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大運》一般組量級數未隨參賽隊伍增加 各校爭取增設量級

《全大運》一般組量級數未隨參賽隊伍增加 各校爭取增設量級
《全大運》一般組量級數未隨參賽隊伍增加 各校爭取增設量級

圖文/洪偵源

角力從106年加入全大運家族後,就設有公開組與一般組,發展至今一般組參賽隊伍日漸增長,但仍維持男、女各4量級,逐漸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106年是全大運舉辦47屆以來,首度納入角力項目,一般組因在試水溫階段,男子希臘羅馬式與男子、女子自由式各4個量級,公開組則比照亞奧運量級數。

之後亞奧運縮減量級,男女各6個量級,全大運公開組也比照,但一般組依舊維持在4個量級,可是一般組參賽隊伍卻在逐年增加。

以本屆來說,一般男子組有18隊報名,女子組為4隊,公開男子組16隊,女子組12隊,一般男子組比起111學年度多了7隊。

中華民國角力協會理事長張聰榮指出:「剛開始是因為評估參賽人數不多,只有4個量級,但推展至今,參加人數已經不同往日而語。」

張聰榮說,若站在推廣的角度,一般組更應該廣設量級,至少也比照公開組,量級比亞奧運少,非科班選手參加的機會也相對更少。

其實在111年,一般組的參賽學校代表,就曾於相關會議上提出增設量級的訴求,但最終沒能通過。

國防大學教練簡銘滋指出,以國防大學來說,隊上接近20名選手,但一般組只有12個名額,有時將近一半的選手沒機會參加。

「既然要推展這個運動,應該是要正常化,公開組都可以到6個量級,為什麼一般組不行?」簡銘滋表示,這是制度上可以檢討的地方。

簡銘滋說,當初沒能獲得同意增設量級,據傳是評估參賽人數不多,但若沒有開設應當存在的量級,怎麼會有人參加?

同時他指出,較重的量級在一般組很有發展潛力,當量級少、選手多時,會出現排擠效應,加上一般組非科班出身,一沒參賽機會就很容易放棄不練。

「我們因應的方式就是,讓其他沒報到角力的,去參加柔道,因為柔道量級數多,且其他技擊類公開、一般組的量級數都相同。」

張聰榮指出,當年角力首次進入全大運,公開女子組也是有量級因人次數過少,選手直接放棄過磅不成賽,因為當時參賽隊伍寥寥可數,但經這幾年推展,參賽隊伍增加,現在一般組也一樣,隊數也逐漸增加,卻沒有同樣的量級數。

同時張聰榮提到,全大運結束後,會再度於檢討會議上提出,好不容易陸續有學校投入角力一般組的行列,尤其軍事院校非常投入,勢必要積極爭取。

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科長黃筱棻指出,角力協會依照程序要在全大運結束後,發文至體育署,解釋增設量級的原因,然後再轉大專體總入案討論,並經競賽小組討論、評估可行性,在下一屆全大運技術手冊出來前,若通過就能實施。

更多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