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專欄】足球界的「大加班時代」到來,是否逼迫球員付出慘痛代價?

Daniel Carvajal。(Photo by Mateo Villalba/Getty Images)
Daniel Carvajal。(Photo by Mateo Villalba/Getty Images) (Mateo Villalba via Getty Images)

文/喬齊安

在10月6日進行的西甲聯賽中,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的第一隊長Daniel Carvajal在一次大腳解圍中發出慘叫應聲倒下,被擔架抬出場外接受緊急治療。這位32歲的球星受到前十字韌帶(ACL)斷裂的重創,包含其他部位手術後要休養1年才能復出,確定本賽季報銷。

ACL是膝關節裡最容易受創的韌帶,更是運動員容易面臨的噩夢。即使完成重建手術,球員的身體往後也更容易受到其他關節韌帶、半月板的損傷,根據美國籃球協會的統計,ACL受傷後的球員有22%沒有重返賽場,44%的球員回到賽場後表現比起傷前還要下降。無論醫學有多大進步,都是所有運動員不想碰到的傷勢。

Carvajal並不是少數的倒楣鬼,與他聯手在今夏歐洲國家盃奪冠立下汗馬功勞的「世界第一後腰」Rodri也在9月25日就遭遇相同傷勢,前一個賽季就幾乎「踢好踢滿」的兩人在本賽季都曾經發聲反對球賽場次日漸增加的趨勢。根據保險公司在這個月提出的報告,23-24五大聯賽的球員受傷比例比起前一個賽季已經多出了4%,今年甚至聯賽才進行不到兩個月就出現了超過10名ACL傷患,即便ACL問題不全然與疲勞相關,但其他肌肉疲勞導致的大小傷勢已經明顯浸蝕了球員的健康、並降低了競賽的品質。

Daniel Carvajal應聲倒下被擔架抬出場後,經檢查為前十字韌帶斷裂,也確定本季報銷。(Photo by Mateo Villalba/Getty Images)
Daniel Carvajal應聲倒下被擔架抬出場後,經檢查為前十字韌帶斷裂,也確定本季報銷。(Photo by Mateo Villalba/Getty Images) (Mateo Villalba via Getty Images)

過去的豪門球星,最主要參加的比賽就是國內聯賽與32強較勁的歐冠比賽,並在夏季迎接4年一度的世界盃與歐洲盃,在一些聯賽週間空檔的國家隊友誼賽日可以有喘息休養的機會。但UEFA2018年起成立兩年一屆的歐足聯國家聯賽,並進而改制讓此聯賽與進軍歐國盃的資格掛勾,為了精采性而強迫提升了比賽強度。

2021年UEFA又接連發起幾項重要改革,首先是歐冠擴軍,從原本的32隊增加到36隊,每一支球隊從踢6場的小組賽增加到踢8場聯賽制,球隊想拿到前8名晉級淘汰賽就必須盡量拿到積分,不再有過去4隊一組時最後兩場小組賽有踢「省電足球」稍作調整的機會。另外歐足協協會聯賽(簡稱歐會盃)也正式開踢,這個第三級別的歐洲俱樂部賽讓成績並非前六名的球隊也多了10幾場比賽要踢。這些爆量增加的比賽帶來了滿滿的票房收入,對於球員的薪水也有助益,但是強硬要求球員長期繳出高強度的競爭內容,又是否合乎情理?

Rodri在歐冠比賽前表示,足球員能夠發揮最高水準的場次,一年應該是在40到50場之間,超過這個極限後表現必然下滑,因為大家無法維持正常的身體狀態,但今年的新賽制卻得讓球員踢上70甚至80場比賽。球員們普遍的心態已經是「接近想要罷工」,遺憾的是在真的罷工之前,他就已經重傷被迫休養。而身為足球迷的我們面對這個「大加班時代」,需要的是眼花撩亂怎麼看也看不完的大小賽事、還是量少質精卻場場經典難忘的頂尖對決呢?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