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專欄/林煒珽】大聯盟最後人格者 法蘭克羅賓森的啟示

文/林煒珽

老派的球迷會懷念老派的棒球,那些我們還知道的義理仍存在的年代。在白髮逐漸變多的時間長河,我們正朝向未知的浪頭前進。今天的球員對教練動輒吹鬍子瞪眼睛,自己未來的合約永遠比球隊的勝利重要。但剛剛以83歲告別我們的法蘭克・羅賓森先生(Frank Robinson),是個老派的指標。

你們都還記得馬恰多(Manny Machado)有一次打出滾地球後慢跑被雙殺,讓金鶯教頭蕭瓦特(Buck Showalter)氣到炸吧?還有去年的世界大賽,第三戰打到左外野圍牆上的一壘安打,不肯拼命的馬恰多,在事後毫無悔意,卻有可能拿到頂級合約。而馬恰多在金鶯隊的大學長羅賓森,在1970年一場在芬威球場的比賽,把一球打到深遠左外野。羅賓森以為是全壘打,但卻被綠色怪物擋住,沒有盡力跑的大羅停在一壘上。小羅賓森十歲的塞揚級投手,現任金鶯隊轉播球評的吉姆・帕瑪(Jim Palmer)回憶道:「我們那場贏個9比3還9比4吧,總之是輕鬆獲勝,所以那支消失的長打無關緊要。但在賽後(時任金鶯總教練,也是名人堂成員的)威佛(Earl Weaver)桌上卻有一張紙條,寫著:『我侮辱了金鶯,我侮辱了棒球,而我也侮辱了我自己。我絕對不會讓這種事情再發生。』除了這張紙條,大羅還留了兩百塊美金。當時羅賓森已經在國聯和美聯都拿過MVP,九度入選明星隊,是金鶯隊陣中的天王巨星,但他還是這麼做了。「他不只嘴上講講,他絕對身先士卒。他的江湖地位完全不需要做這些,但他就是做了,因為他就是這種人。」

羅賓森和率先打破黑白種族藩籬的傑奇・羅賓森(Jackie Robinson)沒有親緣關係,法蘭克在傑奇開路後九年升上大聯盟。辛辛那提紅人隊在1953年選了比爾・羅素(Bill Russell,史上NBA冠軍戒指最多的男人,共11枚,兩隻手不夠用)的籃球隊隊友,同時也是棒球隊的明星選手,年僅18歲的羅賓森。這支麥克萊蒙茲高校棒球隊實力驚人,除了羅賓森以外,另外還有平森(Vada Pinson)和佛路德(Curt Flood),後來都是大聯盟的明星球員。

大羅年僅20就打上大聯盟,是紅人隊首位黑人明星,因為紅人隊在1954年才出現首位非白人球員。他菜鳥球季就打了38轟,平了當時的大聯盟紀錄,直到2017年才被賈吉的52發所破。在紅人十年期間,他打擊率平均超過三成,324支全壘打和1009分打點,至今仍是紅人隊史上累積全壘打數第二名,僅次於紅人一代名捕奔奇(Johnny Bench)。羅賓森在紅人最風光的歲月是從1960到62年,連三年的長打率和攻擊指數都雄霸國聯,在1961年還率領紅人拿下國聯冠軍,在世界大賽對陣洋基,這年他也拿下第一次的MVP獎。

但是命運實在是個奇妙的東西,在1965年球季後,紅人老闆老迪偉特(Bill DeWitt)居然將這位看板球星交易到金鶯,換來投手帕帕斯(Milt Pappas)、波德尚(Jack Baldschun)和外野手辛普森(Dick Simpson)。這筆惡名昭彰的交易案被視為紅人隊史最黑暗的一頁,也是老迪偉特在他多年的棒球生涯中少見的大失誤,雖然他在當時為自己如此辯護:「羅賓森已經是個不年輕的30歲老頭了。」但看看換來三人日後對紅人的貢獻,以及大羅去了巴爾的摩之後的成績,答案相當一面倒。

金鶯隊當時是支美聯的中堅隊伍,在1965年贏了94場比賽,排名第三。1966年的春訓,在邁阿密的艷陽下,年輕的捕手艾齊巴倫(Andy Etchebarren)和一壘手鮑爾(Boog Powell)站在本壘板後面,看著這個30歲,新來的老頭羅賓森把球一一打向中左外野的棕櫚樹外,看著看著,兩人對望一眼,艾齊巴倫說:「看來我們剛剛贏得了美聯冠軍。」鮑爾回應:「看起來是耶,對吧?」這兩人一語成讖,羅賓森這年以三冠王的驚人成績,不只自己當選美聯MVP,還幫金鶯拿下首座世界大賽冠軍,六年之內,四度打進世界大賽,並在1970年再一次登頂。金鶯隊當時不只挖來一個打擊好手,更意外找到一個更衣室的領袖。

鮑爾說:「那時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期待法蘭克什麼。好像金鶯從辛辛那提找了一個老態龍鍾的30歲老球皮。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還送走了帕帕斯,他是個很棒的投手。我們覺得我們其實已經夠強了,起碼我們自我感覺如此,但事後諸葛來看,是法蘭克來了以後,教會我們怎麼贏球的。」

帕瑪說:「他來了以後,讓我們都變好了。他讓我們都相信,信念是很重要的。球季很漫長,你每天去球場,不能說每天都指望能贏,但起碼在球隊陣容很強時,你相信可以打得贏。但他是真的讓我們都變更好,他讓我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獲勝。」

沒有多久,羅賓森就成了金鶯隊的老大,而當時他們有個習慣,就是在贏球之後舉行袋鼠法庭(Kangaroo Court,美國俚語,通常指私設刑堂),法官當然是羅賓森,他會煞有介事地戴上用拖把頭改製的法官假髮開庭,花五分鐘審判當天的罪犯,像是如果三壘有人,不到兩出局,而你沒把人送回來得分,你就有罪,要罰一塊美金。才一塊美金!對你來說可能都無關痛癢了,何況是這些職業球員,「但重點不是那一塊錢,而是在於你犯錯時有人會注意到,讓你下次碰到這情形是要更拼命,因為你不想被罰那一塊錢。」鮑爾回憶:「這就是法蘭克帶給金鶯隊的,我們在他來之前拼的沒這麼兇的。」

羅賓森不只是個偉大的球員,他還很會思考自己的未來。他在紅人期間,利用季外的時間去辛辛那提當地的名校查維爾大學取得學位。當他還在當球員時,他就知道未來要當教練,就利用冬天跑去波多黎各聯盟自願不支薪當總教練。那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因為大聯盟從來沒有出現過黑人教練,但羅賓森相信自己的能力,就像是他知道能把球打出球場外一樣。噢,順帶一提,羅賓森是唯一一個在正式比賽中把球打出金鶯舊球場,紀念球場的人。

1975年印地安人隊給了大羅實現夢想的機會,讓他肩扛球員和總教練兩職,這使得他如願成為大聯盟史上首位非白人的總教練。他後來又做了巨人、金鶯和博覽會/國民隊的主帥。在他最後一年當總教練的2006年,國民隊簽了一位30歲的替補捕手李克洛伊(Matt LeCroy)。之前在雙城隊待了六年的李克洛伊雙膝都有傷,傳球的右手也不行了,一來報到,羅賓森就開門見山地說:「你不會有太多上場時間的。」羅賓森向來覺得該讓先發球員能打就盡量打,李克洛伊被這位總教練的誠實嚇到,他在大羅的死訊傳出後回憶道:「(我簽約之前)大家都警告我他是個很難相處的人,其實不然,他的個性和江湖傳聞恰巧相反。」

國民隊那年很慘,又慘又傷,一號捕手史奈德(Brian Schneider)進了傷兵名單,二號捕手岡薩雷茲(Wiki Gonzalez)又腦震盪了,在5月25號這天,羅賓森別無選擇,只能用李克洛伊擔任捕手。對手是太空人隊,他們知道小李的身體侷限,把這場比賽變成一場路跑大賽,雖然國民有著6分領先,但太空人隊已經盜壘了7次,再加上兩次李克洛伊的傳球失誤,現場兩萬多名球迷開始鼓譟。

教頭羅賓森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在局中就換捕手,用整年都沒蹲過的費克(Robert Fick)接替李克洛伊。棒球場上的不成文規定,在局中換野手,如果不是受傷,往往是因為出了極大的狀況,當時目睹這刻的人都替李克洛伊難過。不過這位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捕手自己知道怪不了別人,是他自己惹出這種厄運的。

賽後李克洛伊自己坐在重訓室中,此時國民的公關主任戴佛(John Dever)跑來小小聲地問他:「你能不能回答媒體幾個問題?法蘭克情緒有點激動。」小李回應:「啊,什麼意思,法蘭克有點激動?」於是戴佛放了大羅在記者會的片段,這位打球時以硬漢著稱,和人對嗆絕不手軟的總教練哭了,不是因為國民隊好不容易贏得賽季第二次三連勝,而是他覺得他在比賽中羞辱了李克洛伊,他沒辦法好好對待一個在他最喜歡的行業中的同伴。

李克洛伊面對他這輩子見過最多的記者們,說出了他知名的一段話:『今天就算是我老爸當教練都會做相同的事情的。』但是羅賓森的眼淚,證明了他的同理心,「很多人不了解法蘭克,外界都以為他是個頑固的硬心腸。他是個偉大的球員,經歷了黑人選手的不平等待遇,但那天對我最大的衝擊是,羅賓森關心每一個人,不管你是超級巨星,還是板凳最尾巴那個人。這件事讓大家對羅賓森先生改觀,他真的在乎。這也改變了我們原本就不錯的關係,提升到另一個階層。他以為我會對他發怒,其實我真的不會。」

從這天起,羅賓森一直鼓勵李克洛伊往教練發展。後來小李真的進了國民農場體系,現任國民2A哈里斯堡隊的總教練。他說,如果不是2006年五月的那場比賽,也許就沒有今天的他。

羅賓森這位大聯盟史上唯一在兩個聯盟都拿過MVP的超級明星,即使不拿著球棒,都能夠影響別人的生命。偉大的人格,自有其風骨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