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專欄/Effy】金子就該發光!日本J聯賽2026年新賽季大幅調高新人薪資上限
文/Effy
今年才開始,27歲的三笘薰,攻入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生涯中的第15個進球,成為英超史上進球最多的日本球員。中東球隊施展鈔能力,祭出6500萬歐元搶人無果,但也反映出,目前身價4500萬歐(約15億台幣)的三笘薰,將是今夏轉會市場的焦點。
三笘薰並非橫空出世,自幼進入川崎前鋒踢球,全城上下都知道「此人必成大器」,但22歲的三笘薰與川崎前鋒簽下職業合約時,他的年薪是460萬日幣,不到台幣130萬。知道此人必成大器,為什麼薪水卻低的可怕?難道其他隊伍不想用更高的薪水來搶人嗎?
答案在於J聯盟的「職業ABC契約」(プロABC契約)制度。當時適用C契約三笘薰,不論加盟哪支球隊,薪水最高就是460萬日圓。
什麼是J聯賽「職業ABC契約」制度?
J聯賽自1999年起施行「職業ABC契約」制度,將新人球員分為A、B、C三級,設立薪資上限,防止俱樂部在人才競爭中過度支出,確保財政穩定。
這一制度源於90年代泡沫經濟時期,當時J聯盟作為新興娛樂產業,吸引大量資金湧入,各隊瘋狂溢價收購球星,甚至出現「沒踢過世界盃,薪資卻超過歐洲球員」的異象。
職業ABC契約的弊端
時至今日,ABC契約已與現實脫節,成為J聯賽發展的阻礙。雖然J1聯賽薪資水準接近歐洲二流聯賽,但加上ABC契約的限制,對年輕球員的吸引力大幅降低。
選手不斷流出
簽約川崎後,三笘薰迅速站穩主力,實質收入超過460萬日圓,轉會歐洲時,更創下日本球員外流的最高轉會費,用轉會費報答了川崎前鋒的養育之恩,是日本俱樂部心目中最理想的模式。
但試想,若你是日本的足球新星,不像三笘薰「有家可回」,面對J聯賽第一年僅360萬或460萬日圓的薪資,與荷蘭、比利時聯賽至少1500萬日圓的待遇相比,你會如何選擇?答案不言而喻。綜合「足球夢」、「前進五大聯賽的機會」與「薪資待遇」,去歐洲更具吸引力。近年來,福田師王、小久保玲央布萊恩、塩貝健人等新秀畢業後,皆直接赴歐,未為J聯賽俱樂部留下任何轉會費,對聯盟而言是巨大損失,卻是球員本人的合理選擇。
喪失職業吸引力
對內,日本正面臨少子高齡化問題,所有產業皆面臨年輕勞動力短缺的挑戰。
根據日本勞務行政研究所的調查,2023年度的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為271萬日圓,對年輕勞動力的薪資待遇大幅改善,如果J聯賽不調整薪資制度,願意成為足球選手的年輕人將大幅減少。
選手工會會長吉田麻也表示:「我曾聽說J2球員的薪水,比在速食店打工還低,在J3,這則是殘酷的現實。」長期低薪的環境,讓職業足球的形象蒙上剝削的陰影。
改變的時刻到了
隨著J聯賽2026年即將進行賽季改制,在提高整體聯賽收入的戰略下,2026賽季,職業ABC契約也將與春秋制一同進入歷史,首年的上限大幅提高為1200萬日圓,過去的480萬日圓上限則改為J1的最低薪資。意即大物新人可以在第一年最高拿到1200萬的年薪。
能有效阻止球員流出嗎?
這次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提升球員待遇。長期而言,低薪與聯賽產值不足才是J聯盟真正的挑戰,而年輕球員流失只是其副作用之一。
將薪資上限提高至1200萬日圓後,年輕選手經由J聯賽赴歐,俱樂部能取得更高的報價。在赴歐勢不可擋的狀況下,J聯賽必須為俱樂部找到最大利益。
當然,對地方小型俱樂部而言,提高薪資將帶來更大財務壓力,尤其在人口較少、收入來源有限的城市,經營挑戰將更加嚴峻。但對他們來說,辛苦的事情也不只這一樁。
巨星還是水貨?好刺激
「我們需要一個讓更多人嚮往成為足球選手、在J聯賽發光發熱的制度改革。」J聯盟理事長野野村芳和在官方新聞中提到。許多財務狀況良好的俱樂部,例如,23年營收勇破100億日圓的浦和紅鑽,或許豪門們早摩拳擦掌,希望透過對新人的投資,讓俱樂部的收益更上層樓。
對球迷而言,戲劇張力與精彩場面永遠不可或缺。而當起薪突破1000萬日圓的新秀踏上球場,勢必成為熱議焦點。所有人都想知道,球隊重金簽下的年輕球員,究竟是未來巨星,還是高薪水貨?將為J聯賽帶來更多話題與觀賞價值。而2026年的賽制革新與薪資上限提升,將是J聯賽30年來最關鍵的進化,不僅強化聯賽競爭力,更是日本足球成就2050年世界盃奪冠目標的堅實基石。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