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專欄》說說善惡必報的天理

文/撣封塵 《醒世恆言》卷二十詩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勸君莫把欺心傳,湛湛青天不可欺。」這四句詩告誡人們:為善或為惡,到最後終究是會有報應的,只是有些來得早,有些來得晚而已。 「善惡必報」,又稱因果報應,是亙古不變的天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定要報。 老百姓對「善惡必報」也有其通俗明白的理解和表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腳上的泡──自己走的」,「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來世我當牛做馬報答您的大恩大德」等等。 《西遊記》詩云:「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大意是說:人心生出的每一思每一念,天地都知道。善念善行或惡念惡行如果沒有報應,那麼天地就有私心了。 順便說一下,中國傳統文化中,「天」是「神」的代稱,因為神在天上。老百姓說的「老天爺」,其實就是指管人的神。 《增廣賢文》有云:「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人間私語,天聞如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這兩句話也告訴我們:「善惡必報」是以神的存在為前提的。對人間每個人的善惡,人看不見的,神會看得見。 《紅樓夢》第五回《飛鳥各投林》有云:「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理解「善惡必報」天理的誤區是甚麼?就是在時間段上只看人的這一生。然而,「善惡必報」這個天理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關照生命在時間上的永續性。所以,其應驗時間有三種形態:現時現報,即當時應驗;現世現報:即當時沒應驗,在當世的某一個時間應驗;來世報,即當世不報,等到下一世再應驗。也就是說,如果只看人的一生,是無法理解「善惡必報」天理的。 的確,現實生活中,人們會發現生前行過善事或做過惡事的人,直到去世也沒有得到善報或惡報,因此而否定「善惡必報」的天理。這是人的短視而得出的謬見。只有破開無神論強加給人的思維框框,才能理解「善惡必報」的天理。 真理是客觀的,是金剛不破的,問題出在我們自身,障礙來自於我們僵化了的觀念。 換個角度說,我們在世間看到的法律對罪犯的牢獄懲罰,其實已經是「善惡必報」的一種應驗方式了。如果法律懲罰不足以平衡罪犯的惡行怎麼辦?那還有別的辦法,下一輩子接著來。再還不完怎麼辦?不是還有地獄嗎?地獄是為誰準備的?不就是為了進一步懲罰餘惡未盡的大壞蛋嗎?在那裡,閻王殿先過堂,所犯罪惡斑斑在冊,問罪畫押,分毫不差。欠甚麼還甚麼;犯甚麼罪,受甚麼罰。如果此人罪大惡極,以致十惡不赦,地獄裡的萬般懲罰也不足以消除其罪惡,那就會被打入深不可測的無間地獄予以徹底銷毀。 反之,那些庇佑生民的覺者、神仙,那些為萬民開盛世的明君、忠臣、良將,千秋萬代受人廟堂祭祀與香火供養,不正是善有善報的見證嗎? 「善惡必報」是天理,一人相信,則一人幸甚。全民相信,則舉國幸甚。轉載自「明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