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棒球》親子棒球賽 媽媽當教練爸爸上場認真打

小球員的爸爸們今天披掛上陣,平常在場邊加油的媽媽們,穿上球員比暗號,擔任教練。姚瑞宸攝

 

【姚瑞宸/新北報導】每個禮拜六,小朋友們打社區棒壘球比賽時,媽媽們就是「孩子們的啦啦隊,孩子們的補給站,孩子們的醫護站…」今天輪到家長們自己組隊出戰,張佳敏、陳恩穎搖身一變成為「魔法師OB隊」的教練:「我們就把平常爸爸們『鼓勵』孩子們語錄,反饋給場上的爸爸們。」

由新北市永和區親子關係促進協會主辦的「2024就是棒新北市親子棒球全國錦標賽」,從端午節假期起在新北市中正橋球場、臺北市雙園球場,一連進行3天比賽,共有5支U15歲組、4支OB組球隊參賽。

平常以臺北市社子國小為根據地的「魔法師隊」,也由小球員的爸爸、媽媽隊組隊參賽,這隊球員都在40歲以上,其中較年長的,有2位民國62年次、1位64年次。擔任教練的是今天過生日的媽媽張佳敏,和只有36歲的年輕媽媽陳思穎。

 

魔法師第1局就失5分,教練張佳敏上前安撫投手。姚瑞宸攝

 

張佳敏、陳思穎都是從兒子從幼稚園或小學開始,每逢假日陪小孩四處征戰,迄今已有6至8年,至於自己是否曾下場比賽?張佳敏打趣說:「我們只有在母親節限定!」

兩位媽媽都覺得社區棒球是很棒的活動:「因為棒球是一個團體的活動,打棒球的孩子抗壓性會比較大,比較有團體合作的精神,也比較不會找理由,像現在是數位的時代,很多孩子們能專注在手機上面,打棒球的孩子們,禮拜六、禮拜天都在場上,所以可以暫時擺脫3C,對我們家長來說是一件好事,而且在戶外活動,難免碰到吹風、淋雨、曬太陽,所以孩子們的抗壓性比較好。」

 

魔法師傅士傑盜壘成功。姚瑞宸攝

 

「家長們相處都很融洽,大家會以鼓勵取代責罵…今天有趣的是,上場比賽的都是爸爸們,平常爸爸們『鼓勵』孩子們話語,我們今天就會反饋,迴嚮給場上的爸爸們。」

這次賽制讓高中以上選手參加,「我們的孩子最大也才國中,還來不及幫忙,家長們平常在場邊看球,看得很多,所以很也有觀念。只是精神到了,身體還沒有到,還是很愉快的過程。」

 

魔法師隊黃偉發揮棒氣勢十足。姚瑞宸攝

 

張佳敏平常坐在場上擔任啦啦隊,此次盃擔任OB隊教練,分配各家爸爸們鎮守不同位置、棒次:「這也是一個學習,平常在場邊是在教練調度,下達各種暗號、戰術指令…,每個人的特長、功能不同,要想誰去外野,誰接下去投,有時候把拔們體力有限,或者有受傷的狀況,也要知道不要去勉強他,透過幾次比賽後就知道怎麼調度,昨天也學習到,要先換人再換守備位置,才不會一團混亂。棒球還是一種很細緻的活動。」

 

魔法師隊投手。姚瑞宸攝