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專欄/城牆】千呼萬喚始出來!明尼蘇達雙城休賽季第一筆大聯盟簽約

Danny Coulombe。(資料照,Photo by Stephen Maturen/Getty Images)
Danny Coulombe。(資料照,Photo by Stephen Maturen/Getty Images) (Stephen Maturen via Getty Images)

距離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開幕戰(泛指各隊的,撇除日本的海外開幕系列戰)只剩下不到2個月,但比起動作頻頻的洛杉磯道奇、砸大錢的紐約大都會、積極的底特律老虎、寄望突破的多倫多藍鳥等活躍隊伍,也有球隊靜悄悄宛若鴨子划水,例如明尼蘇達雙城。

由於休賽季需要處理球隊出售、轉賣的洽談、相關細節等事宜,讓雙城球團的操作空間不多,畢竟預算、新老闆風格等環節皆尚未明朗,讓雙城幾乎是「只出不進」,大多都是小聯盟約的「樂透」性質,在1月舉辦的球迷會時隊上球星Carlos Correa亦表示:「我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能控制的事情上,我一直有在和上層溝通,而我明白我們暫時處於無法大規模補強的狀態,這就是事實,只得接受,並且讓自己保持競爭力。」

原本被預期雙城有機會在1月底談好出售事宜並宣布,結果到了2月還沒塵埃落定,不過總算出現休賽季的首張大聯盟合約:雙城1年約(300萬)簽下左投手Danny Coulombe,為牛棚增加不少能量。

Coulombe現年35歲,雙城球迷對他不會太陌生,因為他2020-2022年期間為雙城登板41場,合計防禦率2.92、WHIP值1.28,不到非常威猛、但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感。

說來奇妙,Coulombe的雙城生涯充滿曲折:縮水賽季就因要騰出空間給Juan Minaya,導致Coulombe季中被DFA,但11月重新和雙城簽下小聯盟約。2021年球季結束後未獲續約、再度成為自由球員,12月初又是與雙城達成小聯盟約共識、並在2022年擠進開幕賽名單(生涯首次)。

Danny Coulombe。(資料照,Photo by Scott Taetsch/Getty Images)
Danny Coulombe。(資料照,Photo by Scott Taetsch/Getty Images) (Scott Taetsch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季初,雙城用Coulombe作為交易籌碼,向巴爾的摩金鶯換取一筆現金,而他把握機會、在金鶯投出一片天,2023年單季61場出賽是金鶯陣中投手第3名,僅次於也是出身雙城的Yennier Cano、保送偏多的Cionel Perez。Coulombe雙城時期偶爾會有控球失準的亂流、不夠穩定,但轉戰金鶯後顯著降低保送率、K/9值也超過10。

檢視數據,2023年的Coulombe卡特球製造超過31%的揮空率,二縫雖然均速大約91英里(約146公里),但被打擊率僅1成出頭,充分發揮鞏固勝利的角色。去年球季則是滑球扮演克敵任務,揮空率將近40%,未被挨轟、被打擊率0.120,且應付左打與右打者都是游刃有餘,連續2年在季後賽登板、防禦率仍是0。

Coulombe的曲球和滑球和聯盟整體平均相比,都有較大的垂直位移量,讓打者比較難掌握、適應擊球點,加上將球控在邊邊角角的能力不差,頗能讓教練團信賴。

雙城欠缺左投已是眾所皆知的局面,尤其休賽季將Jovani Moran交易走、老將Caleb Thielbar也成為自由球員,這讓Coulombe的回鍋顯得更為重要,儘管上季又動了小手術、年紀亦逐漸邁入高風險因子,但在火球投手中佔有一席之地應不會太難(和Jorge Alcala、Jhoan Durán、Griffin Jax等人相比,他的「型態」相對特別且又是陣中罕見左投)。

假設沒有意外,Coulombe應能在今年達成「生涯300出賽」里程碑(目前288場),「300局」與「300K」也都很有機會,2014年登上大聯盟舞台的他,如今成為老將,挑戰連續3年都有打季後賽、以及追求冠軍夢想。

相關文章:我沒有非要一起到老─老投Caleb Thielbar揮別明尼蘇達雙城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