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檢查不只看眼睛 也能看全身性問題

眼底檢查是眼科常見的檢查項目,不僅能看出眼睛深處的構造是否有異,連是否有全身性的疾病都可窺知一二,怎麼會這麼神奇?

諮詢╱賴佐庭(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撰稿╱黃倩茹


眼底病變一覽無遺
眼底檢查最重要的意義是檢查眼底是否有病變,例如:視網膜剝離、視神經炎、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等,尤其,眼睛是全身唯一可以透過肉眼就觀察到血管的地方,因此,在臨床上有許多案例是在眼底檢查中才發現患者還有全身性的疾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等。



在眼底檢查中,可以發現以下疾病:
視神經相關疾病:如檢查青光眼是否影響到視神經,及視神經炎、視乳突水腫等。其中,視乳突水腫除了可能是眼睛本身疾病的表現之外,有時候和腦壓高(可能是腦出血或外傷引起的)也有關係。

視網膜本身的疾病:如黃斑部病變;視網膜退化、破洞、剝離等。另外,眼中風要確認是動脈或靜脈的阻塞,也要倚賴眼底檢查。還有常見的飛蚊症,雖然主因是玻璃體的混濁造成,但也需要檢查視網膜是否同時有相對應的病變存在。


從眼底看全身
早期,大家對慢性病的了解還不深時,有一些病人是因為來做眼底檢查,意外發現有糖尿病、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等全身性的問題。時至今日,偶爾還是有個案是因為覺得看不清楚,到眼科檢查才發現原來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這是因為高血壓造成的血管變化、動脈硬化,也可以在眼底血管看到相對應的變化,至於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則可能看到黃斑部水腫、網膜出血、新生血管甚至玻璃體出血等。


解開眼底檢查鏡的奧秘
進行眼底檢查時,會使用「眼底鏡」,而眼底鏡又分為直接眼底鏡、間接眼底鏡和眼底攝影機(照相機)三種。直接眼底鏡的成像是正立、放大的影像,在光學上稱做虛像;間接眼底鏡的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影像,在光學上稱做實像。


必要時得散瞳檢查
瞳孔在光線強的時候會縮小、光線暗的時候會放大,為了避免眼底檢查鏡發出的光源讓瞳孔縮太小,所以進行眼底檢查前,大多需要點散瞳藥水,讓瞳孔放大。若不散瞳,醫師只能看到眼底的中心位置,周邊位置的視線都被虹彩擋住了,很難檢查到周邊視網膜。這也就是在大部分的眼底檢查中,必須要散瞳的原因。

點了散瞳藥水後大約30分鐘後,藥效發揮,就可以進行眼底檢查了。要特別提醒的是,在散瞳的情況下,因為瞳孔放大,進入眼睛的光線較多,相對地會比較畏光,因此此時不建議開車、騎車。另外,因為在散瞳的同時大多數的藥物也會讓眼睛調節看遠看近的睫狀肌麻痺,所以看近的東西也會比較不清楚。散瞳後大約4到6小時,瞳孔就會恢復原本調節光線的功能。

至於青光眼的病人,在眼底檢查中主要是要看視神經,如果沒有檢查周邊網膜的需求,可以不散瞳做眼底鏡檢查。此外,如果是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病人也可能不適合散瞳。


免散瞳的眼底攝影機
現在有一種免散瞳的眼底攝影機,在照相的瞬間,也是有一個強光源進入眼睛,然後將反射出來的光源接收起來,將影像留在底片或感光元件上。眼底攝影機之所以可以不用散瞳的原因,在於利用「不可見光」執行照相之前的焦距調整工作。
在完全黑暗的檢查室中,利用眼睛不可見光(大部分是紅外光)來調整照像焦距,此時,在眼底攝影機上已經可以清楚看到病人眼底的影響,但是病人的瞳孔因為沒有接收到可見光源,因此呈現放大的狀況,等到真正要照相的瞬間,眼底攝影機一樣會發出光源射入眼底,不過,此時瞳孔還來不及反應、收縮,光已經進去出來了,攝影也已經完成。

在有經驗技術員的操作下,利用眼底攝影機進行檢查也無需花費太多時間,且可以留下每一次的攝影紀錄供日後追蹤比較,但通常無法照到最周邊的視網膜,而其影像是在照相之後再來慢慢由醫師判讀影像;相對的,醫師使用眼底鏡檢查,可以一邊檢查一邊判讀,且能夠看到較周邊的視網膜。兩種檢查方式及目的不盡相同,常可以相輔相成。


健康Q&A
Q、眼底檢查會不會痛?
A、不會,眼底檢查本身不會痛。不過有些人點散瞳藥水會感覺刺刺的,這種刺刺的感覺一下子就會退掉。另外,由於眼底鏡的光源比較強,在散瞳的情況下接觸強光源,可能會覺得刺眼。

全文請見 https://pse.is/AD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