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學習】到德國做研究,教授讓我好吃驚!
作者:Jeffrey Pan 傑佛瑞/ Viel Spaß! 背包客的奇幻旅程
來到德國展開博士班研究生涯的日子,即便這趟全新旅程才起步不久,卻已遇見許多做研究、做實驗觀念上的衝擊與刺激,進而激發更深一層的思考。
當然,不同研究機構、不同實驗室的風格與著重之處皆有差異,本篇文章僅就我在德國實際體驗、親身經歷的感受作分享;不過,即便無法涵括全部案例,但許多不同觀念的有趣學習與反思,相信仍具參考價值,因此決定透過本文與讀者們分享。
觀念一:不僅嚴謹,還很重視「以人為本」
猶記得剛抵達研究機構的第一週,除了免不了的典型流程──認識環境、認識各個行政處室的「大地遊戲」──之外,令人最印象深刻的是,研究單位對於「實驗室安全」的極度重視;不僅有涵蓋整個研究機構的總安全講習,還有各個實驗室分門別類的安全訓練,全都少不了。
回想過去在臺灣讀書時,若是理工科背景的學生們,相信對實驗室相關的安全講習多多少少有些印象,不會太陌生。但我在德國所處的研究機構提供的安全講習,卻讓我有了全新體驗,尤其是針對人身安全的部分著墨頗深。
怎麼說呢?所有講習、所有講師皆不約而同、不下數次地提到:就算實驗儀器與設施再怎麼昂貴,只要碰到緊急狀況皆可拋棄之,即便是造價百萬、千萬等級的設備,都不如研究人員當下的生命安全來得重要。此外,無論是逃生路線、緊急醫療設施還是急難救助聯絡裝置,其擺設位置和使用方式更是一再被強調。
整體來說,來到德國讀博士班之後,除了體驗到眾所皆知的嚴謹研究程序,人們對「以人為本」的重視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觀念二:欲速則不達,先用 3 個月「多看看」
一剛開始的博士班生涯,總免不了滿腔熱血且充滿遠大抱負,加上自己本身個性較為急躁,總是求好心切地渴望研究有飛快進度。初次與指導教授們(註一)展開個別研究會議時,就明顯感受到研究觀念與思維上的衝擊。
會議一開始,我詢問教授是否該於此次討論中,訂定出我的博士班研究方向與主題,從教授口中所得到的答覆卻大出意料之外,令我感到吃驚──教授並非直接給出研究建議,反而要我別著急訂下題目與方向,叮嚀至少在博班生涯的前 3 個月,在實驗室多看、多學、多請教同儕,並多吸收整個實驗室目前正在進行的各項研究專案,其相關背景知識與內容,而後慢慢收斂、摸索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與主題。
教授的解釋是,如果在博士班學程最一開始,就立即訂下研究的主題與方向,看似有效率的決策進程,實則因前設認知不熟悉,很可能導致多走冤枉路,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不管是發現所訂研究主題不合適、研究方向不恰當,或是相關內容與自身期待大有落差,甚至是發現自己其實對該主題根本沒有太多興趣,如此一來反而有「打掉重練」的潛在風險。
這與我起初的思考模式的確大大不同,原來,在研究初期看似起步非常效率且快速的決策,到頭來卻有花上加倍時間從頭來過的風險。指導教授這套「先多花時間摸索與吸收、再決定研究方向與主題」的哲學,竟與我稍後幾週於機構參與的工作坊主題不謀而合。
這個專門開設給博士生,有關時間與專案管理的工作坊中,主要探討博士生涯的研究軌跡、進展現象等期刊論文(註二),這些文獻所闡述的理念與指導教授的意指相符。大意是在博士班學涯最初期,建議至少要花 3 個月摸索與學習,再訂定研究方向與題目,看似在研究前期多耗費的時間,卻與最終博士班研究生涯能否順暢進行、減少不必要的研究挫折,有著直接的關聯性。
上述觀念讓我重新反思做研究的過程,或許並不總是憑藉有效率且迅速的節奏即可,更多時候反而需要磨練心性,尤其是耐心的養成、知識的累積與時間的醞釀,最終才得以水到渠成。
在第二次與指導教授的個別研究會議中,果不其然,我再次獲得了觀念上的拓展。總結所接受到兩點核心思維,接著與讀者們分享。
思維一:「為何而戰」的心態定錨很重要
作為一位博士生,進行研究或做實驗的核心,即在於探索與突破人類的知識邊界(Knowledge Boundary),最終以作為新知識的提供者與創造者為目標,朝助人類社會邁向更美好生活的方向努力。
上述目標看似遠大,卻並非遙不可及,畢竟從人類文明與科技進程的發展脈絡來看,每一次人類社會生活的革新,皆有科學研究的突破作為基礎。這個認知對個人有什麼幫助呢?在博士班研究生涯初始,若能先訂定好心態與格局,便能替往後必定不斷遭受的研究瓶頸、實驗挫折,提供「為何而戰」的堅定信念,得以不喪志地繼續走下去。
思維二:目標擬定與風險評估之必須
如同在業界從事研發工作一般,執行一個研發專案之前,通常會擬定一份專案風險評估報告(Risk Assessment),目地除了提升對新專案的掌握度知外,更重要的是預想潛在瓶頸,並事先設想相應可行的解決辦法,以及所須搭配的資源與人力。如此一來,無疑能大幅提升新專案的可達成度。
而在德國博士班研究生涯中,指導教授則要求在開始新研究計畫之前,針對「研究所要解決問題」、「研究方法與策略」、「預期實驗結果」以及「研究結果與影響力」等四大項目作評估報告,與業界做法雖在分項上不全然相同,但可說是在風險控管與評估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這一點觀念所延伸的收穫是,如此評估報告如同定期檢核表,每當研究進行了一段時間後便可回頭檢視,進程方向與最初設定的是否一致,抑或早已偏離而不自知。同時,在遭遇實驗挫折之際,也可來回檢視與反思,有刺激研究靈感的作用。
以終為始,最後一項指標「研究結果與影響力」亦如同前述關於研究心態之訂定,提供了「為何而戰」的明確信念與目標。
以上是我在德國的研究機構所看見、體會與吸收的不同觀念,除了期盼與正在從事研究工作的同行互相砥礪之外,更希望能拋磚引玉,幫助非從事研究的讀者們從這些研究觀念汲取靈感,進而轉化並運用於日常中,為生活帶來正向而積極的改變。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德國研究生涯「好吃驚」:教授給我的第一課,是先花 3 個月「多看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海外博士回臺任教之路】研究生活到底有多苦?博士班過來人這樣看
台灣的博士太多了?──問題的關鍵,其實是這個社會不知道「博士能幹嘛」
作者簡介:
Jeffrey Pan 傑佛瑞,1990 年生於台灣風城,喜愛探索新事物,自幼保持著令人恐避之不及的「十萬個為什麼」精神長大。現職為對肉眼無法辨識之尺度,也須斤斤計較的工程師,卻不情願令右腦留得片刻閒,熱愛古典音樂,閱讀以及表演藝術。 曾居德國亞琛(Aachen),不覺地與歐洲大陸對話了一年半載,享受握著地圖,背起行囊前進,以及偶爾迷路的驚奇,熱切地想分享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