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Matt Chang】名將們季後賽圓夢的漫長等待
文/Matt Chang(訂閱《MLB星系》,享受更多MLB專業好文)
儘管如今大聯盟已經擴增到兩聯盟各有3張外卡資格,但闖進季後賽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季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便是寫下各種非凡成就的超級球星大谷翔平終於在赴美第7年首嚐季後賽滋味。在聯盟史上,早期因為參賽名額更為稀少,有幾位一等一的知名選手,更是歷經了極為漫長的等待才如願踏上10月賽場,他們分別是:
■Don Mattingly:等待14個球季
Don Mattingly算是生不逢時,在升上大聯盟第三季開始發光發熱,兼具細膩打擊技巧與選球力,守備無可挑剔,迅速成為洋基門面,可惜當時陣容有些青黃不接,名投Ron Guidry、重砲Dave Winfield都已經超過33歲,球技從巔峰開始走下坡,隊內只靠Mattingly跟Rickey Henderson少數青壯球員撐場面,加上季後賽名額少,洋基幾乎都跟10月賽事沾不上邊。
Mattingly全盛期年產約30轟,加上數量可觀的二壘安打,單季被三振次數從沒超過45次,是非常難纏的打擊高手,拿過打擊王、安打王、打點王、年度MVP,另有9座防守金手套獎,加上長期擔任隊長,被稱為是洋基隊史「黑暗時期」最閃亮的一顆星,結果一直等到球涯最後一季才盼來季後賽門票(結束隊史連18年缺席紀錄),這還是拜前一年改變賽制名額增加一倍所賜。儘管Mattingly打擊有超水準演出,不過這唯一的季後賽之旅在分區系列賽就被止步,休賽季沒有收到續約通知,又得治療背傷,他最終選擇退休,而命運像是開玩笑般的隔季洋基隊就拿到世界大賽冠軍了……
■Jim Rice:等待13個賽季
大聯盟歷史上沒有人比Jim Rice在季後賽初體驗前經歷更多的例行賽征戰場次,在他所屬的年代,兩聯盟各只取2隊打季後賽,只有最強球隊才能出線,雖然母隊紅襪曾在1975年擠進這個窄門,不巧Rice卻在例行賽末段被球砸中導致左手骨折、賽季提早報銷,只能在休息區充當氣氛組觀賽。該季也是他在紅襪隊全職先發的頭一年,以接近完美的22轟、102分打點、3成09打擊率揚名立萬,只可惜同梯隊友Fred Lynn更誇張,一口氣拿走美聯最佳新秀、年度MVP兩項大獎,他自己則在這兩項票選中屈居第2、3,還錯過了難得的季後賽之旅。
之後Rice成為隊內絕對主砲及明星賽常客,3度奪下全壘打王、2次打點王、1次年度MVP,可惜要熬到1986年才迎來第一次季後賽出場秀。此時他已經在大聯盟征戰13季、累積出賽1790場,如此漫長的等待場次無人能企及。可惜紅襪雖殺入世界大賽,卻因第6戰Bill Buckner的嚴重守備失誤葬送勝利,最後1戰也未能拿下,與冠軍擦身而過。儘管退役多年後獲入選棒球名人堂肯定,相信手上缺枚冠軍戒指一直是Rice心中最大的缺憾。
■Todd Helton:等待13個賽季
科羅拉多落磯隊史最偉大球星、同時WAR值也遙遙領先歷年隊友的名人堂一壘手Todd Helton,升上大聯盟時球隊屬於重建期,在國聯西區長期是被對手練拳的對象,年年落勝分區第一名勝差至少10場以上起跳,儘管個人表現接近完美,仍無力改變落磯隊積弱不振的狀態,就拿其最瘋狂的2000年賽季來說,Helton囊括安打王、打點王、打擊王、外帶42轟,打擊三圍以及逆天的攻擊指數1.162全都是國聯第一,球隊勝率卻僅5成06、分區排名第4,季後賽自然也沒份。
一路熬到2007年,此時Helton長打力已然衰退,不過在Matt Holliday等4名隊友以凶猛砲火支援下,落磯終於重返久違季後賽,並一路砍瓜切菜闖進世界大賽(也是創隊至今32年的唯一一次),可惜遇上坐擁華麗投手群的紅襪隊,慘遭0比4無情橫掃,Helton初體驗即奪冠的美夢被打碎。2009年Helton又獲得季後賽出場機會,但毫無表現,其季後賽通算成績與球涯例行賽打擊三圍相差甚遠,但這並無損其「落磯山神」之威名。
■Gary Sheffield:等待10個賽季
「雨刷伯」Gary Sheffield職業生涯多達22年,算是棒壇長青樹代表,季後賽門票卻足足等了10年才拿到,1997年靠著他在例行賽最後一個月的火力爆發,佛羅里達馬林魚隊最終搭上末班車,創隊僅5年就闖進季後賽,並扮豬吃老虎一路擺平對手,逆勢勇奪總冠軍!初次季後賽登場,Sheffield神勇過人,0.320/0.521/0.540的打擊三圍無比難纏,16場比賽內貢獻3轟並有多達20次保送,打線中應居首功,這10年的等待總算沒有白費。
■Craig Biggio:等待10個賽季
1997年除了前述的馬林魚隊拿下隊史首冠,另有兩位未來的名人堂打者也和Sheffield一樣首次踏入10月季後賽場,他們是休士頓太空人著名「殺人蜂」打線成員Craig Biggio與Jeff Bagwell。在Biggio升上大聯盟之前,太空人隊史前26年也僅參加過季後賽之旅3次,總是面臨戰績不上不下的處境,而後靠著賽制改動以及自身實力的累積,終於在他球涯第10個賽季得償所願。在退休前一共於季後賽亮相6次,2005年甚至與世界大賽冠軍只有一步之遙,可惜Biggio發揮始終不盡理想,40場季後賽累積僅0.618攻擊指數,也就沒有等到那座金盃。
■Sammy Sosa:等待10個賽季
「類固醇時代」的巨砲Sammy Sosa,大聯盟前幾個賽季表現平平,轉到芝加哥小熊隊後才如平地一聲雷般崛起,與Mark McGwire分庭抗禮的全壘打追逐戰更為球迷所津津樂道。整個90年代小熊隊實力完全不突出,在放走未來的大師級名投Greg Maddux後,投手養成極為不理想,戰績自然浮浮沉沉。
1998年Sosa締造個人新高的66轟,海灌158分打點,勇奪年度MVP,小熊在比前一年暴增22勝的加持下,終於闖入季後賽,不過這次他在分區系列賽完全啞火(剛好遇到三巨投John Smoltz、Tom Glavine、Maddux),球隊直落三被亞特蘭大勇士斬於馬下,生涯以無冠收場。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