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怎麼來? 國民黨黨史館有答案

記者胡健森/台北報導

許多人對於吳稚暉先生的印象,在於他擔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並將《中華民國憲法》交給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的歷史畫面,但其實吳稚暉也是擬定注音符號的重要人物,國民黨黨史館在彙整黨史資料時發現許多吳稚暉所留下的珍貴手稿,歡迎民眾前往參閱,並一探注音符號的歷史及演變。

國民黨黨史館表示,注音符號出於晚清大師章太炎以篆體為本設計的音符,目的是為了改善中文字「無音可讀」的缺點,一開始稱為「注音字母」。民國元年,為了統一全國國音,推行國語運動,由教育總長蔡元培號召成立讀音統一會,委請吳稚暉籌備此事。民國2年2月15日,吳稚暉受讀音統一會成員推舉擔任議長,展開注音符號設計的工作,當時參考日本的拼音辦法,希望將讀音統一,俾利推動國語運動。

吳稚暉在規劃上,花費不少心力,從聲母、韻母、介母三個部分,挑選出簡單易懂的符號,作為拼音的基礎,從此設計至今仍為大眾所慣用的注音符號。民國7年頒布的「注音字母表」,共有注音符號39個,現行注音符號則為36個,消失的3個注音符號通常只在方言拼音中用到,因此被省略掉了。

民國7年11月,當教育部公佈「注音字母表」時,並不是依照現行慣例排比,現行的「ㄅㄆㄇㄈ」順序,是民國8年之後重新排列的結果,而且一開始也沒有一聲、二聲、三聲、四聲的聲調設計。

黨史館表示,吳稚暉以自己畢生精力推行國音統一工作,奠定了民國時期推行「語同音」的基礎,在黨史館的《吳稚暉檔案》中,仍保存了許多當初設計注音符號的底本、樣張與試寫等珍貴資料手稿,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