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足到英超 再論侵略式防守反擊

自從卡達世界盃見識了侵略式防守反擊成了足壇的戰術主流下,發哥曾論述當今世界足球這套把壓力轉移給對手的主動式防禦系統。說到此,必提及很流行的足球「高位壓迫式打法」(Gengenpressing),以球員出色的體能和戰術執行力為基礎,給觀眾帶來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它儼然成了足壇的一股超級魅力般存在,不管強隊或弱隊都十分管用。

如今,高位逼搶不是什麼新名詞,然而逼搶已成為現代足球的主流元素,並深刻改變著比賽方式和人才培養思路。根據「競技網」發佈的英超列強逼搶區域分析,可以發現,上賽季的前6名球隊(曼城、兵工廠、曼聯、紐卡索聯、利物浦、布萊頓)總體上都踢得更為積極主動,但程度還是有較大差異。

高位壓迫是指球隊的防線位置往前移,當對手開始從後場發動進攻時,防守球員迅速上前實施逼搶,或直接嘗試斷取腳下球,或注意封鎖傳球線路,利用團隊合作打亂對手的傳遞,實現「以攻代守」的目標。

將足球賽場地分為前場、中場、後場三個區域,各隊在無球狀態下,更多在那塊區域給對手施加壓力,體現出了實力或思路的差異。

拿本賽季英超列強實況,兵工廠、曼城、曼聯以及上季第8名但本季勢頭不錯的熱刺隊,高位逼搶的程度顯然更高,也就是在前場的進攻三區猛搶。利物浦的高位逼搶程度稍低一些,紐卡索較低,主要是「中位逼搶」。布萊頓則中位、高位相對均勻分佈,比較起來,兵工廠在前場猛搶之後,中場區域的逼搶力度就明顯下調。

切爾西的逼搶情況類似類似布萊頓,中高位分佈均勻,但這並不說明他們逼搶力度不高。藍軍的PPDA(對手平均每多少次傳球後,本方會做出搶斷攔截或犯規等防守動作)是英超最高,在進攻三區40次奪回球權,英超第3,顯示出他們在失去球權後,反搶效率和協作水準較高。波切蒂諾(Pochettino)本身就是信奉逼搶和強度的教練,當然,切爾西當下前場逼搶力度高,與他們經常陷入比數落後的境地,需要奮起反搶反攻,也有直接關係。

前場奪回球權的數據,曼聯是聯賽第1(47次),熱刺居次席(41次)。波斯特科格盧(Postkoglu)上任後,熱刺比賽風格明顯變化。上賽季在孔蒂(Conte)任下,該隊只有21.1%的逼搶是在進攻三區,比聯賽平均值低4.2%,反映了孔蒂相對保守的風格。

孔蒂對自己的思路深信不疑,「我不喜歡比賽太開放,送給對手很多空間,然後丟七八個球。我在英超拿過冠軍,過去也拿過冠軍,我覺得我可以對很多人進行足球教學。」對比起來,波斯特科格盧的信條則是:「作為教練,我看到對手拿球就很不舒服。所以,我們整個防守的思路是,以最快速度把球搶回來。」

因此,熱刺本賽季逼搶有37%是在前場展開,高出聯賽平均值10%,在全聯盟僅遜於兵工廠。收穫之一,便是熱刺已有2次透過前場反斷直接取得進球。

強隊和中上游球隊之外,不少弱隊也會展開不同程度的高位逼搶,但成因各異。比如,保級隊艾佛頓的高位逼搶力度也高於聯賽平均水準,一大原因在於,戴奇(Dyche)總是讓球員把球儘快送到前場,長傳比例為聯賽第3,那麼「一號公路」高球快遞前場後,太妃糖球員就要經常猛搶第二落點。

小球隊中,風格變化明顯的是伯恩茅斯。上賽季,該隊在派克(Parker)和加里.奧尼爾(Gary O'Neill)任下,是英超逼搶風格最保守的球隊之一,只有1/5的逼搶是在前場展開;西班牙新銳教練伊蘿拉上任後,這一比例顯著提高為1/3,還藉由前場反斷2次破門。

伊蘿拉(Illaura)在西甲便是這種路數,上賽季,他的巴列卡諾是西甲在進攻三區奪回球權次數最多的球隊(237次)。伊蘿拉任內,巴列卡諾在這種進取風格的加持下,4次出戰巴薩取得3場勝利,上賽季還擊敗過皇馬、比利亞雷亞爾、塞維利亞等隊。

當然,先進潮流並非取得好成績的絕對必要前提。莫耶斯(Moyes)的西漢姆聯就依然是老式防守反擊踢法,但本季目前排在英超前段班居第8位,17輪過後29球的進攻產量也非常可觀。

從以上的論述,發哥想傳達的只有一個理念,即當今以穩紮穩打、步步緊逼的高效防守反擊成為世界足壇的主流下,甚至在卡達世界盃上,這種戰術體系讓更多的球隊受益,尤其是弱隊,他們的球星數量與品質遠不如那些強隊,可是依舊能分庭抗禮甚至爆冷取勝,就是因為這些球隊很好地執行了教練安排的快速高效防守反擊戰術,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但這需要以良好的體能儲備、不錯的個人能力和出眾的團隊默契度為基礎,三者缺一不可。

更多Go Goal勁球網文章

回顧2016萊城打破傳控 探拉涅利反擊哲學

高位壓迫打法魅力無窮 三大條件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