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台灣驕傲】舉重最大奧運獎牌庫 許淑淨唯一雙金

蔡溫義。(Mandatory Credit: Joe Patronite/Allsport)
蔡溫義。(Mandatory Credit: Joe Patronite/Allsport) (Joe Patronite via Getty Images)

在夏季奧運歷史上,堪稱體育強國代表的美國已經贏得超過1000面金牌,而中華代表團上屆在東京奧運寫下史上最好2金4銀6銅紀錄,在奧運累積奪牌數突破30面,當中舉重成為貢獻最多的項目,至今包辦4金2銀4銅。

台灣舉重先鋒 蔡溫義奪首牌

舉重是目前中華代表團唯一能在奧運拿到雙位數獎牌的項目,跆拳道2金1銀6銅共9面居次,從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台灣舉重選手已經連續4屆奧運都能站上頒獎台。

在舉重這10面奧運獎牌中,多達9面是由女子選手所舉出,唯一1面男子選手獎牌,是由蔡溫義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所拿到銅牌,這面銅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在這之前,能有台灣選手能在奧運奪牌已經是1968年的紀政,蔡溫義這一舉,也代表台灣近代體育發展的開端。

台灣舉重在奧運首金出現在2008年北京奧運,陳葦綾當時以抓舉84公斤、挺舉112公斤,總和196公斤拿到女子48公斤銅牌。不過拜前2名都用禁藥被取消獎牌所賜,陳葦綾成功遞補金牌,若依照比賽時間計算,她是國內首位在奧運摘金的舉重選手。

蔡溫義與陳葦綾退役後,2人都轉當教練輔助年輕後輩,對比歐美選手較為壯碩的體型,國內舉重能在奧運爭光,多半要往較輕量級發展,2人至今也帶出許多得意門生,當中最有名的後浪,莫過於由蔡溫義指導,教出台灣史上唯一1位奧運雙金得主許淑淨。

許淑淨出戰里約奧運。(Photo by Lars Baron/Getty Images)
許淑淨出戰里約奧運。(Photo by Lars Baron/Getty Images) (Lars Baron via Getty Images)

倫敦遞補金牌 許淑淨解鎖雙金

許淑淨曾2度獲選奧運國手,倫敦奧運出出茅蘆表現不俗,在女子53公斤比賽中,以抓舉96公斤、挺舉123公斤拿到銀牌,也是當時在倫敦奧運中華代表團首面獎牌。後續奪金的哈薩克華裔選手趙常玲被檢測出使用禁藥,許淑淨因而遞補奪金。

2016里約奧運,這絕對是許淑淨生涯最佳代表作,她先是抓舉表現完美,先後舉起92、96、100公斤。

當時許淑淨最大對手是中國黎雅君,進入挺舉時,許淑淨首把嘗試112公斤確保能奪牌後,把握黎雅君首次挺舉123公斤失敗的契機,次把衝高14公斤挑戰126公斤,黎雅君被迫跟上,兩人第2次試舉都失敗;後續許淑淨再調高到127公斤,還沒有挺舉成績的黎雅君備感壓力下,再次嘗試126公斤失敗失格,許淑淨在右大腿拉傷下,以抓舉100公斤、挺舉112公斤,總和212公斤搶下金牌。

遞補倫敦奧運金牌,又在狀態未最佳智取對手摘金,許淑淨台灣體壇唯一1位奧運雙金得主。

比較可惜的是,舉重向來最受爭議便是禁藥問題,不只是國外選手頻頻爆出惹上禁藥麻煩,這位在奧運舞台成就最偉大的台灣選手,許淑淨生涯後期同樣捲入禁藥風波,原先還想瞄準2018年雅加達亞運的她在亞運前宣布提早退休。

郭婞淳出戰東京奧運。(Photo by Vincenzo PINTO / AFP) (Photo by VINCENZO PINTO/AFP via Getty Images)
郭婞淳出戰東京奧運。(Photo by Vincenzo PINTO / AFP) (Photo by VINCENZO PINTO/AFP via Getty Images) (VINCENZO PINTO via Getty Images)

郭婞淳接班 舉重女神降臨

接班許淑淨成為國內舉重看板的是「舉重女神」郭婞淳,里約奧運她也曾被寄予奪金厚望,可惜因臨場發揮不佳跟金牌錯失而過,仍在女子58公斤以抓舉102公斤、129公斤,總和231公斤獲得銅牌。

上屆東京奧運郭婞淳捲土重來,從里約奧運後,她先後拿到台北世大運、雅加達亞運等大型綜合運動會奪金,並在2017到2019年世界舉重錦標賽中,橫掃6金3銀,帶著比里約奧運更大的氣勢來到東京奧運。

在東京奧運的郭婞淳,只能用輾壓來形容,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6公斤,差距銀牌近20公斤差距,終圓金牌夢,也是台灣選手在奧運第4面舉重金牌。

今年郭婞淳再戰巴黎奧運,由於近幾年好手輩出加上她因傷表現有所下滑,蟬聯金牌難度高,但依舊有望搶下獎牌,若能奪牌,她將成為台灣史上拿過最多面奧運獎牌的選手。

【奧運影音新聞】

◤看更多◢

👉關注更多巴黎奧運新聞

免責聲明

奧林匹克、奧運、奧運五環、“Faster Higher Stronger”、“Games Wide Open” (英文及法文)、及相關標誌與吉祥物為國際奧委會、奧運會和帕運會巴黎組委會、或其相關機構所擁有。本網站與上述該等機構並無任何贊助或其他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