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休息站事故頻傳 駕駛:設計不良 反應時間短

905 次觀看
台北市 / 蔡銍湣 曹維升 張士奎 陳建達 吳權原 報導 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前,昨(25)日晚間發生電動休旅車自撞起火事故,釀成嚴重死傷。實際回到現場,不少駕駛直言,指標不太清楚,進休息站前的反應時間很短,還有設計不良等狀況,駕駛沒有多留意,可能就會發生意外。而且回顧歷史,楊梅休息站從2021年的年底啟用至今,車禍頻傳,去年還發生8車的連環撞,甚至有不少事故,都是開啟輔助系統而釀禍。 電動車被燒成火球,橘紅色火光燃燒濃煙久久不散,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前,25日晚間電動休旅車自撞起火,釀成嚴重死傷,其他駕駛說:「其實指標也不夠明顯,感受上就是這個交流道下來的距離很短,一下子就可能要急煞。」其他駕駛說:「本身設計就有問題,障礙物太多了,就會產生交叉率,交叉率,碰撞的機率就大。」一夜過去,來到楊梅休息站的其他駕駛們,對道路設計也提出質疑,透過地圖來看,下匝道路段有個下坡,從直線轉彎才能進休息站,不少駕駛直言反應時間不長,一進站就得彎加上匝道口比較小,如果沒注意,恐怕就直撞分隔島,而且有不少的歷史事故。楊梅休息站,從2021年12月25日啟用至今,去年6月8車連環撞,當時駕駛開輔助功能,沒有減速衝進服務區,造成3人受傷,1個月不到也發生5車連環撞,同樣3人受傷,而2022年也有轎車撞上分隔島,導致5人受傷。汽車專家林韋翰說:「(經畫面研判)在碰撞之前,其實系統應該是有進行介入而剎車,這邊又有一個小小的彎道,系統在高速的情況下有可能沒辦法辨別。」警方則表示,過去事故車輛的確不少都開自動駕駛,但這次有沒有開還要釐清,至於若不幸遇上火燒車,該怎麼辦。目擊民眾(2024.9)說:「哇,燒得精光。」專家解析,電動車的火這麼難滅,就是因為電池系統容易不斷自我加熱循環,導致熱失控,建議事發當下,第一時間遠離車輛,如果火勢不大,可嘗試使用車用防火毯,減緩火勢蔓延。實際詢問楊梅休息站,窗口表示目前站內還沒有防火毯,但有鑑於25日事故,已向上反映將備置相關配備。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