許榮淑(後中)和許國泰(後左2)陪同鄭寶清完成參選市長登記。(資料 照片) 圖:林昀真/攝
被開除民進黨籍的鄭寶清受訪時以「乞丐趕廟公」回應。圖為許榮淑(後中)和許國泰(後左2)陪同鄭寶清完成參選市長登記。(資料 照片) 圖:林昀真/攝

系出民進黨的鄭寶清發起「二次民主運動」,確實打動了不少堅持「清廉、勤政、愛鄉土」為思想中心的老民進黨員力挺他參選,像是輔選過多位民進黨參選人贏得選舉的前桃園水利會會長黃金春就接下他競總主委一職操盤選舉;此外,鄭寶清出身楊梅客庄,客家鄉親向來團結,從黨外時期就深耕桃園至今的鄭寶清,在地方原本就來地緣人脈,現在又有水利會系統及客家選票支持,更堅定他參選決心。

只是,傳統的民進黨是「認旗不認人」,加上鄭寶清參選後,攻擊民進黨比國民黨還用力,讓深綠陣營大跳腳,民進黨人更是以「背骨」重砲批評他,反而助力了綠營選票回歸。鄭寶清投入選戰,雖然確實吸引不滿綠執政,又票投不下去給藍營的中間選民注意,但在媒體及社會大眾的關注焦點大多放在政黨對決的環境下,要如何在藍綠白之間殺出重圍,對鄭寶清來說是一項大挑戰。

桃園過去政治版圖藍大於綠,雖然在鄭文燦執政8年之下模糊了政黨對立、打破藍綠界線,但這次年底選舉過程中,藍綠對於選戰越打越偏,反而少見對公共議題的討論,選民看不到政見,最後感覺又變回了藍綠對決。藍綠在桃園基本盤各佔3成左右,剩下4成的中間選民成了決定勝選的關鍵,小黨或無黨看似在政黨夾殺中,勝算不大,但憑著自身努力一步一腳印,及多年深耕在地的民意基礎,對於選情仍有一定影響力。

距離11月26日投票日只剩40多天的時間,桃園有都會也有鄉下,加上外來移入人口增加,全市人口平均年齡37.5歲,是六都最年輕城市,除了傳統的陸戰運用組織動員衝高投票率,如何發揮空戰影響爭取中間選民及年輕族群選票,將是這場「四腳督」的決戰關鍵。

張善政客家之友會成立,前桃園縣長吳志揚、立委呂玉玲、副議長李曉鐘到場相挺。 圖:林昀真/攝
張善政客家之友會成立,前桃園縣長吳志揚、立委呂玉玲、副議長李曉鐘到場相挺。 圖:林昀真/攝

更多新頭殼報導
2022縣市長選情分析》桃園四腳督 年輕、中間選民是決勝關鍵
2022縣市長選情分析》嘉義市李俊俋蠟燭兩頭燒 黃敏惠維持選情溫度
2022縣市長選情分析》女力對決隱藏世代交代之爭 彰化選情外冷內熱好戲還在後頭

柯文哲陪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催票。   圖:民眾黨提供
柯文哲陪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催票。 圖:民眾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