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專欄】推動女籃職業化第一步 改變特殊文化最為關鍵
中華女籃近期遠赴澳洲參加亞洲盃賽事,苦吞連敗不打緊,還以11分之差史上首次輸給菲律賓,做為台灣女籃傳奇人物的T1 LEAGUE會長錢薇娟日前參加記者會時不僅認為這是個警訊,更再次拋出「女籃職業化」的議題,只是職業化就能解決問題嗎?
台灣女籃發展有其特殊性早已不是新聞,早期各球隊都有所屬建教合作的學校,也就是俗稱的「幼隊」,然而,即便各隊各自擁兵自重,但握有雄厚資源的國泰人壽女籃從國中端就招攬高度、技術最頂尖的球員,將台灣最強女籃球員一把抓的結果就是長年獨霸,每年WSBL開打大家就只能爭老二席次,但2019年WSBL開始進行選秀會後,整體大環境悄悄地起了些許的化學變化。
2021年WSBL選秀會,手握第一指名權的台灣電力女籃欽點世新大學的謝津宛成為選秀狀元,事實上,她從滬江高中開始就是台元紡織女籃極力培養的球員,但卻在選秀會上被台電帶走,台元邱啟益教練當時表示,「這就是選秀的精神,我們當然想留她,畢竟養了8年,但她在台元要面臨的是國手級隊友的強力競爭,如果她去台電能有更好發展,我們也是相當祝福,台灣女籃球員必須多流動不能一攤死水,不然永遠不會進步」,這話也道出了些許無奈。
「是球員都想上場比賽!」國泰女籃在今年WSBL賽場風光連霸,球員年齡層橫跨老中青,年紀小的只能在國手學姐後面排隊等上場,可能前一年20分鐘,新一年直接打對折都是常見的現象,在別隊可能是先發等級的球員,這樣被浪費在板凳上一年打沒幾場,對於那些缺人的球隊甚至國家隊都相當可惜。
「打不到球,那不如離開國泰吧!」球員想離開,但真的離得開嗎?這是小球員們普遍遇到的狀況,據了解,所謂「建教合約」內含從文化大學碩士畢業後需在球隊打滿幾年才能離開的相關條款,但期滿後,還會面臨到高層軟硬兼施的留隊手段,甚至開出「明年妳會是先發」、「帶妳進中華隊」之類的支票,年輕球員在沒經紀人協助或相關人士諮詢的情況下,往往只能接受安排,文化大學端,從當年林文佑的離開到這暑假U18亞青隊長韓汛、187長人趙云楓的求去,更顯得國泰的做法就像一把雙面刃。
「女籃職業化」是T1 LEAGUE會長錢薇娟近年不斷拋出的議題,她也曾講過,「我來當T1會長就是希望在任內能推動女籃職業化」,但要職業化談何容易,WSBL現有4隊中僅有國泰、台元是民營機構,錢從哪來?職業隊的企業從哪來?球迷從哪來?都是面臨的考驗。
女籃職業化面臨到的問題很直接也很現實,台電跟中華電信兩隊都算是公家單位,職業化基本上機率不高,就算事成了也會面臨到錢從哪來的問題,當然還有聯盟商業模式是什麼?球隊怎麼賺錢?怎麼分潤?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再者球迷哪裡來?他們的消費力能否支撐球隊票房、商品甚至聯盟嗎?種種問題及考驗,相當現實且直接,沒有個架構的話對於企業而言只是將錢丟到海裡而已,不僅有去無回而且還看不到任何願景。
女籃職業化真有其必要性嗎?答案或許是肯定的,但現階段而言似乎有比職業化更該做的事,對於WSBL而言本季不僅增加場次來到24場歷史新高,也首度將比賽移師雙北以外,這些都是新嘗試及改變,擴大市場讓更多人接觸女籃及增加球隊或許才是現今的首要課題。
近2-3年建教保留球員的入隊讓各隊人數逐漸趨於飽和狀態,有人旅外回台沒球打,也有人走完新秀合約早早退休,這些當打之年的球員選擇離開籃壇不止是警訊更是損失,就有多位WSBL教練指出,「今年走出雙北是不錯的做法,如果有企業願意投入的話就更棒了,近年各隊板凳上充斥著打不到球的球員,她們並非沒能力只是因為戰績考量上不了場,如果有新球隊對她們而言才是好事,台灣女籃才會進步」。
女籃職業化確實是未來必須要走的路,但現階段而言還有很多「傳統」需要改變,也需要更多企業投入參與,以目前WSBL僅4隊的規模確實少了點,職業化前要做的準備還很多,就看相關人士如何運籌帷幄了。
◤運動爆款年中特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